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百歲壽星的奧秘,是此書的根本宗旨。奧秘在什麼地方?本章將揭開這一謎底。
我們通過對近100位百歲壽星的工作、生活、飲食、愛好等特點進行了分析研究。古今中外,凡是活過了百歲以上的壽星,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淡薄名利,心胸寬闊,心情舒暢,與人為善。最後得出初步的結論:
人要長壽首先從心理健康開始。
書中很多事例證明了這一點。如腦科學證明:當人們在心情舒暢的時候,大腦深處的中樞神經末梢,會分泌一種——腦內啡肽。它既可以激發免疫係統的細胞,也可以調節內分泌係統平衡;既可以不斷地消除體內處於萌芽狀態的“病毒”,也可以抑製癌細胞的產生與擴散。真可謂“心情舒暢”是人們健康長壽的一付靈丹妙藥。相反,當人們心情不舒暢的時候,它就會分泌出過量的腎上腺素,使心腦血管強烈收縮、內髒生理發生“故障”、免疫功能急劇下降,從而引發消化係統、心腦血管、惡性腫瘤等—係列疾病。真可謂是一劑縮短壽命的鴆毒。
美國著名生理學家愛爾馬曾經重點研究了人的心理狀態(也就是人的情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他把一支支玻璃試管插在有冰有水的容器裏,然後收集人們在不同情緒狀況下的“氣水”。愛爾馬把人生氣時呼出的氣變成的水稱之為“生氣水”,然後將“生氣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幾分鍾後,大白鼠死了。1984年,英國學者也曾報道,好生悶氣者淋巴細胞功能減退,免疫力下降。通過一係列試驗,證明動物在生氣時體內會分泌毒素。為此,愛爾馬告誡人們:千萬不要生氣,極度的情緒萬萬不能在心裏積壓過久,久了會出麻煩。
為了得到更多的依據,我又重溫了反映近似於現代城市生活方式的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對書中一些典型人物的命運進行了分析,發現很多例子與上述觀點相同。如林黛玉多愁善感、以淚洗麵,致使生命的秋天來得太早;而劉姥姥笑口常開、與世無爭,活到一百多歲。王熙鳳爭強好勝、心裏壓力過重,28歲就提前告別了人生美好的春天;而賈母大膽放權、自找樂趣,年過八十。這些人都在一個大院裏生活,但結局大不一樣,為什麼呢?結論很明顯:也就是與各自的心情有關。
為了找到更充分的證據,我們對動物界中壽命最長的海龜進行了分析。前幾年福建沿海漁民打魚撈到一隻1100多歲的海龜,把它放入福州西湖海洋世界裏的飼養室。這裏原來就有四隻70多歲的小海龜,人們當心這“一老四少”會產生什麼矛盾。但經過幾個小時的適應以後,它們的氣氛變得融洽起來,相互尊老愛幼,老海龜任由小家夥圍著它轉,一點也不生氣,還顯出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人們總結,海龜的長壽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能與同伴和諧相處,互不爭鬥,自找休閑;二是有規律的活動,動作舒緩,什麼時候都慢慢來,從來不做劇烈的運動;三是飲食有度,不隨便張口,不亂吃東西,不暴飲暴食。簡單地說就是:不爭地位,飲食有度,合理運動,順其自然。然而凶惡饕餮的獵豹,在追殺獵物過程中,能屏住氣息急速奔跑20多分鍾,但由於超常規的劇烈運動,違反了正常的呼吸規律,加之飲食無度、狼吞虎咽、暴飲暴食,所以命短。從它們身上我們得到一個啟示:人類很多長壽者與海龜的特點十分相似,我們也可以進一步從這些動物身上取長補短。人類要長壽首先要和諧相處、心情舒暢、飲食有度、心態平衡、思想健康。這樣,我們的社會也就將會更加和諧,人們的心髒病、高血壓、精神分裂、癌症腫瘤等疾病也將會明顯減少,人類跨入百歲的步伐也就會大大加快。
通過反複的分析和總結,這裏除遺傳和社會環境外,健康長壽有以下四個最基本的方麵,而心理健康是首要的內容。
(1)心理:長壽者,絕大多數性格開朗,樹立起強烈的自我保健意識,心理平衡,豁達樂觀地對待生活;
(2)飲食:長壽者,飲食結構大都為低熱量、低脂肪,低動物蛋白,多蔬菜水果;
(3)運動:長壽者,大都常年參加體育鍛煉,而其中步行則成為最佳的運動方式;
(4)醫療:長壽者,講究科學,注重衛生,對待疾病以預防為主,做到防治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