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Scratch工作坊教學 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玩中學
作者:居曉波
開展Scratch工作坊教學的背景
Scratch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專門為兒童設計的一款編程軟件。2012年11月LEAD科藝活動組委會、上海市黃浦區教育局與麻省理工學院、香港青年協會攜手開創一項新的教育推廣計劃——LEAD科藝活動,學生通過參加高端的現代科藝活動發展創新思維、提高實踐能力。
“教然後知困”。當時上海的學校還未開設Scratch課程,作為先期的探索者,我心存疑問:“如何在學校開展Scratch活動?以何種形式開設Scratch課程?學生會對Scratch感興趣嗎?如何解決教材和教學資源的問題?”教師團隊在教研活動時采用了工作坊的形式,收效甚佳。實踐體驗過程中,團隊溝通和合作的藝術可以作為開展實際教學的參照和原型,把個人與團隊結合起來,動腦與動手相結合,再根據學生的需求加以改良,形成適合學生特點的學習活動組織形式和評價方式。由此我開展了Scratch工作坊教學的嚐試,師生通過團隊合作,共同成長。
工作坊模式較早出現在心理學、教育學領域。建構主義理論和庫爾特·勒溫的團體動力學理論等為其提供了理論基礎。工作坊通過成員合作參與團體活動,在最近發展區建構學習。德裔美國心理學家庫爾特·勒溫將格式塔心理學原理應用於研究團體社會行為,提出團體動力學理論。他指出“團體中每位成員之間都會有彼此交互影響的作用”,他認為團體中每一成員都具有交互依存的動力。在工作坊教學中,主題討論、實踐協作和經驗分享三個環節有機結合在一起,診斷問題,總結解決方案,在此基礎上積澱反思,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促進教學相長。
Scratch工作坊教學實踐過程
工作坊教學采用團隊合作、實踐體驗的形式,教師作為工作坊的一員,是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在師生互動中共同學習。工作坊成員們使用Scratch軟件創作故事作品,每名小組成員承擔小組故事劇本的一部分(像繪製四格漫畫一樣,每人完成一格),然後組合成小組的動畫作品。組長負責統籌、協調,成員們共同創作、討論故事大綱,分解成若幹模塊。每位組員在總大綱的前提下,自主創作相關子模塊。當組員們播放合力完成的故事動畫時,臉上露出了童稚的笑容,還不時地品評作品。學生要介紹自己的團隊組成、創作過程、設計思路、原創內容說明等,從技術、情節、造型、主題、音樂、合作、界麵、創意、原創、改編等方麵多維度展示和交流。
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會不時遇到新的疑惑和困難,這些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瓶頸恰是稍縱即逝的教學時機。教師需要順勢而導,引發學生思考,調動其解決學習難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這樣的師生互動,教師增強了尋找和捕捉學習契機的靈活機動性,學生也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有學生提出:“目前的Scratch 14版本無法直接轉換成一些通用格式,Scratch作品文件無法與其他軟件兼容,怎樣解決.sb格式文件兼容性的問題?”雖然在稍後發布的軟件升級版Scratch 20版本中將解決軟件格式的問題,但現在如何解決軟件格式帶來的不便呢?我並未直接給出對策,而是在網絡學習平台的“疑難問答”板塊中提出這個問題,號召大家群策群力,尋求良方。師生、生生在對話交流中,提出疑問、討論分享,運用思維導圖等工具來激發靈感、增長知識和技能。根據責任分工,學生們記錄研討的問題列表、小結討論日誌、歸納方案對策,這樣既可以分析學生個人的心得收獲,又可以綜合呈現群體的建議和方案。可喜的是,在論壇交流中,有的學生找到並分享了一種格式轉換軟件,將Scratch的.sb格式文件轉換成.exe可執行文件,在Scratch 2.0版本正式推出前初步解決了軟件格式不兼容的問題。
教師不能簡單地“喂食”,而是要引導學生自己去“覓食”。教師引發和啟迪學生思索,成為學習的促進者、啟發者;學生則增強了突破難點的能力,開拓了思維,培養了科學嚴謹的研究精神。學生初期的新鮮感淡化後,對Scratch感興趣程度出現了下降的現象,女生的參與熱情相對男生稍遜。如何克服學習的倦怠感,怎樣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情分析的基礎上初步形成解決上述問題的設想方案——應用Scratch擴展設備增加程序作品的可玩性,為了驗證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進一步開展了工作坊的合作實踐活動。
Scratch board中有聲音感應部件、光線感應部件、滑杆等,在實踐活動時把它們和電腦相連,在程序設計中加入聲音、光線、位置等元素,作品的觀賞性、趣味性大大提高。根據Scratch board感應到的聲音大小,作品舞台中的角色會改變大小。隨著光線的強弱,角色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操縱Scratch board上的滑杆可以控製角色的運動路線。在工作坊的製作現場,師生們忽強忽弱地鼓掌、抑揚頓挫地哼唱著歌曲,來改變電腦屏幕上Scratch作品裏的小球的大小。看著小球隨著自己的掌聲、歌聲的高低變得忽大忽小,大家樂不可支,工作坊裏一片歡騰熱鬧的景象。加入了Scratch擴展設備後,軟件的體驗樂趣大大提高,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接下來的“我最喜愛的遊戲”環節,不少女生推薦了音樂類遊戲,由此根據課前的彈性預設,結合活動中的動態生成,開展“my piano”活動。Scratch程序模擬鋼琴彈奏出美妙的旋律,使用聲效元素增強作品的音樂性,增強故事作品的可欣賞性,提高了女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