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 語
未來十年,隨著中國在兩極化趨勢中的一極地位日益顯著,中美結構性矛盾將進入一個有激化危險的時期。到2023年,中國的對外戰略將完成從地區大國戰略向全球性大國戰略的轉型。其第一個特征將是增強對外戰略的主動性,外交策略將從應對型轉變為塑造型。第二個特征將會是引領性增強,中國將承擔更多的國際安全責任,提倡新型國際規範,推動全球性國際合作。第三個特征將會是中國對外戰略表現為政治導向型,注重提高國際戰略信譽,並可能恢複結盟原則。
世界中心向東亞轉移,將促使中國對不同地區做出不同的戰略選擇。身處東亞地區,中國將需要以東亞為核心戰略競爭區,對東亞政策需要依據友好程度將國家進行分類,結盟友邦,團結中立者,孤立敵手;通過劃分敵友,拓展戰略合作對象。為了建設安全的大後方,中國將把俄羅斯、中亞和南亞作為戰略緩衝區,依靠上合組織深化戰略合作關係,開展南亞次區域經濟合作並穩固戰略關係,從而減小崛起過程中的國際體係壓力。由於中國與歐美大國戰略利益矛盾大於共同利益,因此中國需要將歐洲和北美視為戰略衝突預防區,防止利益衝突激化和升級。在歐洲,中國需要培育重點友好國家,以確保歐盟的中立。非洲、拉美和中東遠離中國,沒有重大戰略利益衝突也缺乏重大共同利益,因此為戰略對象團結區。對非洲政策需要采取政治導向,對拉美政策需要側重地區大國,對中東政策需要堅持經濟導向。對北美洲和大洋洲的政策應分別側重美國和澳大利亞。未來十年,由於地區內部衝突加劇將是一種主流趨勢,因此中國的地區戰略將需要以雙邊為主、多邊為輔。
在兩極國際格局中,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無法避免,因此中國雙邊政策的重點依然是對美政策。對美政策的核心將是確保和平競賽,外交競爭的核心是爭取更多和更高質量的戰略友好關係。對俄政策的目標將是深化戰略合作,爭取結盟。對日采取“接觸”政策,促使日本放棄對抗,在中美之間采取平衡立場。對德政策目標是把德國發展為戰略經濟合作夥伴,為此需要加強中德人權對話,以減少政治因素的負麵影響。對法政策需要尊重法國的國際地位,加強在全球事務上的協商,促使法國珍惜對華關係,確保法國在中美競爭中保持中立。對印度需要采取政經分離政策,從而促使印度不介入中美在東亞的戰略競爭。鑒於英國對外政策的中庸特點,中國的對英政策可無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