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靜脈拔針
在靜脈穿刺過程中形成了兩個穿刺點,即皮下、靜脈,它們之間有一定距離。應采用兩點連線式(順式)壓迫止血拔計法,以減少淤血,保護血管。
最後以上所有事項都必須建立在嚴格對藥品和液體的查對,嚴把一次性輸液器的質量關,嚴格無菌操作的基礎上。
5.調養老年人咳喘的家庭方法
咳喘病多發生有老年人群中,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呼吸係統出現結構老化,生理功能衰退,鼻咽腔、喉黏膜常因不同程度的萎縮而變薄,加溫、濕化氣體的功能減弱;支氣管柱狀上皮細胞發生萎縮,分泌物不易排出,導致細菌繁殖,發生感染。此時,如不注意治療調護常常遷延難愈,從而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有關專家指出,老年人咳喘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更應該注意自我調護:
(1)合理安排居室環境
咳喘病人一般都存在氣道高反應性,對於正常人無明顯影響的各種刺激均可誘發老年人咳喘。所以居室內要保持空氣新鮮、流通,室內無刺激性氣味。另外,室內要盡量減少可能致敏的物質,不鋪地毯,不放花草,避免陳舊被褥,不用羽絨製品。采用濕式掃除,以免室內塵土飛揚。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氣刺激。還應常備一些氣霧劑類的藥物以備應急之需。
(2)注意飲食調理
老年咳喘病人的飲食要清淡,易於消化,飲食不宜過飽、過甜、過鹹和過於油膩。特別是因胃——食管返流而致的咳喘病人,更應避免晚飯進食過多、過遲,一般應在進食3小時後入睡。咳喘病人不宜進食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洋蔥等,不宜飲用具有刺激}生的飲料如濃茶、咖啡、酒、可口可樂等。
(3)藥膳(食療)
亦藥亦膳,可在飲食的同時治療疾病。
杏仁粥:杏仁10克,粳米50克,冰糖10克共同煮成粥飲用。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蘇子粥:蘇子10克,粳米50~100克,煮粥,具有利膈消痰,降氣平喘的作用。
6.腳踝扭傷的處理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扭傷腳踝是特別常見的,然而,在扭傷足踝後,很多人都會以“理所當然”的方法處理:熱敷、擦跌打酒和不停的扭動患處,許多入以為這樣可以減輕痛楚和消腫,其實它們隻會令患處的情況更加嚴重。
錯誤處理方法
(1)在急性扭傷期間,熱敷不單不能減低痛楚,反而會加快腫脹及出血。利用熱敷方法去處理患處,不但沒有幫助,反而令血管受熱膨脹,加快血液的流動量,令足踝周圍的軟組織更易發炎。
(2)未經檢查,用跌打酒在腳踝患處用力按摩、搓揉是最大的禁忌。這種做法不但無法減低痛楚,反而容易加深傷勢。在未知道關節附近有否骨折、韌帶有否撕裂時,用力按摩患處有可能破壞關節周圍的組織,紅腫及出血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進一步加重創傷。
(3)在扭傷期間,大部分人都會利用伸曲運動,企圖令患處周圍的柔軟組織得到一定的鬆弛及舒緩。其實這種做法不但不能改善病情,同時亦會加重腫脹及疼痛的機會。當腳踝扭傷後,腳踝周圍或附近若出現紅腫或瘀血,即暗示腳踝關節周圍的韌帶及肌肉過分伸張,或韌帶及踝骨可能折斷及撕斷。若不立即穩定受傷的部位而繼續扭動關節,不但沒法改善情況,反而會令患處惡化,並加劇痛楚。
正確處理方法
(1)以休息為主,通過減少患處活動,讓受傷的部位得以靜止,有助減輕痛楚及減低受傷的程度。
(2)采用冰敷法,冰敷法(冰袋或冰塊)是一種最簡單及最有效的處理腫脹的方法。冰敷令血管收縮,減慢血液流往創傷部位的纖維組織,使患處部位麻木,達到止痛的效果。約10至15分鍾冰敷患處1次,急性期間則每2至3小時冰敷1次,反複進行數次。在冰敷前,建議利用1條毛巾包著冰袋或冰塊以免皮膚凍傷。
(3)采用壓迫法,利用彈}生繃帶包紮患處以控製腫脹及固定受傷部位,但不可過緊,以免導致血液循環出現障礙,令患處附近的組織壞死。
(4)采用高舉法,盡可能抬高受傷部位,以舒緩腫脹,並降低出血的機會。
最後,專家提醒如果采用上述的方法後,在48小時內不能控製病情,患者應盡快谘詢醫生,找出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