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
胃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經常發生疼痛為主症的病症。自我推拿適用於慢性胃炎、胃下垂等。
具體方法:(1)摩腹。(2)擦脅,以雙手掌緊貼兩側脅部,作前後往返擦動,發熱為度。(3)按揉脾俞、胃俞、足三裏、三陰交、內關、外關、合穀。
頸椎病
頸椎病常表現為頸項、肩胛部肌肉酸痛、板滯、上肢麻木。受寒或勞累後可使症狀加重,自我推拿治療頸椎病具有一定療效。
具體方法:(1)按揉頸椎兩側,拇指彈撥條索狀硬結。(2)拿(類似於捏)風池、肩井、曲池、合穀。(3)頸部鍛煉法:做前後左右伸屈及旋轉運動,幅度由小加大,忌過度。
腰痛
引起腰痛的常見病變有: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症、腰筋膜炎等,多見於體力工作者和伏案工作者,常表現為腰背酸痛、乏力,活動不利。推拿具有舒筋通絡、活血止痛的功效。
具體方法:(1)揉腰眼,兩手握拳,用拇指掌指關節,緊按腰眼,作旋轉用力按揉,酸脹為宜。(2)交替捶擊腰區20次。(3)擦腰骶部,兩手掌根緊按腰部,用力上下擦動,動作快速有勁,發熱為止。(4)按揉委中、承山。(5)配合腰部前俯後伸,左右側屈及旋轉運動鍛煉。
痛經
痛經是指月經來潮或行經前後出現下腹部疼痛為主的一種病症,多見於青年女性。推拿具有溫經驅寒、理氣散瘀止痛的功效。
具體方法:(1)自我推拿宜在月經前一周進行為好,摩腹。(2)按揉氣海、關元。(3)擦少腹(即小腹)。(4)擦腰骶部。(5)按揉足三裏、三陰交、合穀。
二、推拿保健的作用
(1)疏通經絡
按摩有疏通經絡的作用。如按揉足三裏,推脾經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功能等,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按摩主要是通過刺激末梢神經,促進血液、淋巴循環及組織間的代謝過程,以協調各組織、器官間的功能,使機能的新陳代謝水平有所提高。
(2)調和氣血
按摩是以柔軟、輕和之力,循經絡、按穴位,施術於人體,通過經絡的傳導來調節全身,借以調和營衛氣血,增強機體健康。現代醫學認為,推拿手法的機械刺激,通過將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綜合作用,以提高局部組織的溫度,促使毛細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環,使血液粘滯性減低,降低周圍血管阻力,減輕心髒負擔,故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3)提高機體免疫能力
如小兒痢疾,經推拿時症狀減輕或消失;小兒肺部有幹濕性羅音時,按揉小橫紋。掌心橫紋有效。
有人曾在同齡組兒童中並列對照組進行保健推拿,經推拿的兒童組,發病率下降,身高、體重、食欲等皆高於對照組。以上臨床實踐及其他動物實驗皆證明,推拿按摩具有抗炎、退熱、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
也正是由於按摩能夠疏通經絡。使氣血周流、保持機體的陰陽平衡,所以按摩後可感到肌肉放鬆、關節靈活,使人精神振奮,消除疲勞,對保證身體健康有重要作用。
1.按摩太陽穴可解除疲勞
太陽穴位於眉梢到耳朵之間大約三分之一的地方,如果用手觸摸到最凹陷處也就是太陽穴了。太陽穴作為人頭部的重要穴位,我國古代的《達摩秘方》中便將按揉此穴稱為“回春法”,認為常按揉此穴可保持大腦的青春常在,返老還童。生活當中人們長時間用腦後,太陽穴位置往往會出現重壓或脹痛的感覺,而在此時施以按摩,可以給大腦以良眭刺激,能夠解除疲勞、振奮精神、止痛醒腦,並且能繼續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按摩時首先調整好身體姿勢,坐站皆可,但要身體端正,脊背挺直,挺胸收腹,情緒穩定,精神集中。
按摩方法
坐或站好後將手掌搓熱,貼於太陽穴,稍稍用力,順時針轉揉10~20次,逆時針再轉相同的次數。也可以將手掌貼在頭上,以拇指指肚分別按在兩邊的太陽穴上,稍用力使太陽穴微感疼痛,然後,順逆各轉相同的次數。
一般按摩的次數可多可少,可以自己按照大腦疲勞的程度調整。
2.按摩鼻部改善呼呼吸係統的功能
鼻子不但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還與口、眼、耳相通,因此中醫認為隻有讓鼻道通暢,才能達到“七竅通”。對鼻部的按摩其作用是通過疏通經絡,改善呼吸係統的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達到通暢鼻道,增強五官功能,清醒頭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