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良方十起居有常精神爽(2 / 3)

(6)老年人臥室色調應協調室內色調可隨個人所好,但老年人臥室內牆著色以乳黃、淡紫等柔和的顏色為好,給人沉靜、舒適之感。家具顏色可以深一點,以顯得古色古香。如果牆壁和天花板屬單一顏色,那麼窗簾可采用花色圖案布。牆上可懸掛幾幅清雅恬淡的水墨畫,以調節老年人的精神,陶冶性情。地板以木地板或水泥地鋪上地毯為宜,顏色應與周圍擺設協調,最好不用塑料地板,以免滑倒。

(7)老年人床鋪選擇有講究老年人的床鋪以竹席或鋪板再加棉墊為好,因為睡覺姿勢應雙腿彎曲側臥位,睡這種床有利於保持軀體正常姿勢,防止脊柱畸形。相反,彈簧軟床和過厚的海綿墊床,不僅翻身不方便,透氣性也差,而且還會使肌肉、骨骼受到不正常的伸張和壓縮,時間長了可能引起骨骼變形、肌肉萎縮和酸痛,因而老年人最好避免使用這類軟床。臥室內床鋪放置的位置,既要避開門窗,又能承受到陽光照射。床鋪的高低也要適當,離地不宜太高,一般以略高於老人膝蓋骨至地麵高度為宜,以使老年人上下床方便。

專家忠告

要謹防臥室“電磁汙染”。所謂的“電磁汙染”就是各種電器如電視、空調、電熱毯、高頻加熱爐等發出的電磁輻射形成電子煙霧,它幹擾人的神經係統,造成人的各種不適。因此,各種電器不要擺放在臥室裏使用。

4.睡眠要講科學

“養生之決雇,當以睡眠居先,睡能還精,睡能養氣,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堅骨強筋。”可謂養生之道,莫大於睡眠。據大量的科學研究證實,睡眠是人類得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也是獲得健康長壽的必要因素之一。

地球是一個大磁場,地球磁場對人體的影響是通過人體中的含鐵化合物和水分子而產生的。因此,當人體睡眠朝向與地球磁場的磁力線保持平行時,人體受地球磁場的幹擾最小,反之,幹擾就大,影響睡眠的質量。以人的血液循環為例,由於人的主動脈和大靜脈是與頭足方向一致的,當睡眠朝向與地球磁場方向一致時,以水分為主要成分的血液就會流動順暢,慣性有利於它通過毛細血管,促進血氧交換,並能減少血栓的發生,對血管有著較強的衝刷、清洗作用。因此,睡眠朝向最好是南北向,即頭朝北、腳朝南。這種朝向入睡容易,睡眠質量也高,也可防止或減少影響睡眠質量的多夢、驚醒等現象。

睡眠時間的多少,睡多長時間,應以恢複疲勞為準。一般來說,60~70歲的老年人,每天8小時左右;70~90歲的老年人,每天9小時;而9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則應睡10~12小時。

古人把睡眠的經驗,總結為“十忌”。

①睡眠不可仰臥。古人說:“睡不厭蹴,覺不厭舒。”睡時宜側身屈膝,則精力不散,醒時宜舒展活動,則氣血流通。如果仰臥,則體直不舒,肌肉不能放鬆,且手易搭胸,多生惡夢,還會影響呼吸與心跳。

②睡眠不可憂慮。睡時一定要專心安穩思睡,不可想事,古人說:“先睡心,後睡眼。”這是睡好的重要秘訣。如果睡下以後思前想後,甚至憂愁焦慮,這樣不但會失眠,而且對身體的損害會比白天更大。

③睡前不可惱怒。《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思則氣結。”凡情誌的變化都會引起氣血的紊亂,從而導致失眠,甚至疾病。所以睡前非但不可惱怒,亦應防止任何情緒的過激。

④睡前不可進食。臨睡進食容易增加胃腸負擔,既影響入睡,又傷害身體。如睡前感覺饑餓,飲食後宜稍休息一會兒再睡。若夜臥以後,在床上進食,則對身體更為不利。當然由於特殊情況所造成的因饑餓而食,則另當別論,隻是不應形成一種習慣。

⑤睡臥不可言語。中醫認為,肺為五髒華蓋,主出聲音,凡人臥下,肺即收斂,如果此時言語,則易耗肺氣,這好像鍾罄一樣,不懸掛不能發聲。另外,睡前說話也會使精神興奮,思想活躍,從而影響入睡,導致失眠。

