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無數人曾經追求長生不老的方法,然而不管其權力多大,財富多雄,也無法阻止人體衰老。
強身健體,延緩衰老,主動權應掌握在自己手裏,其中,尤為重要的是把握住戰勝疾病的主動權。俗話說: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關鍵是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確地洞察自己機體的健康狀況,做好自我調適和真正達到認識疾病、預防疾病,一旦萌發疾病能及時察覺疾病的早期信號,進而做到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更好地防治和戰勝影響人們健康長壽的各種疾病,身強體健,延年益壽。
1.預防疾病是健康長壽必修課
我國古代就推崇“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就是先於疾病發生即能預防。現代醫學給予我們的不再隻是治病,更多的是防病。無病早防,有病早治應是老年人打好戰勝疾病主動仗的上策。
人的天命——自然壽命應在百歲以上。然而,目前多數人卻未盡其天年,其中又有相當一部分又是“早卒”,過早地離開了人間。其原因何在?主要原因就是由於疾病奪走了他們的生命。
對此,《黃帝內經·靈樞·天年》在很早以前就已指出:“其不能終壽而死者,何如?……其五藏皆不堅,使道不長,空外以張,喘息暴疾,又卑基牆,薄脈少血,其肉不石,數中風寒,血氣虛,脈不通,真邪相攻,亂而相引,故中壽而盡也”。現代科學家也對此做過許多專門研究。如德國老年醫學家法蘭克教授曾做過調查研究,依據其調查結果提出:人們不存在生理性死亡,也就是說沒有真正因衰老而死去的。老年人的死亡都是由於某種或某些疾病所造成的。真正完全沒病的老年人極少。
現代疾病有兩個顯著的特點:其中之一,就是由於現代生活形態發生改變,人類主要死亡原因已由過去的傳染病型疾病轉變為慢性疾病。另一個特點,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及呼吸係統疾病等等幾大類所謂“現代文明病”,已占據顯著的首要或主要的位置。世界衛生組織發表報告稱:心髒病和腦卒死是世界上對人類生命最有威脅性的最大的兩個殺手。1990年全球共有5040萬人死亡,其中死於局部缺血性心髒病的人數最多,共626萬人,占據首位。腦卒死是僅次於心髒病的第二號殺手,奪去了438萬人的生命。這些人中近300萬人又是在發展中國家。急性呼吸係統感染也奪去了430萬人的生命。僅心髒病、腦溢血等循環係統疾病和各種癌症,導致死亡人數總共為2450萬,占全世界每年由於各種原因而引起死亡總人數的47%。我國已是心血管疾病高發國,迫切需要加強預防保健。現在,我國不但是高血壓大國、腦卒死大國,且人口心血管病總死亡率也明顯高於許多西方工業化國家。全國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病者約有200萬人,在人口總死亡數中約占40%,在全國範圍的死亡原因中已占據了首位。
維護自身健康,主動權應掌握在自己手裏。首先是要加強自我保健。對於自身的健康狀況,究竟是處於正常狀態,還是病態,是繼續工作和學習,還是應該休息,要適當調整?還是要及時就醫?這都先要依靠自我觀察、要依靠自覺症狀來判斷,這樣才能切實地、更好地維護健康。
