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穴位按摩法:患者用手按摩內關穴(掌側腕橫紋上三橫指,兩筋之間),左側落枕,按摩右側內關穴;右側落枕,按摩左側內關穴。在做穴位按摩同時,頭部向左右轉動,按摩5~10分鍾症狀即可緩解。按摩時不要突然用力,用力要由小逐漸增大,均勻而持久,按摩時一定要找準穴位,消除雜念,肌肉盡量放鬆。
(2)功能鍛煉法。準備姿勢:患者采用站立或坐位,兩手自然下垂,頸肩部的肌肉放鬆,自然呼吸。治療方法:①前屈後伸法。頭後伸兩眼看天,然後還原,頭向前屈兩眼看地,再還原。②左右側屈法。頭向左側作側屈活動,然後還原。再向右側作側屈活動,還原。③左右旋轉法。頭頸向左右上方旋轉,眼睛看左後上方天空,然後還原,頭頸轉向右後上方。眼睛看右後上方天空,還原。④左右回環。頭部先向左環繞一周,再向右環繞一周,交替進行。以上方法可反複進行,不受時間、地點限製,根據患者的病情,決定鍛煉時的次數。動作要輕柔和緩。通過鍛煉可達到舒筋通絡,活血止痛、祛風散寒的目的。
專家忠告
落枕多因睡眠時頭、頸部位置不對,前屈、後仰、左右轉動過度並兼受風寒所致。所以老年人睡眠要講究枕頭合適,姿勢舒展,不迎風而臥。
3.搓背按摩
搓背按摩是一項很適合老年人的養生功法,背部有許多穴道通過搓擦按摩促使血液循環流暢,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沐浴中的搓背按摩,不僅能去汙穢,解除疲勞,而且也是一種較好的醫療保健法。
沐浴的水溫一般在40℃左右,這個溫度,易清除汙垢,能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解除疲勞,並能防止感冒。搓背首先接觸的是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按傳統搓背法搓過之後,再從百會穴至長強穴運用推加法,用雙手拇指壓督脈兩側,自上而下推壓幾遍,然後再叩打三次,運用掌根揉壓腎俞穴,最後將雙腿的殷門、委中、承山三穴,點壓三遍,此法治療急慢性腰痛、腿痛、肩周炎、肩背肌勞損效果較好。由於仰式搓背的接觸麵是任脈和足陰胃經,此處多以補法為主,在搓背中手法要靈活柔軟,乳中和會陰不能壓擦,要重擦前胸膻中穴。此法能調節肺功能,特別對氣管炎的治療效果較好。
在搓背中,應采用先局部後整體的方法,在搓摩完後,四肢分別牽拉幾次,這樣能夠使全身肌肉放鬆,筋血疏通,對於四肢麻木,腰腿疼痛的防治效果較好。
專家忠告搓背按摩要注意預防感冒,一般開始時間不宜過長,2~3分鍾即可,以皮膚發紅發熱為好。
4.眼目按摩
眼睛是心靈之窗,無論是生活、學習、工作,都離不開它。有了一雙健康的眼睛,才能保持身心健康。然而眼睛是一個非常嬌嫩而脆弱的器官,需要極其用心地保護。
眼睛按摩保健法在我國有著悠久曆史。唐代孫思邈就提倡眼睛的“自我按摩”。其養生導引法說:“以熱指摩目二七,令人目不瞑。”祖國醫學認為,眼的每一個部位都通過經絡與髒腑關聯。《素問》中有“肝開竅於目”、“肝受血而能視”,《靈樞》中亦有“五髒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等記載。
在古人眼按摩基礎上發展了多種眼目保養法,現將老年人常用眼目保養法和按摩法簡介如下:
(1)眼目保養法
①摩麵。單手摩麵,重點在眉眼部位,麵部皮膚有微熱感即可。
②搓頭。用雙手的指腹搓揉發根,可使頭腦清醒,眼目明亮。
③遠眺。注視窗外藍天白雲,青山綠樹,可起調節視力作用。
④眨眼。眼睛眨動幾下,再緊閉目片刻,再突然睜大眼睛,重複幾次。
⑤顧盼。頭部不動,眼球向左右眼角移動幾次。
⑥虎視。扭頸回頭,左右交替,各向後麵看5次。
⑦瞪目。瞪視室內或室外某一與眼平的目標,然後閉目瞬息,暗想留在腦際的視覺印象,重複3次。
⑧輪睛。閉目轉眼珠,順、逆各5次,再睜目轉5次。
⑨熨目。兩掌相合摩擦,至手心發熱,以掌熨貼兩眼,並輕輕按壓眼部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