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治療分為內分泌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手術治療等。目前僅前列腺癌根治手術和放療有希望治愈前列腺癌,而其治療的並發症則可能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有的患者盡管進行治療,病情仍持續發展,且能適應這兩種治療方法的在總體範圍上卻不多。其他的治療方法均為姑息性的,僅能緩解症狀。然而,從前列腺癌發展緩慢,患者年齡較大,預期壽命相對較短的角度來看,對許多患者而言即使緩解也意味著治愈。因此,決定治療方案時,應綜合考慮患者的年齡、健康狀況、預期壽命、臨床分期、經濟和家庭情況及個人的心理狀態等因素來選擇治療方案。
1.警惕的等待
低分化的前列腺癌一般生長緩慢,很少在10年內引起死亡。臨床上采用警惕的等待方案:
(1)不治療癌,直至有局部遷延或轉移才用姑息治療。
(2)不治療癌,直至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檢查證明病情進展才做治療。
由於定期檢查的安全性仍待研究,此種方案已適用於預期壽命小於10年的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遠期隨訪無轉移的保守療法患者,有50%最終死於前列腺癌。臨床局限性前列腺癌施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遠期療效最佳。
2.內分泌治療
前列腺癌細胞代謝大多數依賴雄激素,內分泌治療可直接去除雄激素而抑製其生長,臨床上主要應用孕激素、抗雄激素藥物、促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類似物(LHRH-A)和睾丸切除術。
(1)孕激素
①醋酸環丙氯地孕酮(環丙甲地孕酮):有孕激素作用,可阻止雄激素進入細胞核內與受體結合成複合物,能抑製垂體促黃體激素的釋放。用法:口服100mg,每日2次。副作用有男子乳房發育和胃腸道反應。
②醋酸氯羥甲烯孕酮:有明顯的孕激素及抗雄激素作用,能抑製間質細胞分泌睾酮。用法:250mg/d,口服。該藥對大多數前列腺癌患者有效。有心血管和消化道副反應,有的患者可出現乳房發育。
③醋酸甲地孕酮:與天然孕激素作用相同。用法:每次4mg,口服,每日2次。療效不如環丙甲地孕酮。
④甲羥孕酮(甲孕酮):具用中樞及外周雄激素作用。用法:每次口服100mg,每日3次,或肌肉注射150mg,每周1次。治療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比乙烯雌酚或醋酸氯羥甲烯孕酮低。
(2)抗雄激素藥物
①氟硝丁酰胺(緩退瘤、氟他胺):具有抗雄激素活性,能抑製雄激素對前列腺的生長刺激作用。用法:250mg,每日3次,口服。副作用:惡心、嘔吐、腹瀉、乳房增大。長期應用可引起肝損害,故應注意檢查肝功能。單獨應用6個月可使前列腺體積減少到與去睾治療一樣,同睾丸切除術合用可提高療效。
②康士得:是新一代的抗雄激素藥物,與雄激素的親和力比緩退瘤強4倍,無抗雌激素、孕激素、糖皮質激素及鹽皮質激素作用,中樞作用輕微,且毒性低、副作用少、半衰期長。口服每日1次50mg,療效優於緩退瘤。由於毒性低,可將劑量增至每日200-300mg,療效可達去勢水平。該藥與保列治聯合應用將進一步完善阻斷雄激素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效果。
③尼魯米特:為非甾體抗雄激素藥物。用法:口服誘導劑量每日300mg,連服4周後改為維持量每日150mg。副作用:黑暗中視力調節障礙及色覺障礙、戒酒樣作用、轉氨酶升高、消化道反應、陽痿、性欲減退等。
④酮康唑:是一種抗真菌藥物,小劑量不引起雄激素的變化,大劑量可阻滯睾酮的合成。用法:口服每次200-400mg,每日4次。多次用藥後可產生明顯的睾酮抑製作用,24-48小時可達到去睾水平。副作用:可逆性肝髒損害、惡心、乏力、皮膚黏膜幹燥等。
(3)促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類似物(LHRH-A)
為一種肽類激素,人工合成的LHRH-A比天然的活性強10-100倍,它可阻斷睾酮的產生,一般應用3-4周即可達去睾水平,相當於睾丸切除術,即“化學性去睾術”,故可用於治療前列腺癌。常用藥物如下:
①亮丙瑞林:3.75mg,皮下注射,每4周1次。
②Zoladex:3.6mg,皮下注射,每4周1次。
使用此類藥物須長期用藥,其價格較昂貴,在治療開始一周內血清睾酮升高可導致病情惡化,對已有膀胱頸梗阻及有脊椎轉移的患者應慎用。開始應用時,與氟他胺合用或服用酮康唑1-2日,可抵消睾酮對前列腺癌的不利影響。
(4)睾丸切除術
雙側睾丸切除術實質上是前列腺癌的內分泌治療。男性的雄激素95%來自於睾丸,切除睾丸可去除雄激素的來源,抑製前列腺癌的發展,療效達60%-80%。
該手術簡單,副作用小,可在局麻下進行,術後12小時內即可達去勢水平,術中保留睾丸白膜而僅去除曲細精管,患者心理上易接受,術後外觀良好,又達到治療目的。
3.化學治療
前列腺癌對化學治療不敏感,化療藥物單獨應用不可能取得滿意療效,一般作為手術後輔助治療,以延長術後患者的生存期,當內分泌治療與放射治療失敗後也可采用。
在眾多的化療藥物中,磷酸雌二醇氮芥臨床效果好,副作用較少。其他化療藥物有阿黴素、環磷酰胺、5-氟脲嘧啶、絲裂黴素等,可單獨化療,也可聯合化療,但療效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