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趕在冬日前將十萬匹棉布送到遼東與蒙古俺答簽訂和議,緊趕慢趕,高翰文和李奇押著漕船終於在寒露以後霜降以前趕到了京師。在碼頭上將棉布就交割了戶部,便直奔裕王府。國事家事都要在這裏先稟告裕王和王妃。

王府的兩道側門都開了,張居正、馮保領著一應職事人等都在前院等著,世子愛熱鬧,聽說舅舅從江南來了,也粘著馮保等在這裏,因張居正在旁,心裏雀躍卻不敢鬧騰,被馮保牽著兩隻眼睜得大大的隻望著開著的側門,渾身零碎地動著,禁不住掐了馮保一把輕聲問道:“都聽到馬蹄聲了,舅舅他們怎麼還沒進來?”

馮保抱起了他,輕聲說道:“世子爺,咱們閉上眼數十下,他們就進來了。”

“十下沒進來,你就學狗叫。”世子忘了情這一聲說得便很大。

張居正的目光望過來了:“世子守禮。”

世子就怕他,立刻閉了嘴,臉色也難看了,暗中又狠狠地掐了馮保一把。

馮保三分疼裝出十分疼,齜牙咧嘴地裝作要把那副麵孔轉給張居正看,世子立刻鬆了手。

“到了!國舅爺他們到了!”王府門外傳來了驚喜的聲音。

張居正率先迎去,馮保抱著世子跟著迎去。

走在前麵的是李奇,緊跟著是高翰文,風塵在身,笑容在臉,二人首先向張居正見禮:“見過張大人。”

張居正也笑著:“一路辛苦。”

馮保抱著世子過來了,三人又一齊向世子見禮:“參見世子爺。”

世子見到李奇已顧不了許多,嚷著:“放我下來!”

馮保放下了世子,世子奔向李奇:“舅舅,答應我的東西忘了沒有?”

李奇笑得臉上綻花,蹲下來抱起世子:“答應世子爺的東西怎麼敢忘,裝了十幾箱呢。可有一樣最好的東西世子爺不能留著,過天須到宮裏去敬獻給皇爺爺。”

世子:“皇爺爺宮裏什麼最好的東西沒有?你可別隨便弄個東西讓我送進去,皇爺爺又不喜歡。”

李奇貼在他耳邊:“舅舅送給你這樣東西皇爺爺宮裏一準沒有,你敬獻上去,皇爺爺一定龍心大喜。”

世子:“到底是什麼東西?”

李奇大聲地:“先把那缸祥瑞抬進來!”

立刻便見左側門四個人抬著一口好大的鎏金銅缸小心翼翼地走了進來,再小心邁過門檻時銅缸裏的清水還是漾了些出來。

“慢些!慢些!”李奇顯著緊張大聲招呼著,“輕點放。”

銅缸抬進大院放下了,抬缸的力工立刻退了開去。

世子早就奇心雀躍了,李奇抱著他走近水缸,世子往水缸裏看,果然一驚。

——水缸裏趴著一隻有兩尺長,一尺還寬的大烏龜!

仔細望去,龜甲顯然已被擦拭過了,金黃閃亮,上麵顯出幾個隸書大字,依稀可辨,有些世子認得,有些世子認不得。

“好大!背上還有字!”世子驚喜地嚷道。

高翰文在一邊也笑著,告訴世子:“這上麵的字可有大學問,世子爺快請張師傅給你講講。”

世子望向了張居正。

張居正好像事先就知道有這個東西,先和高翰文會意地交流了一個眼神,接著徐徐走到了銅缸邊。

還有資格過去看的便是馮保,也走近了銅缸邊。

馮保看見那隻龜也覺驚奇,張居正的臉色卻立刻興奮肅穆起來。

那隻金甲大龜背上的字顯然是許多年前有人鐫刻上去的,字隨龜長,有方寸大小,仔細辨認,是“漢後元初年戊寅”七個隸書大字!

張居正出神地望著銅缸裏的神龜,陷入了沉思。

他不說話,世子隻好等著。這就有些饞煞那些站在院子裏的太監、宮女和職事人等,不知裏麵是何物。便都望著張居正,等他說出裏麵的“大學問”。

這件事譚綸和高翰文已在幾天前派急遞告訴了張居正。張居正立刻敏銳到一件埋藏在心底多時的謀劃有了一個最好的契機,漢文帝無為而治,史稱賢君,嘉靖二十多年不上朝,常常況比文帝以自慰。這時讓裕王將這隻祥瑞敬獻上去,對裕王繼位後推行大政將起到未雨綢繆的妙用。

“難得!確是祥瑞。”張居正終於開口了,但深層的意思眼下都不能說,隻好轉對世子簡單說道,“這隻神龜是漢文帝在位時放生的。漢文帝是賢君,皇爺爺也是賢君,世子將這個祥瑞獻上去皇爺爺一定歡喜。”

世子:“師傅,那這隻龜有多大了?”

張居正:“看龜甲上的字就知道。後元是漢文帝七年立的年號,戊寅是後元初年。這隻龜距今……”張居正略想了想,接著說道,“已經有一千七百三十年了!”

“活這麼長了!”世子驚歎道。

“虧得國舅爺、高老爺你們。”馮保跟著歎道,“哪兒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