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社區裏的那片彩霞(1 / 1)

社區裏的那片彩霞

身邊黨員

作者:陳巍 張雲

在撫順市望花區煤研社區的居民群眾眼裏,社區黨總支書記趙玉霞就如同一片最美的彩霞,映照在社區的各個角落。寒來暑往十四載,她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個節假日,為居民解決各種難題不計其數,“社區裏的每家每戶都在她心裏裝著呢!”煤研社區的居民都念著趙書記的好。

“他們不易,我就不能不管!”

為了讓社區的每一個家庭都充滿愛與溫暖,趙玉霞經常挨家挨戶走訪,了解群眾需求,隨時排憂解難。

居民程克威獨自帶著患有先天性心髒病的女兒程豔生活,已下崗多年的他要全天候照顧女兒,無法外出打工,生活日漸窘迫。趙玉霞看在眼裏,急在心上,經常到醫院看望程豔,組織社區幹部捐款,並竭盡全力幫助程克威在醫院附近找到了一份門衛的工作,“她可是我家的大恩人哪!”程克威逢人便講。

居民譚煥敏患有精神疾病,父母年老體弱,全家人隻靠父親微薄的退休金勉強度日。趙玉霞了解情況後,一方麵很快為他家辦理了低保,一方麵積極聯係礦務局腦科醫院,安排譚煥敏住院。得知他們連入院門檻費都拿不出,趙玉霞二話沒說,從家裏拿來2000元錢替譚煥敏交了住院費。之後,趙玉霞經常帶領社區幹部和誌願者到譚家打掃衛生,照顧老人。譚煥敏的父母緊緊握住趙玉霞的手,“謝謝”二字還未說完便已老淚縱橫。

社區孤殘人員敖誌革有智力殘疾,日常生活難自理,趙玉霞到社區工作了14年,也義務照顧了他14年。從春夏秋冬的換季衣服,到逢年過節的節日安排,趙玉霞讓敖誌革始終深感家人般的關愛。

“雪中送炭勝於錦上添花,他們不易,我就不能不管!”趙玉霞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我們要把社區打造成幸福家園”

多年來,趙玉霞堅持“不斷完善自我,全力帶動周圍”的工作方針,借助轄區資源優勢,組建“智囊團”,成立“家事議站”,充分調動起社區幹部和居民骨幹的積極性,共同參與社區建設。

煤研社區1-5號居民樓因施工、驗收過程中的遺留問題,導致居民與物業之間矛盾重重,加上樓頂多處漏雨,牆體開裂,小區道路破損嚴重,各類基礎設施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居民怨聲載道。雖然社區黨總支多次出麵與物業公司溝通,爭取資金疏通了下水井,暫時緩解了矛盾,但小區最後還是被棄管了。“有困難不怕,解決它就是了。”趙玉霞和社區幹部經反複研究,決定大膽創新,讓居民自行管理,由社區引導、民主投票,選舉產生了小區物業自管委員會。小區物業自管委員會成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徹底修整了破損路麵……大家參與管理,愛心服務的熱情被調動起來了,各類誌願服務隊也相繼成立。如今,小區的下水井已全部清理,塌陷的道路、老化的管線得到了維修,出現的新問題、新困難也能得到及時解決,生活環境煥然一新,群眾安居樂業,真正實現了從“棄管”到“自管”的完美蛻變。

在完善社區服務功能的同時,趙玉霞還十分注重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我們的目標就是把社區打造成組織認可、群眾滿意,有情、有愛、有樂、有信仰的幸福家園”。

幾年來,趙玉霞帶領社區幹部在社區文化娛樂的軟硬件建設上下足了功夫。在硬件方麵,她多方籌措資金,創建了集舞蹈室、乒乓球室、棋牌室、圖書室、閱覽室於一體的標準化黨員活動室,開設了社區電化教學課堂,創辦了未成年人教育學校,修建了2000平方米的室外健身廣場。在軟件方麵,她堅持文化不分區域的理念,歡迎各地文藝愛好者到煤研社區開展活動,相繼組建起老年秧歌隊、戲曲隊等各類業餘文藝隊伍,並開展了多場廣場晚會、迎新春聯誼會、書畫大賽、讀書論壇等文體活動。

說起工作經驗,趙玉霞的“秘訣”很簡單——“隻有便民利民,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社區工作才能取得‘雙贏’效果。”天道酬勤,趙玉霞先後榮獲了“全國優秀社區工作者”“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撫順市模範黨支部書記”等稱號,煤研社區也榮獲了“全國平安家庭創建活動先進示範社區”“遼寧省文明社區”“撫順市黨建示範社區”“撫順市和諧社區(村)創建先進單位”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