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2 / 2)

“數字科學家”課程與教學設計

探究式學習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抓手。鑒於科學的形態在實物實驗與數學邏輯之後,出現了基於計算機手段的第三種形態——計算,筆者認為,探究式學習不僅存在於實驗教學之中,也存在於習題教學之中,還存在於信息技術教學之中,並據此提出了數據探究的概念。所謂數據探究,就是一種基於手機、數碼相機、網絡搜索引擎等信息技術的探究式學習。“數字科學家”課程與教學應該體現數據探究。

1.課程目標設計

根據“數字科學家”課程的概念,“數字科學家”課程目標的設定應該遵循:

1)經曆科學探究過程

2)掌握數據探究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3)體會科學思想與方法

4)體驗數據交流與傳播的價值

5)養成數據探究的意識和習慣

2.課程內容設計

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和不同的教學條件,可以開發出不同的“數字科學家”課程內容。比如筆者已經開發出了小學高年級的“數字科學家”課程。

3.教學模式

根據“數字科學家”課程目標,筆者設計與試驗了一種“數字科學家”教學模式。

需要說明的是。

“數碼探科學比賽”助力“數字科學家”課程

考慮到目前教育信息化的現狀,特別是考慮到“數字鴻溝”現象的存在,筆者設計了一種“數字科學家”課程的推廣方案,即所謂“數字科學家計劃(E-scientist Project,ESP)”。該方案的要點是在開設“數字科學家”課程的同時舉辦“數碼探科學”比賽。學生在課程結束時提交一個體現數據探究理念、具備科學探究過程的數碼探究故事作品。作品的呈現方式可以是PPT形式,也可以是數碼視頻形式。“數字科學家”課程與“數碼探科學”比賽相輔相成,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動力。

如今,依托“數字科學家”課程,我們已經在北京東城區少年科學研究院成功地舉辦了兩屆“數碼探科學”比賽。大賽選題麵廣泛,比賽過程中學生、家長和輔導老師熱情高漲,享受著自由探索的樂趣;參賽題材廣泛,產生了一大批運用數碼設備研究科學問題的優秀案例。表2給出了第一屆一等獎獲獎同學的作品名稱,從中可以看出“數字科學家計劃”的成功實施。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數字科學家計劃”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和老師的數據探究能力,還帶動提高了部分家長的數碼探究意識和能力。家長們在總結中寫下了感言:“為素質教育點個讚”“小實驗,大道理”“與孩子一同成長,幸福並快樂著”“嚴謹與細致的開始”“放手、陪伴與信任的力量”“科學不再遙遠”……

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先生在首屆“數碼探科學”比賽的頒獎儀式上,看到獲獎學生們的作品展示之後,熱情洋溢地稱讚這些“小小數字科學家”們在數碼探究過程中有模有樣,對“數碼探科學”比賽和“數字科學家”課程給予了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