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楚自己的愛好。人隻要有兩三種確實可以使自己身心得到放鬆的愛好,一般工作帶來的緊張也就沒那麼可怕了。可是,很多人在學校裏隻學會了如何努力,卻沒學會放鬆和休閑。現在就要找找自己與生俱來的興趣愛好。
(2)工作中發揮自己特長。在工作中要發現並接納自己的局限性,幹好自己本職,比如自己是技術人員,不擅長人事協調,那麼就不要攬人事方麵的事。學會在工作中對一些工作“不反應”,工作壓力才能更少地落在自己身上。
(3)生活與工作的協調。很多人感覺到累,感覺到壓力不是因為工作本身,而是結婚生子等生活中的瑣事,在工作的同時還要照顧家庭和年幼的孩子,這種角色轉變對於一些人來說是很困難的。所以很好地協調家庭與工作的關係,是緩解壓力的一個重要方麵,因為生活本身就是紛繁複雜的。
4.保持心態良好和心情快樂
心理健康狀態與疾病的發生、發展,與家庭、社會、事業都有不可分割的聯係。而快樂是通往心靈安詳的要道。精神樂觀是治療各種疾病的無形妙藥。
一個精神充實,生活充滿快樂的人必然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而心理健康即是生理健康的重要保證,也是人類健康的最終標準。
醫學家們認為,樂觀、開朗、愉快、喜悅的情緒,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功能和整個神經係統的張力,促使皮質激素與腦啡肽類物質的分泌,使機體抗病能力大大增強,並能極大地活躍體內的免疫係統,從而有利於防病治病。相反當感覺“不痛快”的時候,內啡肽和副腎皮質荷爾蒙都分泌不出來,變成其他物質。
快樂使人健康,快樂使人長壽,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快樂屬於每一個人自己,生活處境、生活狀況相同的人,樂觀主義者往往健康無恙,即使有時患病,也容易不藥自愈。
盡管人類的疾病千奇百怪,盡管醫生開出的處方千差萬別,然而,隻有快樂才是人類尋求健康的通用大處方。
5.堅持規律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有規律的生活方式,具體來說就是:
(1)早晨醒來不要急於起床,先在床上仰臥,活動一下四肢和頭頸部,使四肢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複適當張力,以適應起床時的體位變化,避免引起頭暈。然後慢慢坐起,稍活動幾次上肢,再下床活動,這樣血壓不會有大的波動。溫水洗漱後,飲白開水一杯,衝洗胃腸,降低血液黏稠度,通暢血循環,降低血壓。
(2)中午小睡,即使睡不著,也應閉目養神。
(3)晚上按時就寢,睡前溫水泡腳,然後按摩雙足及雙下肢,促進血液循環。
6.注意三餐營養、戒煙限酒
要想有效預防高血壓,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飲食,戒除一些不良的嗜好。
(1)飲食上應遵守“三低”原則,即低鹽、低脂、低熱量,並注意飲食結構的合理搭配。
(2)飲食不宜過飽、過快。
(3)戒除不良嗜好,如煙、酒等。
(4)改變飲食“口重”的習慣,減少鹽的攝入量。
(5)多進食一些具有天然降壓作用的食品,如牛奶、香菇、生薑、甲魚等。
7.不要熬夜
專家研究表明,人體有一個生物鍾,在不同的時段裏,它都會自行地調適自己,比如:
晚上9~11點為免疫係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
晚間11~淩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淩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
半夜至淩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必須熟睡,不宜熬夜。
淩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用止咳藥,以免抑製廢積物的排除)。
淩晨5~7點,大腸的排毒,應上廁所排便。
淩晨7~9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吃都比不吃好。
由此可見,要盡量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不要熬夜,休息充足,使自己身體得到很好的調適。要想預防疾病,維護健康,就不要再熬夜了。
8.避免過多攝入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
所有含油量高的和油炸過的食物都屬於高脂肪食物。油的成分就是各種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一般的高脂肪量指的是高膽固醇含量,這是一種飽和脂肪酸,對身體有害,各種老年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等都與它的含量過高有關。
不飽和脂肪酸則是人體所必需的,是供給大腦營養的,植物中含有的都是不飽和脂肪酸。核桃、芝麻所含不飽和脂肪酸較高,不屬於一般意義上的高脂肪類。
五、兒童時期就要預防高血壓
健康提示:近年來,兒童患高血壓病的人數呈增加趨勢。研究還發現,成年人高血壓患者在其兒童時期已存在患高血壓的高危因素。因此,在兒童時期就要預防高血壓病。
近年來,兒童患高血壓病的人數呈增加趨勢。研究還發現,成年人高血壓患者在其兒童時期已存在患高血壓的高危因素,如肥胖、不健康飲食等,尤其當6~9歲兒童血壓大於等於122/78mmHg,10~12歲兒童血壓大於等於126/82mmHg,其成年後患高血壓的概率會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