一些自覺症狀長期不愈,自己又不能解釋其原因時,應立即到醫院檢查。屬於全身症狀,一般有食欲不佳、消瘦、氣喘、睡眠不良、心悸等;疼痛多表現在局部,如胸痛、腹痛,或手足耳鼻等處疼痛,切莫大意,可能為疾病的集中表現,要不失時機地到醫院檢查就診。疲倦的出現若不是暫時性的,尤其是經過暫時休息仍不能消除疲倦,即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狀,有的可能是成年人較重病的發病前期。如糖尿病、腎髒病、結核病、貧血、慢性腸胃病、心髒病,尤其是患肝髒病,都可出現長時間疲倦感。除疲倦感之外,還會有該病的其他症狀,糖尿病會出現口渴、排尿多;腎髒病常伴有浮腫、貧血等。這些症狀都應引起警惕。這裏要強調指出的是:僅靠自覺症狀來診斷疾病是不夠的,也容易發生錯誤。及時發現自覺症狀,在於引起警覺,提醒人們注意病情的發生和發展,不可麻痹大意。但僅僅如此是不夠的,正確的做法是立即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及時請醫生診斷和治療。一般來說,如出現下列症狀,都應立即到醫院檢查:①長期低熱;②脈搏節律失常;③小量出血(包括咳痰帶有血絲、大便附有新鮮血液、血尿、鼻衄、皮下有出血點等);④下肢或眼皮水腫;⑤尿頻、尿急或排尿痛等症狀;⑥有持續的疲勞感;⑦局部疼痛,如頭痛、胸痛、腹痛等,原因亟需查明;⑧短期內體重改變;⑨慢性腹瀉或便秘,需查明是功能性還是器質性疾病所致;⑩鞏膜或皮膚發黃;視力障礙和視力模糊;經常有頭暈等等。鑒於老年病的臨床表現錯綜複雜,常可出現一症多病或一病多症。
專家忠告
對於疾病必須增強預防意識,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立足於防患於未然,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診治,以取得切實的成效。這是一種變被動為主動的上策。對於老年人來說,更有其特殊的意義,因為這樣才能更好地維護老年人的健康,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2.堅持進行定期健康檢查
健康檢查是指對老年人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體格檢查而言,它是保證老年人健康長壽的一項有效措施。通過比較係統的體格檢查,可以了解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早期發現疾病,做好防治工作,保證老年人健康長壽。
老年人容易患病,而且有些疾病是以潛伏或隱匿的方式逐步發展的,加上老年人的反應比較遲鈍,對疼痛的耐受性比較強,因此在疾病的早期不易發覺,一旦到醫院看病時常常病情已發展到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期。所以說,老年人的健康檢查就顯得格外重要。許多老年人平時並不知道自己得了某種病,而是在健康檢查中發現的。同時,定期的健康檢查,還能對老年人原有疾病的病情是否好轉或發展,作出正確的評價,有利於進一步采取預防或治療措施。然而,有些老年人或因“怕查出病”,或因麻痹大意、不在乎等,不去參加健康檢查,這是不對的。
健康檢查的內容可根據不同情況和需要來確定,一般應包括以下幾項:
①全身情況。包括營養狀況,常以良好、中等、不良來描述;神誌;體溫、脈搏、呼吸;皮膚和粘膜(如皮膚有無蒼白、黃疸和發紺表現,有無脫水或水腫,有無出血點和皮疹等);淋巴結(檢查頜下、頸部、鎖骨上窩、腋窩和腹股溝等處淋巴結的大小、數量、硬度、活動度及有無壓痛等)。
②頸部檢查。包括甲狀腺的大小、形狀、質地、有無震顫及血管雜音;氣管是否居中;正常坐位時頸靜脈不顯現;頸動脈搏動正常人不顯著。
③胸部檢查。包括胸壁、肺髒和心髒。
④腹部檢查。
⑤脊柱及四肢檢查。
⑥神經係統檢查。
⑦化驗檢查。
