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章 正確對待家庭生活(1)(1 / 3)

為了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家”真正成為我們避風的港灣,認真、正確的對待家庭生活是一項必不可少的任務

男人應分擔家務勞動

新婚之後,家務勞動便接踵而來,尤其是獨門另過的小家庭,因無老人幫扶,家務事就顯得更多。不少年輕夫妻為家務而苦惱,有的還為家務勞動分配不均而發生口角。一些家庭為什麼會為家務勞動而產生糾紛呢?一些夫妻尤其是做丈夫的,為什麼不願意參加家務勞動呢?究其原因,大概有三點:

其一,瞧不起家務勞動,以為它僅僅是個家門內的小事,不值一做。

其二,認為做家務是女人分內的事,與“男子漢、大丈夫”無關。

其三,不懂得料理家務、處理家政,不會進行家務勞動分工與管理。

前兩種的男人的認識是不對的,後一種的男人需要學會一些方法。家務勞動看起來是家門內的小事,其實它是社會勞動的延續與補充,並對夫妻關係產生著不小的影響。之所以這樣講,一是因為家門內的家務瑣事牽涉著家門外的社會大事,家務事處理得當了,生活上無後顧之憂,就能精力充沛地參加社會工作,一心一意地幹事業;反之,家務事安排不合理,會使人心煩意亂、精神不振,無法集中精力和時間去從事社會工作。那種“家事再大也是小事”的看法,是片麵的。二是因為生產與消費構成了社會生產方式的全過程。而家庭生活是實現消費的小市場,家務勞動是實現消費的必要手段。比如,工廠生產的布匹、毛料,需要我們縫製成合身的衣服;農村生產的糧食、蔬菜,需要我們做成可口的飯菜;市場上的家用電器等,需要我們為調節家務勞動而購買。這樣的消費勢必會對社會生產產生刺激和促進作用,而家庭所生產的工藝及農副產品也能給社會生產以補充。從這個意義上講,家務勞動不是個人小事,它對社會產生著不容忽視的作用。三是因為家務勞動分工合理與否,直接關係到夫妻關係的好壞,這個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就勢必矛盾百出,禍起蕭牆,給家庭帶來不幸。生活中因家務小事而吃大虧或造成大不幸的事,時有出現,我們切不可忽視。

把家務事純粹當作“婦人之事”是不對的。一些男人喜歡擺大丈夫的架勢,指手畫腳,卻不動手實幹;有的嫌做家務活“丟人”,一點也不做,即使做點,也常常是背著旁人。這種把家務勞動當作低下勞動全部推給妻子的做法,其實是男尊女卑封建殘餘思想和大男子主義的表現,不僅傷害婦女的感情,也損害婦女的身體健康。目前,婦女的負擔往往比男子重,她們和男子一樣按點上班按點下班,在家裏卻要比男子做更多的家務,不僅要照管全家的吃喝,還要管全家的穿戴,若有孩子,半夜裏還須給小孩喂奶、換尿布,連睡個安穩覺也不可能。男人若不主動參加家務勞動,勢必會把妻子累垮。

顯然,家務勞動是夫妻雙方的事。那麼,夫妻如何分工才算合理呢?

根據身體條件和能力進行分工。一般說來,做丈夫的力氣大,性格粗獷,社會交往廣泛,可多做些拉煤、買糧等力氣活,“跑外圈”,處理家庭與社會上人士交往的事;做妻子的身小力薄,心細認真,忍耐性較強,可將做飯、洗衣、招呼孩子等事承攬起來。這樣,各司其事、各盡其力,就可提高家務勞動的效率。

根據雙方不同工作時間進行分工。古代“男耕女織”的分工是有道理的,但也不可絕對化。現在一些單位上下班時間不一致,尤其是工礦企業實行三班倒,夫妻倆難免要出現交叉上班、互不見麵的現象,家務事也因此堆在了一起,在這種情況下,夫妻倆就不應拘泥於原有的分工,該一人包辦的就一人包辦,不必等待。

根據事情緩急合力辦。家務事很多,我們可以預先把一天或一周要辦的事,分為急辦、緩辦、爭取辦三類;急辦的全力拿下,緩辦的不放鬆,爭取辦的力爭,這樣逐類解決,步驟穩、見效快。

根據時間巧安排。如今工作節奏快,時間緊,而家務勞動又一件不可少,怎樣辦?切忌像串珍珠那樣串完一個再串第二個,而要注意學會交錯工作或立體工作。即不要等牛奶煮完後才整床鋪、聽廣播,而應該在將牛奶放到爐子上之後,整床鋪、聽廣播,準備上班用的東西,當一切準備就緒之時,牛奶也煮好了,時間的利用率明顯提高。

家務亦稱“家政”,是家庭之大政,它直接關係到夫妻和諧、家庭和睦、生活甜美,願大家都能重視它,妥善地處理它,從而使婚後的愛情生活來一個升華。

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

女性的家庭權利是其社會權利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女性在家庭內的平等權利、財產權利、生育權利以及人身安全權利等。過去一百年來中國社會的傳統文化和商品社會文化這兩重壓力造成了多數女性的家庭權利貧困。當代中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念主張女性要內外兼顧、工作家庭兩不誤。大部分女性除了必須在工作上努力與男性競爭外,在家庭裏還要承擔大部分家務勞動。盡管社會的半數成員是女性,而女性對社會和家庭的貢獻可以說也超出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