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豬排骨中含蛋白質、脂肪、鈣、鐵、維生素等,有滋陰潤燥、潤腸胃、豐肌體、澤皮膚、利二便及止消渴和補肝益血的功能。每100克冬瓜含熱量37.66千焦、膳食纖維0.6克、蛋白質0.4克、碳水化合物1.8克,還含有無機鹽和維生素等,不含脂肪。唐代《食療本草》指出:“欲得肥者,勿食之為下氣,欲瘦小輕身者,食者甚健入。”清朝《本草備要》認為:冬瓜“利二便,消水腫”,具有利水的功效,經常食用能去除體內多餘的脂肪和水分。冬瓜與排骨同食,有利於增強體質並減少脂肪的攝入。
京者排骨
【原料】豬排骨325克、雞蛋1隻、蔥10克、薑末10克、醬油20毫升、紹酒15毫升、白糖50克、醋25毫升、麻油15毫升、麵粉50克、濕澱粉10克、花生油500毫升(實耗100毫升)。
【做法】
1.豬排骨剁成2.8厘米見方的小塊,加入紹酒5毫升、醬油5毫升浸漬一下,再磕入雞蛋1隻拌勻,加入麵粉漿起。
2.炒鍋置火上,注入花生油燒至六成熱,將排骨投入鍋內,用鐵勺撥散,炸透,用漏勺撈起,待油燒至八成熱時,再投入排骨複炸至酥脆,倒入漏勺瀝油。炒鍋複上火,放少許油,爆香蔥、薑末,加紹酒、醬油、白糖,再加入清水少許燒沸,用濕澱粉勾芡,加醋、麻油,倒入排骨,顛翻均勻,起鍋裝盤即成。
【功效】排骨能補充骨膠與鈣質,增加營養吸收。花生油中含有豐富的植物固醇,其中部分物質已被實驗證實具有預防心髒病及腸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功效。美國的營養學專家綜合評價認為,食用橄欖油可使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概率降低25%,食用花生油及花生製品可降低21%。這一結果顯示,花生油膳食、花生加花生醬膳食,幾乎同橄欖油膳食一樣,在防止心血管疾病方麵可發揮有效的作用,故高脂血症病人在製作佳肴時可多采用花生油烹飪。
八寶海參
【原料】水發海參400克、熟火腿25克、冬筍25克、熟蓮子25克、水發蹄筋50克、熟雞肉少許、荸薺50克、鹽適量、味精適量、蔥適量、薑適量、植物油適量、雞湯適量、濕澱粉適量。
【做法】
1.海參、蹄筋洗淨,切條。
2.冬筍、火腿、雞肉切片,荸薺切丁,蓮子去心。
3.炒鍋燒熱,用蔥、薑熗鍋,下海參稍炒,烹入雞湯,裝碗。
4.將雞湯、香菇、火腿等原料燴熟,倒在海參上蒸1小時後潷汁碼盤。
5.原汁加調料燒開,用濕澱粉勾芡,澆在海參上即成。
【功效】海參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食品。海參不僅是名菜,而且還被視為滋補食品,具有補腎益精、養血潤燥、降低膽固醇的功效,適用於身體虛弱、消瘦乏力、精血虧損、陽痿遺精、小便頻數、腸燥便秘等症,對高脂血症、高血壓、冠心病、病毒性肝炎病人及老年人都有一定益處。
蔥燒海參
【原料】水發嫩小海參1000克、大蔥105克、青蒜15克、薑未5克、薑汗27.5毫升、濕澱粉10克、雞湯700毫升、白糖27.5克、醬油12.5毫升、料酒15毫升、鹽2克、味精3.5克、蔥油50毫升、植物油適量。
【做法】
1.將水發海參洗淨,放涼水鍋中用旺火燒開,約煮5分鍾,瀝淨水分,再用300毫升雞湯煮軟並使其進味後瀝淨雞湯。將100克大蔥切成5厘米長的段,另5克切成末。
青蒜切成3.3厘米長的段。
2.炒鍋內注油,用旺火燒到八成熱時,下入蔥段,炸成黃色,撈在碗中,加入雞湯100毫升、料酒5毫升、薑汁2.5毫升、醬油2.5毫升、糖2.5克和味精1克,上屜用旺火蒸2分鍾取出,濾去湯汁,留下蔥段備用。
3.將鍋放在旺火上,注油燒到八成熱時,下入糖25克,炒成黃色,再下入蔥末、薑末、海參煸炒幾下,隨後下入料酒10毫升、雞湯300毫升、醬油10毫升、薑汁25毫升、鹽、蔥油20毫升和味精2.5克。待湯燒開後,用微火煨3分鍾,把湯汁收去一半,再改用旺火,用濕澱粉勾芡,使芡汁都掛在海參上,隨後倒入盤中。
4.將炒鍋放在旺火上,倒入蔥油30毫升,燒熱,下入青蒜段和蒸好的蔥段,略煸一下,撒在海參上即成。
【功效】海參味甘鹹性溫,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煙酸等,有補腎氣、益精血、潤腸燥的功能。《藥性通考》記載海參有“降火滋腎,通腸潤燥”的作用。大蔥有軟化血管、降低血脂的作用。經常食蔥的人,膽固醇可維持正常。因此,本道菜是高脂血症病人的理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