⑧X光檢查。常用透視和攝片。
⑨心電圖檢查。
⑩超聲波檢查。
專家忠告
堅持進行健康檢查是預防疾病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隻有早發現,才能早治療,才能保證健康。奉勸老人,一定要重視和積極參加健康檢查。
3.氣短是許多疾病的信號
老年人由於心肺功能衰老、退化,加之缺乏鍛煉,常出現氣短現象。其實,氣短常是許多疾病的信號。
老年氣短常是以下幾種疾病的信號。
(1)左心衰竭多見於高血壓、冠心病、心髒瓣膜病等。先兆症狀表現為睡眠時喜歡把枕頭逐步墊高,又常被胸悶憋氣所擾醒。突然發作的夜間呼吸困難,是左心衰竭的典型症狀。嚴重者則呼吸極度困難而發生哮喘。
(2)肺氣腫患慢性呼吸道病時,通氣受阻而致肺泡擴大,彈性減退,肺功能受損,見於長期的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肺結核等。表現為呼吸困難,稍一活動則加劇,咳嗽時無力,痰不易吐出。應及早發現,及時控製感染而避免導致呼吸衰竭。
(3)冠心病冠狀動脈供血不全時,老年人常感胸部憋悶和透不過氣,最好及時做心電圖檢查。
(4)自發性氣胸是氣胸肺大泡、肺氣腫、肺結核常見的一種嚴重並發症,當出現突然的一側劇烈胸痛、呼吸困難時,仔細觀察可見病側胸部外廓膨隆及肋間增寬,拍打氣胸一側時似有擊鼓聲響,此時應避免劇烈咳嗽並及時檢查。
(5)肺栓塞多見於心瓣膜病,下肢血栓性靜脈炎、心腦血管病及手術後由血栓脫落阻塞肺動脈所致。如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咳嗽等症,需警惕。
此外,肺癌、晚期肺結核、矽肺、支氣管哮喘、各類肺炎等可能有氣短的兆頭。
專家忠告
老年人對於氣短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一旦出現氣短應立即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防患於未然。
4.不可忽視腫瘤的早期信號
腫瘤特別是惡性腫瘤嚴重危害著人體的健康,但它也有自身的早期信號,隻要我們早發現,就不會錯過治療的最好時機,因此及早發現腫瘤的早期信號尤為重要。
惡性腫瘤是機體中正常細胞在種種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失去機體調控作用的約束,出現過度增生或異常分化的新生物。因而所有腫瘤細胞都是正常細胞的後代,經過漫長的轉化突變過程而發展成為腫瘤。所以惡性腫瘤的初發階段病程緩慢,沒有特異症狀和信號,不易被發現。不過常見的情況是人們對某些症狀或信號不認識,沒有引起注意和重視,因此延誤診斷失去早期治療的機會。為此,掌握早期信號,及早就診是提高治愈率的可靠手段。
關於早期腫瘤,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出過八大警告信號。全國腫瘤防治辦公室結合我國多發腫瘤的類別,提請人們注意的十二大警告信號是:
①乳腺、皮膚、舌、腋下或其他部位有可觸及的不消失的腫塊。
②疣或痣明顯變化,如顏色加深、迅速長大、疼痛、脫毛、滲液、潰爛、出血等。
③持續性消化不正常。
④吞咽食物時有梗噎感、疼痛、胸骨後悶脹不適。食管內異物感或上腹部疼痛。
⑤耳鳴、聽力減退、鼻塞、衄血、鼻分泌物帶血、頭痛、頸部及頜下腫塊等。
⑥婦科不規則的大出血、經期外或絕經後陰道出血、接觸性出血。
⑦持續性嘶啞、幹咳、痰中帶血。
⑧原因不明的大便帶血及粘液、腹瀉與便秘交替,原因不明的血尿。
⑨久治不愈的傷口、潰瘍。
⑩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
