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0章 身容四法提綱(1 / 1)

診病的時候,已經觀察了形貌和坐臥姿態,但還有並不局限於行走坐臥,很難列入俯仰屈伸的診斷方法。屈指數來,這種方法的要點有四,即幾幾、振振、戰和栗。

幾幾是什麼呢?所謂幾幾,就是項背部僵硬不柔和、俯仰不能自如,就像羽翼未豐的小鳥,展翅想飛卻飛不起來。振振是什麼呢?所謂振振,就是像受到驚嚇般,身體不由自主地輕微顫抖而不能停止。戰,就是身體不由自主地顫動、振搖。振與戰相似,都是身體的異常抖動,但振抖動得較輕,戰抖動得較重。栗,即戰栗,是心中戰抖。栗和戰的不同處是,戰表現在外,栗體現在內。

它們代表的病症是:幾幾,是太陽病實證。嚴重的,項背部會因俯仰不能自如而不能臥床。振振,是陽氣虛,嚴重的,會站立不穩,想要跌倒。身體不由自主地顫動的,是本來正氣不足,再加上邪氣從外入侵,正氣奮起抗邪,如果正氣戰勝了邪氣,病就會順勢而解。心中戰抖的稱為栗,是正氣更虛的表現。因為正氣無力與邪氣抗爭,邪氣直接入侵體內髒腑,正氣不勝邪氣,則病勢就逆而難治。而且,幾幾,是太陽病實證,分為有汗和無汗兩種情況;振振,是太陽病虛證,分為汗前與汗後兩種情況;戰在外,屬於太陽病的範疇,如果身體溫暖而出汗,說明邪氣已經消退了;栗在內,屬於少陰病的範疇,如果全身發寒、四肢冰冷,說明邪氣已經侵入體內了。

在診病的時候,雖然要分別觀察,以審察病症的常態,但也還必須把症狀綜合起來考慮,這樣才能掌握其中的變化。所以,不知道診斷方法的,或者知道診斷方法,但卻拘泥於法的,或者知道診斷方法而不依其法的,都不可以行醫。《素問·五髒生成》說:“在診斷中,如果能夠做到把氣色與脈搏結合起來分析,就萬無一失了。”這確實是能治病的方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