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許多疾病都會不期而至,它們向我們的健康發起進攻,並可能乘我們不備或生活中的防禦漏洞而輕易得手。不僅使我們一耳病痛,而且還可能剝奪去我們寶貴的生命。其實,這裏的關鍵問題在我們自己。比如許多人過於放縱的不良飲食、不良衛生習慣等,從而使得多種疾病變成了危害我們健康生活質量的“常客”。“解鈴還需係鈴人”,對付這些疾病的侵襲和困擾,患者除了積極治療外,更為重要的是要提高日常生活中的保健意識,從飲食、衛生、運動等多方麵做起,科學地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鏟除滋生疾病的溫床,建立起防病治病的屏障,從而健康有效地提高生命的質量。
1.高血壓病人的健康處方
高血壓病是心血管病中的最常見的一種。高血壓會增加心髒的負荷,並可使中風、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發生率大大高於常人。因而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疾病。
高血壓病是一種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心血管疾病,由於本病極大地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重患者能並發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疾病,進而威脅生命,因而受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
正是由於高血壓病的巨大危害,所以對那些已患高血壓的病人來說,在日常生活中,更應注重生活規律,全方位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1)起居有常,生活有節。根據人體的生物鍾節律要求,應該養成按時睡覺,按時起床,按時就餐的良好習慣。要保證每日睡覺時間不少於8小時,睡前1小時要避免過度用腦或看電視、喝濃茶、喝咖啡,以及吸煙。上床前用45℃~50℃溫水泡腳10~15分鍾,然後按摩雙足底。
(2)養精神,調意誌。據研究,暴怒、激動之時,人的血壓可急升,對於高血壓患者,思想上應保持安靜,控製情緒波動,提高自我修養。
(3)減肥。減肥是降低血壓的良法之一。減肥不但可降低血壓,降低血脂,而且可有效地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4)有氧活動。有氧活動有益於降血壓、降血脂,防止動脈硬化。它包括快步行走、慢跑、騎自行車、跳繩、扭秧歌、跳健身舞、滑冰、遊泳等。
(5)常吃食用菌。食用菌包括香菇、黑木耳、白木耳等。
(6)喝牛奶。高血壓與缺鈣的關係比較密切,所以高血壓患者補鈣,每天喝1杯牛奶,可為人體提供800毫克鈣。
(7)常吃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每日約500克,高血壓患者應以新鮮水果、綠葉蔬菜,尤其是從番茄、蘋果、獼猴桃、桔子、新鮮棗中攝取豐富的維生素C。
(8)膳食搭配和飲食方式要根據以下四句話來進行,即有粗有細;不甜不鹹;三四五頓;七八分飽。單吃粗糧或單吃細糧營養素均不夠全麵,粗細糧搭配有明顯蛋白質互補作用,能提高蛋白質利用率。粗糧的纖維素有助於降血脂,預防糖尿病、結腸癌、乳腺癌。過多甜食會促成肥胖、高膽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太鹹的食物對健康也有諸多不利。
專家忠告
在每日攝入量不變情況下,早中餐所占比例大,有利降血脂、減體重。晚餐所占比例大則相反。少量多餐可使血糖波動幅度及胰島素分泌幅度變化趨緩。
2.高血脂病的健康調控
高血脂症同心肌梗死、腦中風等致死、致殘性疾病關係密切,如果說動脈粥樣硬化是心梗、中風的溫床,那麼高脂血症便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罪魁禍首。
高血脂症是指由於體內脂肪代謝或運轉異常使血漿中的一種或多種脂質高於正常,即血中總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一種疾病。這種增高的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在動脈血管內,可逐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從而使血管壁變厚管腔變窄,甚至堵塞,使循環的血流受阻。這種病理改變,如發生在無關緊要的外周小血管上,對身體影響還不大;如發生在支配心髒的冠狀動脈,則會發生冠心病,甚至導致心肌梗死;如發生在腦動脈,就常導致腦血栓形成,或腦出血。
生活中,我們首先要對高血脂病有充分的認識和注意,這是首要的問題。那種“血脂高一點無所謂,反正也沒引起什麼症狀”的觀念是最為可怕的,至於尚在健康行列中的中青年人,一旦存在某些危險因素,如身體超重,嗜煙、酒,喜歡高脂肪飲食等,則更應予以警惕。那麼采取何種科學的調控辦法呢?