散熱、貧血出血。
肝區疼痛,原有肝炎反複發作。
上述信號並不是腫瘤的特異性症狀或體征,患其他疾病時也可以出現。這就需要利用現代醫學的各種檢查手段,正確診斷,如確為早期腫瘤,采取恰當的方法治療,獲得治愈大有希望。
專家忠告
老年人要經常注意自己的身體,自我檢查、觀察自身感覺和形體上的變化。一旦有了某種信號,應引起重視,及早就診,讓醫生來鑒別。
5.由聽覺異常辨病
耳朵是人體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若是聽不到外界的聲音那該是多麼難受的事情,因此,耳部疾患,必須從點滴異常現象就開始重視起來。
(1)耳聾耳聾,指主觀感覺或客觀檢查均表示聽力有不同程度的障礙。正常時,外界聲音經外耳、中耳、內耳後,由聽神經傳入大腦。上述過程中任何部位有病變時,均可引起聽力障礙。
①耳聾類型。耳聾按其程度輕重不同分為:
輕度聾,聽遠距離的一般語音或近距離低聲談話有困難。
中度聾,聽近距離一般語音有困難。
重度聾,不能聽到一般語音,僅能聽到耳邊的大聲呼喊。
全聾,對大聲呼喊或其他巨大音響,完全不能聽到。
②耳聾原因。引起耳聾的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是外耳和中耳病變,使外界聲音傳入耳內發生障礙,這在醫學上稱之為傳音性耳聾。外耳道阻塞可見於腫瘤、耵聹(耳垢)栓塞外耳異物、閉鎖等;中耳病變可見於鼓膜穿孔、中耳積液、息肉、肉芽、中耳良性或惡性腫瘤等。
二是耳蝸、聽神經或聽覺中樞發生病變,使患者不能聽到外耳傳入的聲音。這在醫學上稱之為感音性耳聾。它又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類。先天性的可見於近親結婚或家屬中有耳聾的遺傳史,另外孕期、產期的因素也會產生先天性耳聾;後天性的多見於急性傳染病(如腦膜炎、麻疹、傷寒)、藥物的中毒、噪音損害、外傷等。
老年性聽力減退,是一種生理現象。由於機體的逐漸衰老,不但螺旋器的毛細胞和神經節可發生變性,而且中樞神經係統也逐漸衰退,因而導致聽力減退。但是,也有一部分是由於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肝病、腎病等引起血管硬化,產生內耳血循環障礙,致使內耳器官退變,從而導致聽力減退,甚至耳聾。
按照中醫理論,耳聾可由先天缺陷或外感內傷所致。暴聾(聽力突然消失)者多屬實症,多因外感風熱、風寒、肝火等引起,症狀是如有棉塞耳竅,並伴有耳鳴或內耳脹痛、鼻塞頭痛、口苦等。久聾(聽力逐漸下降直至完全消失)者多屬虛症,多因中氣不足或肝腎虧損引起,症狀是聾無脹痛,並伴有耳鳴、頭暈目眩、腰酸乏力等。虛症多見於老年人或久病體弱者。
(2)耳鳴耳鳴是指周圍環境中無相應的聲源,而覺耳內有某種聲音。耳鳴不僅擾人不安,影響工作和生活,而且常為耳部和全身一些疾病的早期信號。常見的原因有:
①神經衰弱性耳鳴。其特點是耳鳴的高音調與低音調不恒定,大多有兩側性,且常伴有頭痛、頭昏、失眠等症狀。美國耳科專家佛羅博士指出,耳鳴與憂鬱有關。他對40例因憂鬱而耳鳴的患者,使用抗憂鬱藥治療後,隨著憂鬱症的好轉,耳鳴也得到改善。
②耳部疾患引起的耳鳴。這類耳鳴特點是多有耳病史。且在夜間呈加重趨勢。另外,根據部位不同,可產生傳導性耳鳴和感音性耳鳴兩種。當外耳道因耵聹、異物、炎症腫脹發生阻塞,耳膜充血、風陷、穿孔、中耳腔積液或感染、耳硬化症等,均可發生傳導性的耳鳴。這種耳鳴的特征是單側性,即在有病變的一側,且耳鳴的音調較低,如“隆隆聲”、“轟轟聲”、“嗡嗡聲”。如發生內耳震蕩、水腫(如美尼爾氏症)、聽神經瘤等會刺激內耳耳蝸的螺旋器而產生耳鳴。此類耳鳴一般為雙側性,如隻累及一側耳蝸也可為單側性耳鳴。耳鳴呈高音調,如蟬鳴聲、嘶嘶聲、汽鍋放氣聲。根據刺激的突然發生要突然消失,耳鳴常呈間歇性,時有時無。
