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籌股需要去偽存真
金融
作者:皮海洲
就當下的藍籌股行情來說,雖然說藍籌股構成了行情的主線,行情的發展受藍籌股影響甚大,但它顯然還不能認為是投資者的自覺選擇,更不是A股市場走向成熟的標誌。
最近的股市在藍籌股的護航下出現了一波強勁上漲的走勢。這波行情也因此被稱為是藍籌股行情,藍籌股成為這波行情的主角。這波行情同時也被稱為是藍籌股的價值回歸行情。
這波藍籌股行情的出現是管理層所樂意看到的。因為這種藍籌股行情所體現出來的是價值投資的理念,這正是管理層所倡導的。尤其是在2012年的時候,當時的證監會主要領導同誌為了倡導價值投資理念,還親自出馬,鼓勵投資者購買藍籌股,表示“藍籌股具有罕見的投資價值”。
管理層之所以樂意看到藍籌股行情的出現,之所以倡導價值投資的理念,這顯然跟中國股市的發展有關。因為從目前中國股市的現狀來看,基本上還是一個投機盛行的市場。也正因為投機占據了中國股市的主流,從而導致垃圾公司與問題公司在中國股市受到追捧,股市優勝劣汰的資源配置功能因此得不到發揮,概念炒作成為中國股市的最大特色。中國股市也因此始終難以走向成熟,市場的投資風險也因此而大增。要告別這種投機市,要讓股市成熟起來,就必須倡導價值投資理念,讓藍籌股成為投資者的首選。
不過,就當下的藍籌股行情來說,雖然說藍籌股構成了行情的主線,行情的發展受藍籌股影響甚大,但它顯然還不能認為是投資者的自覺選擇,更不是A股市場走向成熟的標誌。實際上,這波藍籌股行情仍然烙下了市場投機炒作的烙印。這波藍籌股行情之所以興起,與即將推出的滬港通存在很大關聯。
根據今年4月10日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發布的聯合公告,連接滬市與香港股市的互聯互通正式得以批準。A股市場的投資者因此可以憑借港股通投資香港市場上的恒生綜合大盤股指數、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分股以及同時在滬港上市的A+H股。而香港投資者可以通過滬股通投資上證180與上證380的成分股,以及在上交所上市的A+H股。聯合公告給予滬港通正式啟動的準備時間是6個月。
而正是基於滬港通推出的預期,隨著滬港通各項準備工作的就緒,A股市場因此展開了對藍籌股的炒作行情。因為從AH股的比價來看,目前A股市場上以銀行股為代表的一批藍籌股,其A股股價較之於H股明顯處於折價狀態,這種狀況體現出A股市場藍籌股的投資價值所在。因此,隨著滬港通的臨近,這些藍籌股逐步受到市場資金的追捧,藍籌股行情因此而展開。所以,當前的這波藍籌股行情是在滬港通這種特定的市場背景下出現的,它還不能認為是A股市場投資者走向成熟的標誌,在一定程度上它還是對滬港通題材的一種炒作。
也正因為表現為對滬港通題材的一種炒作,所以投資者不難看到在目前的藍籌股行情中,市場對藍籌股的炒作表現為一種魚龍混雜。藍籌股行情甚至演變成了對傳統的“五朵金花”的炒作,不僅“煤飛色舞”,甚至就連鋼鐵股也在這波藍籌股行情中“翩翩起舞”。雖然說煤炭、有色、鋼鐵曾經都是藍籌股中的重要一員,但如今這些行業的上市公司股票除了保持有“大盤”的本色之外,公司業績已大不如從前,不少公司已經業績虧損或在虧損的邊緣掙紮,這些公司顯然不再是“大盤藍籌股”了,而是蛻變成了“大盤績差股”。市場對這些股票的炒作仍然是A股市場傳統的投機炒作範疇,與滬港通沒有實質性的聯係。
所以對於時下的藍籌股行情,投資者同樣需要去偽存真,對“大盤績差股”的炒作保持一份警惕。投資者有必要讓自己成為滬港通推出的受益者,而不是成為滬港通推出的買單人。畢竟香港的投資者比A股市場的投資者成熟得多、理性得多,他們不會對“大盤績差股”的炒作買單。而這種“大盤績差股”炒作所帶來的投資風險隻會留給A股市場投資者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