⑥睡臥不可對燈。睡臥時麵對燈光,會使心情不能安定,不僅使人難以入睡,而且也易醒。

⑦臥不可對火爐。臥時頭對火爐,易受火氣蒸犯,令人頭重目赤,或患癰腫瘡癤,並易發生感冒。《瑣碎錄》說:“臥處不可以首近火,恐傷腦。”且由於溫度過高,容易在入睡後將被撩開,反而著涼;或夜間起身,亦易受寒。

⑧睡時不可張口。孫思邈說:“夜臥常習閉口”,是保持元氣的最好方法。張口呼吸有好多缺點,不僅不衛生,而且易使肺髒受冷空氣的刺激,胃內也易進入涼氣。

⑨睡時不可掩麵。以被覆麵,使人呼吸不暢,而且吸入自己呼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對於身體健康極為不利。因此“三叟歌”中有“下叟前致詞,夜臥不覆首”之語。

⑩臥處不可當風。人體在睡眠後,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降低,最易受風邪的侵襲。《瑣碎錄》說,臥不可當風,“恐患頭風,背受風則嗽,肩受風則臂疼,善調攝者,雖盛夏不當風及坐臥露下。”

專家忠告

老人睡眠醒後不要急於起床,醒後宜在床上躺半分鍾,在床上坐半分鍾,在床沿垂腿半分鍾,這樣能有預防腦血栓或心髒病發作,防止發生猝死。

5.選個好枕頭

人的一生有1/3左右的時間與枕頭打交道,枕頭與人體健康有密切關係。然而一些老年人往往忽視枕頭與養生問題,這與健康不利,須知有了好枕頭才有好睡眠。醫學家、生命科學家對枕頭的高度、硬度、大小和枕芯進行研究後,提出了以下合理建議。

(1)枕頭高度多高枕頭才適合呢?日本築波大學體育科學係藤田紀盛教授做過一個實驗:把2000個枕頭分別為幾個高度不同的幾個層次,對睡眠者進行腦電圖監測,結果發現,枕頭高度在6~9cm者,腦電圖出現平穩的休息狀態,能獲得高質量的睡眠。長期高枕,頸部被固定在過分前屈的位置,使頸椎自然彎曲逐漸消失,頸椎骨、韌帶容易發生退行性改變,於是,骨質增生、頸椎病接踵而來。枕頭過低,特別在側臥時,枕頭太低容易形成肩周炎、落枕等。因此,“高枕”並非無憂,“低枕”也有害健康。

(2)枕頭長短要適合古人主張枕頭稍長為宜。枕頭稍長可使人睡覺時自由輾轉反側,而保持睡眠姿勢舒展,血氣暢通。枕頭放置位置也很重要。仰臥時應把枕頭放在頭與肩部之間,使頸椎的生理前凸與床麵之間的凹陷正好得以填塞;側臥時,把頭部放在枕上,而不是把肩部放在枕上,這樣可使頸椎維持正直,對睡眠和健康都有好處。

(3)枕芯軟硬適度,稍有彈性日本廣島大學醫學部衛生學教研室兒玉鬆帶等人認為,枕芯的關鍵是適當的硬度和透氣性,太硬了不舒服,太軟了翻身不便。目前國內多采用蕎麥皮、木棉、羽毛、羽絨、聚乙烯等材料做枕芯,與日本、朝鮮、東歐各國相似。從日本三越百貨公司銷售枕頭情況看,銷售量最大的是含蕎麥皮的枕頭,日本兒玉鬆帶的實驗報告指出,蕎麥皮不吸熱,防潮性等方麵都優於其他材料。

(4)藥枕的保健作用我國古人對藥枕非常講究,內容非常豐富,用藥枕達到防病治病和強身健體的目的。如“明目枕”,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苦蕎皮、黑豆皮、綠豆皮、決明子、菊花,同作枕,至老明目。”“菊花枕”,《延年秘錄方》記載說,“菊枕以甘菊作囊裝入布袋,放在皮枕或涼草枕上麵,又將之放在枕席的上麵,使入睡的人耳聰目明,可以延年,一年一換,有益人。”“磁石枕”,《遵生八箋》記載,用磁石琢成麵,或用大塊磁石為枕麵,下以木鑲成枕,上用薄棉墊之,此枕最能明目益精。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磁石枕,把磁療枕墊於頭下,就可安靜睡眠,能治神經衰弱、失眠症,對頭痛、耳鳴亦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