③頸部疾患引起耳鳴。頸部腫瘤或頸部疾患壓迫頸動脈時,可以引起同側的耳鳴。此種耳鳴的特點為持續性、低音調,同時隨著體位變動,耳鳴程度可有變化。
④藥物中毒性內耳損傷引起的耳鳴。大劑量奎寧、奎尼丁或氯喹等藥物,可引起劇烈耳鳴,但停藥後好轉。常用的慶大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等藥物,對聽神經及前庭神經均有毒害作用,一旦發生藥物性耳鳴、耳聾後,一般難以恢複。藥物過敏或中毒造成的耳鳴,往往是高音調且呈雙側性。不少藥物中毒的病人,如鏈黴素、慶大黴素的早期中毒,就出現這種耳鳴。所以,這種耳鳴是藥物中毒的預兆,要警惕。一旦發生要立即停藥。以免中毒加深,影響聽力。
⑤全身疾病引起的耳鳴。腎髒病、肝膽疾病、糖尿病、結核病、慢性氣管炎等,當它們在全身功能紊亂時,會出現耳鳴症狀,但會隨人的康複而恢複。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耳鳴和藥物中毒引起的耳鳴特點相同,即高音調,呈雙側性,最近有新的資料表明,耳鳴可能是冠心病的先兆。國內有人對有冠心病的耳鳴症狀的128名患者調查發現,心絞痛比耳鳴早出現的占4.7%;心絞痛和耳鳴同時出現的占8.6%;而心絞痛遲於耳鳴的占86.7%。這說明心肌對缺血、缺氧的反應還不及耳蝸敏感。動物實驗證實,在高血壓、長期噪音及高脂飲食作用下,耳蝸比心肌更早顯示出病理變化。臨床觀察也發現,在冠心病發作之前,一般都有耳鳴症狀加重,故專家們認為,耳鳴可作為早期心髒病的一個重要標誌。因此,一個原來沒有耳鳴的老年人,在近期內出現突發性耳鳴時,應及時檢查血脂、血壓及心電圖,以明確是否患有心髒病。有些人長期耳鳴,已成習慣,但如近期內耳鳴加重,也應檢查心髒,不可掉以輕心。
⑥身體虛弱引起的功能性耳鳴。它常由於血管壁張力不足,局部供血差所致,中醫認為它是“腎虛”的表現。
⑦更年期綜合症引起的耳鳴。需注意的是,有少數耳鳴患者病因不明,需要定期觀察、檢查。尤其是單側呈高音調耳鳴的病人(如一側高音調耳鳴,有時是顱內核小腦角病變所致),更需要定期去神經科、五官科檢查。
(3)幻聽幻聽是指周圍無人講話而聽到講話聲。其實,幻聽和幻視一樣,都是一種虛幻的知覺,在醫學上稱之為“幻覺”(包括聽、視、味、觸、內髒等幻覺和運動性幻覺),它是大腦功能紊亂和神經係統失調所引起的。幻聽是精神病的常見症狀,但正常人有時在極度疲勞、極度恐懼、極度饑餓、長期孤獨、睡眠和某種藥物作用等情況下,也會產生幻聽。
專家忠告
老年性耳聾的預防措施是從根本上預防老化,還要注意平時避免接觸噪音,多做耳部按摩。對於耳部其他症狀切不可自做主張亂用藥,那樣往往會適得其反,正確的方法是及時就醫診斷治療6.由味覺異常辨病
味覺大多數是人在進食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諸如酸甜苦辣鹹淡的味道,而平時正常人自己是不會感到口腔中有特殊味道的,一旦出現味覺異常,就可能是疾病訊號。
(1)口酸口酸是口中自覺有酸味,多見於胃炎和十二指腸潰瘍。中醫認為,口酸多為肝膽之熱侵脾所致,常伴有胸悶脅痛、惡心、食後腹脹、舌苔薄黃、脈弦等症狀。
(2)口甜口甜又稱“口甘”,指口中自覺口中甜味。口甜常見於消化係統功能紊亂或糖尿病患者,前者是因為消化係統功能紊亂引起各種消化酶的分泌異常,尤其是唾液中的澱粉酶含量增加而感覺口甜,後者則是由於血糖增高,唾液內糖分亦增高,便覺得口中發甜。中醫認為,口甜多為脾胃功能失常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