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構建“群眾動嘴、幹部跑腿”為民服務新機製(2 / 2)

強化管理促規範,健全服務製度

管理是服務的基礎,管理的水平決定著服務的質量。各地通過健全各項規章製度,推動服務代辦工作規範化、常態化、長效化。

——建立規範的服務製度。各地積極推行“五個一”服務代辦模式,即“一個中心”對外、“一個窗口”辦理、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一站式”辦結、行政事業收費“一票式”收取、“一條龍”服務,各鄉鎮為民服務中心均安裝了“一點通”觸摸屏服務器,辦事群眾通過簡單的操作就可以查詢到低保、糧食直補、良種補貼、相關政策等信息。各地還建立健全了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直接辦結、限時辦結、過程公開、檔案管理、抽查回訪等製度,做到件件有記錄、事事有答複。

——建立嚴密的服務流程。為方便群眾辦事,各地統一印製了《為民代理服務手冊》,並配置了工作流程圖,免費發放到群眾手中,讓群眾充分了解代理服務項目所需的必要程序、須提交的材料證明和按章收費標準,有效防止了“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和“吃拿卡要”等現象的發生,真正使為民服務代辦工作有標準、運行有規範、操作有遵循。

——建立有力的經費保障製度。沒有必要的經費保障,基層幹部服務群眾的積極性就難以持久。為此,各地先後建立了以縣財政投入為主,黨費補貼、鄉鎮場街和企業讚助為輔的為民服務經費保障製度。法庫縣每年撥付300萬元為民服務代辦經費,用於代辦機構正常運轉、代辦員補貼和表彰等。

——建立有效的監督考評製度。堅持把為民服務代辦工作納入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考核體係,作為“五個好”鄉村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各地還製定了全程代理工作監督辦法,努力做到讓受理人對承辦人、承辦人對具體經辦人及時進行催辦和監督,使有效的監督貫穿全程代理的始終,並通過認真落實“雙述雙評”“三級聯述聯評聯考”製度要求,接受廣大幹部群眾監督,促進農村黨員幹部依規辦事和工作作風轉變。

以群眾滿意為標準,務求服務實效

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工作體係的建立和運行,提高了全省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整體水平,廣大基層黨員幹部的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服務保障進一步落實,得到了上級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基層黨員群眾的普遍認可。

——服務代辦成了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的“連心橋”。黨委、政府把行政審批辦事服務送到農民的家門口,變“百姓跑”為“幹部跑”,變“多次辦”為“一次辦”,變審批為服務,幹部在服務中增進了對群眾的感情。

——服務代辦成了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的“防火牆”。通過開展為民服務代辦,強化了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通過了解社情民意,及時化解矛盾,有效維護了農村的和諧穩定。

——服務代辦成了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通過開展服務代辦,及時發布政策信息,推廣致富項目,開展技術培訓,使農民群眾開闊了眼界,找到了致富門路,促進了致富增收,助推了經濟發展。

——服務代辦成了創新社會管理的“動力源”。為民服務代辦不僅促進了政府職能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而且還使服務向深層次發展,實現了主動服務、多元服務、規範服務,促進了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民生政策、扶貧救助政策的有效落實,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讚譽和支持。2009年以來,全省各級黨組織已作出服務承諾54萬個,黨員作出服務承諾180萬個,為群眾辦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事實事近260萬件,辦結率和群眾滿意率都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