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接納了天地之氣而生的,氣聚而成形,所以形體就是生命的居處,而氣則是生命的本源。如果沒有氣,也就沒有生命;但若沒有了形體,則氣無所依而分散。可見形與氣是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如果二者在某些方麵有所偏勝,體態就會出現異常。
形容望法的要點有八個:一動,二靜,三強,四弱,五俯,六仰,七屈,八伸。結合這八個方麵進行綜合考察,即使在行走或坐臥之際,動作或休止之時,說話或沉默之間,都超不出這個範圍。
形容的觀察方法,如果按表裏來分,就是動、強、仰、伸,都在表;靜、弱、俯、屈,都在裏。這是形容的表裏分法。如果按陰陽來分,就是動、強、仰、伸,都屬陽;靜、弱、俯、屈,都屬陰。這是形容的陰陽分法。如果按寒熱來分,則在表屬陽的多熱,在裏屬陰的多寒。這是形容的寒熱分法。如果按虛實來分,就是屬陽的多實,屬陰的多虛。陽的規律常常充滿、運動,多表現為實的特征;陰的規律常常內守、安靜,多表現為不足的特征。這是形容的虛實分法。
如果把表裏、陰陽、寒熱、虛實這八個方麵結合起來看,就是動靜之中各有俯仰,強弱之中各有屈伸,而變化無窮;如果將動靜、強弱、俯仰、屈伸這八個方麵結合起來看,就是表裏之中各有寒熱,陰陽之中各有虛實,而變化也無窮。何況動靜交替,相互補充;強弱之間,相互依存;俯仰屈伸,相互聯係。所以,如果能夠達到相對平衡,即使有上述八個方麵的變化,也不算是有病;如果不能達到相對平衡,則此八種變化就都算是有病。
然而,這種平衡如果不結合個體考察,就難以判斷是否為有病。因為天時有寒暑,人體有陰陽;身體有勞逸,年歲有老少;寒冷時,身體會蜷縮,炎熱時,身體會伸展;陰氣盛多俯屈,陽氣盛多仰伸;經常鍛煉的,身體就強壯,安逸懶惰的,身體就虛弱;年輕人多喜動,老年人多喜靜。更何況老少、勞逸、陰陽、寒暑又有動靜強弱、俯仰屈伸的不同呢!
因此,隻有掌握了天時的寒暑、人身的陰陽、身體的勞逸、年歲的老少的正常規律,才能以常衡變,依據症候去了解病情。否則就會將常態誤認為病態,或者將病態誤認為常態。不知道事情的關鍵,又怎麼能夠正確地處理呢?又怎麼不弄顛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