過了幾個時辰,突然聽到門外狗吠狂狂,叫得似乎要破了嗓子一樣。曾祖母一夜未曾合眼,總感到有事情要發生,兩個孩子卻睡的異常沉穩,現在聽見狗吠,心中由然生出了不詳之感,從窗戶向外一看,立時嚇得魂飛天外。隻見院子裏站著一隻大如牛犢的野狼,黑夜裏狼眼泛出刺眼的綠光,煞是可怖。
這時兩個孩子也被狗叫聲驚醒了,張著嘴哽咽著要哭,曾祖母趕忙把兩個孩子安撫住,用兩個奶頭堵住了他們的嘴。她心裏明白,一旦孩子哭出聲來,那隻餓狼一定會凶猛地衝撲進來,那一家三口便無一幸免的成為狼食了。幸好先前已經把門閂好了,門前還拴了狗,真是謝天謝地。不一會,那隻狼向前挪了幾下,狗卻往後縮了幾步,已經不敢再叫的那麼激烈,隻不時地發出些威脅,那隻狗個頭也很大,兩個前足能趴到大人的肩上,此時站在野狼前麵一比,竟像狼崽子一樣,倘若真的鬥起來,恐怕撐不得多久。
三個人不敢發出半點聲音,靜靜地挨到了清晨,那隻野狼直等到聽見雞叫聲才跑到山裏去了。
曾祖父回來後聽說此事,大感有上天庇佑,派下小白蛇和狐狸來提醒,不至使狼進屋,家人才得脫此難。便把“狐仙”和“常仙”供為保家仙。
發呆自來對狐狸沒有什麼好感,不認為狐狸有保家衛國的思想和能力,倒是個十足的奸猾之徒。自從了解了古代少數民族對狼的崇拜,對狼卻有著特別的熱愛。發呆自小就性格固執,常堅持己見,所以每次聽爺爺講完故事總是大搖其頭,惹的爺爺滿臉的不高興。發呆想,我終究是個“遊方外者”,絕對不可能因為你不高興就放棄自己的信仰的。發呆回來家裏,先在廚房拿了一張發麵餅大啃幾口,發呆母做的發麵餅就像商店裏賣的麵包一樣好吃
發呆來到爺爺房間,董孝仁正在屋裏閑呆。發呆於是纏著爺爺講狼的故事,爺爺於眾孩子中最是疼愛發呆,平時一臉的嚴肅,每逢見到發呆就會變得和藹慈祥,每天在屋裏呆著無聊,倒也樂得講給他聽,爺爺說:“狼大多數都是成群結隊的,隻有老弱病殘的狼才被狼群丟棄,不過老狼一般都是很有經驗的,即使被丟棄了也不用發愁,在草原上打了一輩子滾兒,早就和山神認識了……”
發呆聽到此處,狐疑地看了看爺爺,問道:“他們是怎麼認識的?”
“每當老狼餓的受不了了,就去山神廟去討點東西吃,山神呢總是有一顆菩薩心腸,指點它到哪去找東西吃。”爺爺不理會發呆的提問繼續說著。
“山神為什麼不直接給它些吃的呢?”
“這是山神定下的規矩,也是草原的規矩,每個人都要通過自己的爭取來獲得食物,不是自己爭取的就是弱者。”
發呆想想,感到有點道理,“那如果是揀的呢?”
“一天晚上,一隻老狼餓得實在不行了,已經三天沒吃一點東西了。”爺爺不管發呆的話,自己隻說自己的。“它想再餓一天就一定會死了,就去山神廟求救,對山神說,山神老爺啊,求求你救救我吧,我已經有三天沒吃東西了。山神說,山東邊有個彎子村,村西邊有個破豬圈,豬圈裏有一個花蹄子老母豬和兩個小豬崽兒,你今天晚上去把老母豬吃了吧,但是可千萬別吃小豬崽兒。”
“為什麼不能吃小豬崽啊?”發呆問。
“誰知道這些話被一個賣貨郎中聽見了,賣貨郎中正好在山神廟後邊經過,聽見了山神和老狼的對話,心裏就想,我在這賣了這麼多年的貨,怎麼就不知道彎子村西邊有個豬圈呢?越想越奇怪,就挑著擔子向著彎子村的方向去了。他在彎子村西邊轉悠了一整天,也沒看見豬圈,剛要黑天的時候,忽然看見最西邊的一戶人家裏走出一個婦女,挑著一挑子水,穿著一雙繡花布鞋。賣貨郎中心想這可能就是那個花蹄子老母豬了。”爺爺仍舊自己說自己的。“他就對那個婦女說,大嫂,我走了一天了,又渴又累,能不能借口水喝?那婦女說行,就把他領到屋裏,說水缸在那邊,你自己去喝吧,賣貨郎中見水缸在裏屋的門口,就走過去拿起水葫蘆咕咚咕咚灌了幾口,趁機向裏屋看了一眼,見有兩個孩子正在睡覺,心想沒錯了,這就是那兩隻小豬崽。又說,大嫂,你瞧我一個人在這裏,人生地不熟的,要是能在你家住一晚上,我給你兩個娃兒一些小玩意兒,你看行不?那婦女說,漢子死了幾年了,家裏就我和兩個娃,真是不方便的。賣貨郎中向外看了看,天已經黑了下來,就說,你看天都黑了,難道你要看著我沒地方落腳,睡在山裏麵嗎?你們娘仨就睡裏屋,把門閂好不就得了,我在外屋將就一宿,你看這也是實在沒辦法了。那大嫂雖不願意,也說不出什麼。就把東西收拾好了,進了裏屋把門閂好睡下了。賣貨郎中就坐在地上,拿出幹糧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