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崗子村,嘴勤腿勤腦更勤的霍鳳英當了很多人的“家”。隻要村民有需要,她寧可自己跑斷腿,磨破嘴皮子,也絕不對村民說半個“不”字。不僅如此,誰家有個大事小情不用通知,霍鳳英都會主動上前,凡是能幫忙解決的也不用人家吭聲,就主動幫忙代理搞定;無論是在大街小巷,或是在田間地頭,不管見到誰,霍鳳英熱心的一句問候、一句叮囑、一個提醒都會引發對方發自內心的感激。為啥?用百姓的話說:“她做到位了!”
村民劉福田和李純陽上了年紀後,先後得了腦血栓,平日裏光吃藥就得花費一筆不小的費用。霍鳳英主動找到他們,把國家相關的優惠政策一一說給他們聽:“像你們這樣的情況是可以申請慢性病證的,門診看病開藥就能報銷了。以後還可以再申請一個大病醫療救助,這樣就能減輕一些負擔。這件事包在我身上了,你們趕緊把病曆、住院手續、費用發票這些材料準備好。”劉福田和李純陽聽後將信將疑:“咱老農民治療慢性病還有報銷政策?這是真的嗎?要是真的,那簡直就像天上掉餡餅。不過即使辦下來,估計也得等到猴年馬月!”
沒想到,過了不長時間,當霍鳳英把慢性病證以及第一次報銷款交到二人手裏的時候,老哥倆暗地裏都掐了掐自己的手:“疼,是真的。哎喲,真是太感謝鳳英妹子了!”
提起霍鳳英的熱心腸,村民代表們的話匣子打開了就關不上了。一次,孟家鎮派出所為各村村民更換第二代身份證。一時間,派出所裏排起了換證的長隊。此時的霍鳳英兜裏揣著幾個腿腳不靈便的老人的舊身份證,本打算替這幾位老人辦完就回家,可見到壯觀的排隊場景後,她改主意了:“東崗子村的村民,都到我這裏集合,我統一幫大家換證,你們都回家等著吧!晚上十點之前到村部取新證。”大熱的天不用排隊等候,還是村裏最值得信任的代理員幫著辦,那還有啥說的?不到十分鍾,霍鳳英手裏的塑料袋就集中了幾百張舊身份證,大家道完謝後各自美滋滋地回家了,邊往外走邊對鄰村的村民炫耀:“瞅瞅俺村的代理員,多好啊!淨替俺們辦好事!”身後留下了眾多鄰村人羨慕加嫉妒的表情。
等到派出所民警把東崗子村村民的身份證全部更換完畢後,已是華燈初上了。最後一班公交車都入庫休息了,外麵還下著傾盆大雨。“說好晚上十點之前讓大家取證的,現在都快八點了,你開車來接我一下吧。”霍鳳英隻好打電話向老伴兒求援。就這樣,黑夜裏,大雨中,老伴兒開著“敞篷”農用車,一路顛簸地把霍鳳英從鎮裏接回到村部,開始發新身份證……
雖然村級代理事項大多是涉及村民的一些瑣碎小事,但在霍鳳英看來,“群眾利益無小事,為民服務要主動上前,認真負責,有始有終,不計回報,即使搭一些錢也是正常的,咱可是有著34年黨齡的老黨員哩”。要說搭錢,霍鳳英的老伴兒最有發言權。霍鳳英當村幹部本來薪酬就少,加上天天去鎮裏、縣裏辦事,除去花的路費和為村民複印的錢,就所剩無幾了,“不往家裏拿錢就算了,還經常拿家裏存款為老百姓辦事兒。過去還偶爾和她置氣,現在啊,隨她吧!她就是熱心腸,為老百姓辦事,心裏高興著呢。”老伴兒說完寬厚地笑了。
“群眾最知冷暖,百姓最懂真情。”此話絕對不假。采訪過程中,記者好奇地和霍鳳英算起這些年來為村民辦事搭上的路費錢數,她平時根本就沒把這些放在心上,所以也就無從算起:“算這些幹啥?坐一次車也就是幾塊錢的事,況且這是我分內該做的事,既不想出啥風頭,也無需老百姓領情,更不能向辦事的村民張嘴要那點路費。”這時,村部外麵兩個年長的村民聽見了這些話,忍不住走進屋裏“反駁”道:“鳳英你說的話不對,咱老百姓可都記得你的好。你搭路費給老百姓辦事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可你坐車碰上咱村的人,你都給買票,這也不是一回兩回的事了。村裏多數老爺們兒都沒你敞亮,誰能不領你的情?”“對,霍鳳英這幾年沒少往村裏‘劃拉’錢,可沒有一分錢揣進自己的腰包,都是替貧困戶、窮學生要的。每次換屆選舉的高票數,就是大家對你的一致認可。”另一個村民補充道。二人的這番話,倒把霍鳳英說得不好意思了。
在為村民辦事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家長裏短、矛盾是非,可霍鳳英非但沒有避而遠之,反而憑著自己與大家多年積累起來的感情,敢於站在公正的立場上評斷是非,發現糾紛苗頭就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規勸,用法和情來“掰餑餑說餡兒”,使矛盾雙方了卻恩怨,重歸於好。村民們都稱她是“愛說和的代理員”。幾年來,霍鳳英活躍在地頭、村頭、村民家的炕頭,小到鄰裏糾紛,大到土地調整,諸多矛盾都被她成功地一一化解掉了。
村民黃俊穎多年來與婆婆關係緊張,經常發生口角。2011年底的一天,婆媳兩人因為經濟問題再次吵得不可開交。晚上9點多鍾,霍鳳英聽說後立即去了黃俊穎家,了解情況後,先勸慰了婆婆,又把兒媳單獨叫到一旁嚴肅批評了一番,隨後語重心長地說:“誰都會老,你也會從兒媳變成婆婆,給孩子做個榜樣吧……”嘮家常,明事理,霍鳳英的每一句話都敲打在兒媳黃俊穎的心上,她誠懇地向婆婆道了歉。婆婆也被感動了,冰釋了多年的辛酸和怨恨,婆媳倆相擁而泣。
那天晚上,霍鳳英直到次日淩晨1點鍾才回到家,累得她一頭倒到炕上就睡著了。醒來後,老伴兒問她:“清官還難斷家務事呢,你一個代理員什麼事都管,圖個啥?”她卻說:“圖個大家和和睦睦唄。我是代理員不假,可我還是村幹部。老百姓的事就是我的事,有困難的人家就得幫,有不對的地方就得管!”
如今的東崗子村,環境整潔舒適,村風文明向上,村民安居樂業,處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安定祥和的景象。看到村民們生活富裕了,思想觀念更新了,霍鳳英就在業餘時間組織村裏的婦女扭秧歌、跳廣場舞,村部大院成了東崗子村傍晚時分最熱鬧最有人氣的地方。尤其值得人們佩服的是,霍鳳英還對來跳廣場舞、扭秧歌的婦女“約法三章”:一不準光顧跳舞誤了農活兒,二不準背後亂嚼舌頭,三不能影響學生們的休息。
“風風火火熱心腸,實實在在為民忙。”霍鳳英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個為群眾辦小事的人,一個把每個群眾的小事都辦好的人。“為百姓辦點事,那都是我應該做的,別宣傳我了!”臨別時,霍鳳英竟這樣央求記者。可她也表示,即使到年齡退休了,村民隻要找她辦事,隻要能動彈,就絕沒二話——“咱是共產黨員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