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青春在陣地建設中閃光(1 / 1)

讓青春在陣地建設中閃光

民情手記

作者:趙琳婉

入夏以來,天氣越來越熱,在無遮無攔的施工現場,炙熱的陽光格外烤人。自從撫順縣委實施“基層組織陣地建設”民生工程以來,我作為湯圖鄉鮑家村的大學生村官,一直堅守在村部建設的施工現場,不斷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用汗水詮釋了大學生村官的價值,體會到了被需要、被認可和被接受的喜悅。

做群眾信賴的質量監督員

陣地建設是今年全市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期間確定的一項重點民生工程,我受全村百姓委托,光榮地成為陣地建設的質量監督員,每天駐守在施工現場,監督施工細節,保證工程質量。清晨,我披著朝陽和工人一起上工,黃昏,我目送落日和工人一道回家。施工的每一個環節,我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記錄儀,記錄著陣地建設的一磚一瓦、一梁一柱。為了彌補土建知識的空白,我利用休息時間學習施工管理規範。在建設的過程中,我發現台階紅磚砌築不太規範,盡管問題不大,但考慮到村部是幹部群眾永久的“家”,群眾推選我當質量監督員,我就得替父老鄉親把好關、辦好事。在請示村裏何書記後,我果斷要求施工方按要求重砌,這讓我贏得了全村人的讚譽。從老村部拆遷到新村部主體完工,僅僅用了36天,雖然我皮膚被曬黑了,人也累瘦了,但看著美觀明亮的村部拔地而起,我感到由衷的幸福和滿足。

做施工單位依賴的服務員

陣地建設開工以來,我像釘子一樣,每天“釘”在施工現場,除了做好新村部的施工安全與質量監督工作外,我還積極幫助施工單位協調吃水、用電等難題。一天,施工單位曲經理找到我:“琳婉,我想麻煩你點兒事,工地沒有廁所,施工人員又太多,你看能不能幫我們解決一下?”聽了曲經理的求助,我滿口應承下來,先到施工現場附近轉了幾圈,看誰家的廁所方便工人使用,情況摸清後,我挨家挨戶去協調,很快征得幾戶老鄉的同意,僅1個小時就解決了施工人員的如廁難題。接下來幾天,我發現由於施工現場沒有飲用水,工人都是自帶礦泉水,水喝完了沒時間買,就隻能忍著。這樣熱的天氣,這麼繁重的勞動,沒有水喝怎麼行呢?於是,我找到曲經理,讓他準備好盛水工具,我每天到附近的林大嫂和馬大爺家為他們取水,幫工人解決了飲水問題,大家打趣兒地說要給我“點個讚”。盡管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我總是把施工單位的事當自己的事來辦,事無巨細,全力以赴。這讓我贏得了施工單位的認可。

做街坊鄰居隨叫隨到的協調員

為了配合新村部建設,後院的老朱叔不得已扒掉了自家廁所,老朱叔找到我說:“琳婉,你能不能幫我向鄉裏要一個環保廁所?我聽說鄉裏每年都會有一批環保廁所,我一個農民,不知道跟誰要,你看這廁所一扒,我們全家都得到隔壁老馬家的廁所去方便,時間長了也不是個事兒啊!”幫助群眾解決困難本來就是我的分內之事,何況這困難還是我們新建村部造成的。聽了老朱叔的請求,我趕緊聯係鄉裏主管環保工作的鮑鄉長,向他說明老朱叔家的情況。鮑鄉長很痛快地答應了我的請求。和老朱叔家情況相似的還有林大娘家。林大娘家有孩子在外地讀書,每晚都會給林大娘打個電話報平安。陣地建設要挪一根電話線杆子,需要暫停林大娘家的電話,這可急壞了林大娘。得知情況後,我主動打電話聯係負責檢修電話線路的晏哥,再三懇求他盡快幫林大娘家修好電話,晏哥答應第二天中午利用午休時間幫林大娘家檢修線路。撂下電話前他對我說:“你咋這麼急,我的電話都要被你打爆了,比你自家電話壞了還上心呢!”幾天後林大娘再看見我時,拉著我的手不放,“琳婉啊,太謝謝你了,電話已經修好啦!”看著林大娘開心的笑臉,我也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樂。

也許在別人眼裏,陣地建設是個苦差事,風吹日曬雨淋,遠不如坐在辦公室裏舒坦。但我卻不這麼想,我把陣地建設當成鍛煉自己的舞台、服務群眾的平台。每天努力工作著,在不斷的堅持中體味著忙碌的幸福,讓自己在項目推進中成長,讓青春在陣地建設中閃光。

(作者係撫順縣湯圖鄉鮑家村

大學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