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相遇一生(1)(1 / 3)

忘記羞澀

典雅的臉龐,纖弱的外表,黑色的頭發,以及飄忽不定的性格,這些元素集結在一起,構成了烏娜·奧尼爾的十六歲。她幾乎是二十世紀最美麗的女人的代名詞,她的美麗除了肉眼可觀的神秘的麵貌,更多的來源於羞澀,她的羞澀無可複加。當她走入一個人聲鼎沸的房間時,房間裏的人會馬上停止交談,深情地凝視她,像憐愛一件易碎的中國陶瓷。而走入房間對她來說,更需要足夠的勇氣,因為她是羞澀的,她的羞澀無可複加。

1942年初,當後來以一部《麥田裏的守望者》影響了一代美國青年的作家塞林格被好友帶領著第一次去拜見烏娜·奧尼爾和她的母親,被烏娜深深地吸引一點也不奇怪。在未來的幾十年裏,人們談到烏娜,還總將她和傑奎琳(肯尼迪的妻子)相比。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烏娜擁有著一個在塞林格眼中偉大的父親——尤金·奧尼爾。193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為尤金·奧尼爾帶來了極高的聲譽。烏娜是他和艾格尼絲短命的婚姻的產物。

他和烏娜很快開始約會,在曼哈頓的各個角落留下他們甜蜜的身影。塞林格對於愛情沒有太多的經驗,卻有著獨特的認識:真正相愛的人是不可能在一起的。這種隔離感和悲劇美讓他和烏娜·奧尼爾一開始就沒有了方向,塞林格謀求去參軍,珍珠港的炮火將每一個美國人都不可避免地拖入戰爭時,他終於如願以償。在塞林格的心裏,遠離不過是為了更好地相愛,在烏娜·奧尼爾的心裏,遠離不過就是遠離。

這段戀情單純得可笑,也短暫得可笑。烏娜·奧尼爾離開了曼哈頓來到了紐約,她第一次見到喜劇之王——查理·卓別林。那一年,烏娜17歲,查理·卓別林53歲。卓別林後來回憶他第一次見到烏娜·奧尼爾的情景:“我發現她真是一個光彩照人的美人,魅力藏而不露,溫柔可親,這是最惹人喜愛的。”他們進行了長久的談話,一下子雙雙跌入愛河。

這段愛情一開始就陰雲密布。烏娜·奧尼爾的父親尤金·奧尼爾盡管自己的生活混亂得一塌糊塗,但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女兒也嫁給一個混亂的人。查理·卓別林的生活也規律不到哪裏去,他的身邊美女如雲,在烏娜·奧尼爾之前他已經有過了三次婚姻,在和烏娜·奧尼爾墜入情網時,他的緋聞也沒有間斷。

在所有的麻煩都清理完畢之後,烏娜·奧尼爾和查理·卓別林結了婚。他們的婚禮上了全球報紙的首要位置,塞林格和別人一樣,在報紙上看到了他們結婚的照片,怒火中燒的塞林格在其隨後創作的小說中,狠狠地羞辱了卓別林:他就是那麼一個小個子,永遠被大個子追,永遠也追不上女人。讓塞林格不能釋懷的是,就是這樣一個小個子,追去了他的女人。

烏娜的到來使得卓別林開始擁有一種從前不曾有過的安定感覺和幸福生活。查理·卓別林,銀幕上的喜劇之王,生活中的浪子,他用一生的時間在消除貧窮投給他的心靈的陰影,“饑寒與窮困給人的羞辱,可能更會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父母的過早離異,母親的精神病發作,讓卓別林天才的搞笑下麵埋藏著深深的恐懼。此種恐懼隻能靠一部接一部的作品和一個又一個不同麵孔的女人來消解。

在他真正悲傷無助的時候,也許隻有烏娜才能療治他的傷痛,一個事實是:在卓別林和烏娜結婚之後,卓別林一改平日作風,開始了腳踏實地的生活,在別人一片不看好中,這次婚姻以足夠長的時間延續下去,直到卓別林的死亡。許多人感慨卓別林和烏娜著名的老少配,卻不知他們經曆了多少的波折,世俗的目光,彼此生活習性的改變,父女反目,政治的重壓。卓別林夫人這個稱謂,讓烏娜成熟與堅強起來,共同經曆的苦難將倆人牢牢地捆在一起。

1952年,正在外演出的卓別林被美國政府驅逐出境,罪名是親共。他們在歐洲流亡,不久後,在瑞士的德班堡威衛小鎮永久定居。在卓別林的努力下,烏娜回到加利福尼亞,按照丈夫的主意,她將所有的銀行存款換成支票,再將支票縫進大衣的夾層裏。烏娜就是身穿這件大衣,躲過了海關的檢查。回到威衛小鎮,她將夾層中的支票存入瑞士銀行。假設在此過程中,她有絲毫的猶豫遲疑,卓別林的一大筆財產就會丟失。完成這一切之後,烏娜放棄了美國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