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保健按摩——綠色的健康方式(1)(3 / 3)

大家都知道,人的雙足不但承受身體的全部重量,而且在搬運、舉重等各種活動中還有許多額外的負荷,是人體中負擔最重的部位。人們往往隻知道雙腳的超負荷勞動與封閉性會使雙腳感染,染上像灰趾甲、腳氣、腳癬等疾病,卻很少知曉雙腳與全身的髒腑器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所以,獲得健康的最佳途徑就要從“護腳”做起。足部保健法在我國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內經》裏就有足部經絡學說和足部按摩的詳細記載。幾千年來,這種簡便、安全的保健方法一直為人們所鍾愛。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又發現了人體各器官在足部的反射區,這些反射區可預測全身疾病。

如今,足部按摩已成為人們日常保健的新時尚,足部保健服務也已形成了頗具規模的行業。雙足處於人體的最低位置,是末梢血液循環比較差、血液容易滯留的部位,所以在日常保健中,經常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環暢通,對保證全身的血運正常顯得非常重要,而足部按摩正是一種最佳的暢通足部血液循環的方法。另外,足部按摩還具有固養根氣、疏通經絡和調解神經的作用。通過對足部表麵施加壓力,還可以啟動機體的調節功能,激發各器官細胞潛能,增強免疫力。

最後,有關專家就這一現象提醒人們,一旦得了病,千萬不要盲目相信廣告宣傳,特別是非醫療機構在進行推拿、按摩、刮痧等活動時所使用的“中醫”、“醫療”、“治療”及疾病名稱等醫療專門術語更不能相信,因為足底按摩絕對不等於治療疾病。

4.學會自我推拿按摩

自我推拿,即指本人通過自己的雙手,運用推、拿、摩、按、揉、捶等簡單手法在自身體表經穴與特定部位進行推拿,以達到保健、養生及治療疾病的目的。自我推拿可以緩解一些病症,但如果是病症較嚴重者,還需就醫診治。

推拿前要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準確地選擇好經穴與部位,認真操作,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地進行,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推拿時,要求思想集中,心平氣和,意念隨手而行,達到“意”、“氣”、“行”相結合。

以下主要介紹一些常見疾病的自我推拿簡易方法:

視疲勞

視疲勞大多由於不適當地使用視力,如長時間地近距離視物,或在光線黯淡的情況下看書,造成視力過度疲勞,眼內睫狀肌痙攣及充血。推拿相應部位,能解除眼肌疲勞。

具體方法:(1)熨眼,用雙手掌相互摩擦至熱後,再置於眼部,重複10至20次。(2)按揉攢竹、睛明、四白穴各1分鍾。(3)刮眼眶,拇指按於兩側太陽穴上,其餘四指屈成弓狀,以食指第二指節內側麵自內而外,先上後下輪刮眼眶,酸脹為宜。

頭痛

頭痛可見於各種急慢性疾病過程中,發生的原因較複雜。推拿對偏頭痛、神經性頭痛、高血壓頭痛等有較好的效果。

具體方法:(1)分推前額,以食、中、無名指指麵,自眉間向前額兩側抹,30次左右。(2)按揉印堂、太陽、百會、風池、合穀穴各1分鍾。(3)雙手十指微曲,以十指端自前發際向腦後梳理30遍。(4)雙手十指展開,叩打頭部20次,用力適中。

失眠

對器質性病變引起的失眠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對非器質性失眠,早期采用自我推拿進行調節,具有安神寧誌之功,有助於病情的恢複。

具體方法:(1)仰臥床上,分推前額。(2)按揉太陽、百會、風池、安眠。

(3)摩腹,用手掌大魚際或掌根處按摩胃脘部,以舒適為度,約5分鍾。(4)按揉足三裏、三陰交穴。(5)用左(右)手掌小魚際側擦右(左)足掌心湧泉穴,擦至發熱。(6)作深呼吸運動20至30次,全身放鬆。

高血壓

高血壓常見症狀為頭暈、頭痛、頭脹、耳鳴、心悸、胸悶等,通過推拿可以達到降壓止痛、清腦醒目的作用。

具體方法:(1)分推前額,按揉印堂、太陽、風池。(2)抹橋弓,分別用手掌大魚際在對側頸部胸鎖乳突肌條狀區域自上而下抹動,動作輕柔,約20次。(3)摩腹。(4)按揉足三裏、三陰交、湧泉。(5)按揉曲池、合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