(1)預防上要堅持低脂飲食。由於膽固醇幾乎全部來自動物性食物,尤以禽蛋、動物腦髓、內髒最為豐富,炸雞腿、三明治中也較多。因此要少吃上述食品。同時,少吃肥肉、魚子、魷魚、牡蠣、蛋黃,多吃其他魚類或貝類。做菜時宜用植物油,少用或不用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油。
(2)在蔬菜的選擇上多吃海帶、粗纖維蔬菜、洋蔥、竹筍等。多吃富含纖維的豆類和粗糧。
(3)牛奶已進入家庭的早餐桌,這是健康的行動之一,但高血脂者從預防高脂血症角度講,宜多吃脫脂、低脂牛奶奶粉,不吃全脂奶及奶油。
(4)少吃甜食。
(5)不飲酒,強調此點是因為酒精能刺激體內脂肪組織的脂解作用,降低了脂蛋白脂酶的活力。
(6)水果宜選擇柚子、酸棗、香蕉、柑橘、山楂等。
(7)飲食調控為主,還要伴以經常性體育鍛煉。
(8)肥胖者必須減肥。
專家忠告
由於高脂血症為冠心病危險因素之一,故除定期檢查血脂外,應每半年或一年要做一次眼底及心電圖等有關檢查。
3.對老年糖尿病防治的“四個一點兒”
糖尿病既是一種人人皆知的古老疾病(中醫稱為消渴病),又是一種發病人數劇增的現代文明病。在所有現代文明病中,如果從人群發病速度上看,糖尿病居於首位。
糖尿病,顧名思義,為尿中有糖。英文簡稱DM,即甜性多尿之意。
在確定對糖尿病的Ⅰ級預防措施時,專家們形象地提出了“四個一點兒”的切實可行辦法,即“多懂點兒(懂得糖尿病防治知識)、少吃點兒、勤動點兒及放鬆點兒(精神上放鬆)。這看上去也許很不起眼的“四個一點兒”,卻是國際上公認的預防措施。
(1)多懂點兒:①要懂得糖尿病發病高峰和危險期往往是一個國家由貧窮走向富裕的階段。當前我國正值此階段,從而樹立高度的防範意識;②要懂得Ⅱ型糖尿病病人症狀很不典型,極易被醫生誤診和病人忽視,從而延誤治療使病情加重,對此應提高對糖尿病的警惕性,定期通過體檢測量血糖;③懂得糖尿病一些常見的並發症,有時這些並發症可能是首發症狀,如一位經常感染而不見好的病人一檢查血糖原來是糖尿病所致,從而對有些症狀出現時要想到是否為糖尿病,做到及時就醫;④要懂得哪些人易患糖尿病(如肥胖者、曾有過高血糖或尿糖陽性者、生過4公斤以上巨大胎兒的女士、嗜煙酒者等),對照自己的情況,決定所采用的預防辦法;⑤最後還要懂得,本病的遺傳因素(遺傳傾向)隻是它的易感性,重要的是不良生活方式起決定作用,從而樹立現代預防觀和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2)少吃點兒:總的要求是每天減少攝入的熱量,不要大吃大喝,尤其要控製糖、脂肪的攝入量。
(3)勤動點兒:宜增加體力活動時間和運動量。運動可使血糖和血脂被利用。這對肥胖者尤為重要。運動還可防止糖尿病的姐妹病——冠心病,並能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
(4)放鬆點兒:主要指心理健康,力求做到開朗、豁達、樂觀,避免過度精神緊張、勞累。
此外,還要減輕肥胖,控製體重,戒煙、酒等。
專家忠告
糖尿病人鍛煉時應注意量力而行,不宜空腹和藥物作用高潮時進行鍛煉,以免引起血糖反應,鍛煉時間在早、午飯後一小時為宜。
4.老年胃病患者的生活輔療
胃是最易受傷的部位之一,尤其是不正當的飲食,常常是導致胃病的始作俑者,所以胃病患者在生活輔療中一般都是從改變飲食方式,提高飲食質量開始的。
胃病的生活輔療中,飲食療法占有很大的比例,但也不能忽視運動的益處。其主要生活輔療應從下麵10個方麵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