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保健按摩——綠色的健康方式(2)(2 / 3)

在對鼻部按摩時先要學會做通暢鼻道的訓練,具體方法:

深吸一口氣後,用大拇指和食指提捏住鼻腔,逐漸用力向外出氣,此時會有不能呼出的氣被壓向兩耳和兩眼的感覺,等感到氣達內耳後,突然放開手指,正常呼吸兩三次後,再做下一次,共做三次即可。再做相反的呼吸訓練,先將體內殘氣呼淨,再用手指捏住鼻腔,不呼不吸,再將手指突然鬆開,深深地吸一口氣,反複做三次。

注意在做上麵的訓練時應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不要做得過分,憋得麵紅耳赤;第二,在兩次中間的間隔時間裏,做兩三次正常呼吸,以防止體內缺氧。

接下來是按揉鼻部穴位,按摩方法:

(1)是位於鼻翼外緣約0.5寸,在鼻唇溝中的“迎香穴”。此穴位主要是用兩手中指或食指指肚揉搓20~30次。

(2)是位於鼻唇溝上端盡頭軟骨與硬骨交接處的“鼻通穴”。此穴位主要是用中指中等力量點按15~20次。

(3)是按摩鼻翼。用兩手食指緊貼在鼻翼兩側部位,上下滑動20~30次,以稍發熱為好。

3.眼睛保健法

此方法采取坐式或仰臥式均可,首先將兩眼自然閉合。然後依次按摩眼睛周圍的穴位。要求取穴準確、手法輕緩,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

(1)按揉天應穴

用雙手大拇指輕輕揉按天應穴(眉頭下麵、眼眶外上角處)。

(2)擠按睛明穴

用一隻手的大拇指輕輕揉按睛明穴(鼻根部緊挨兩眼內眥處)先向下按,然後又向上擠。

(3)按揉四白穴

用從手食指揉按麵頰中央部的四白穴(眼眶下緣正中直下一橫指處)。

(4)按太陽穴、輪刮眼眶

用從手拇指按壓太陽穴,然後用彎屈的食指第二節內側麵輕刮眼眶一圈,由內上一外上一外下—內下,使眼眶周圍的攢竹魚腰、絲竹空、瞳子寥、球後、承泣等穴位受到按摩。對於假性近視、或預防近視眼度數的加深有好處。

4.耳部按摩

清代醫學家王清任說:“兩耳通腦,聽聽之聲歸於腦。”直接表述出耳與大腦是直接相通的。因此,對耳部的按摩可以起到清醒頭腦、增進記憶、強化聽力、消除疲勞的作用。

在我國民間流傳較廣的健腦方法,是掩耳嗚鼓。

其做法是將兩手掌心緊按耳孔,手指搭在腦後部,用中間三指輕輕扣擊後枕部10~20次,手指按在後枕部不動,掩按耳孔的兩掌心突然抬離,連續開閉10~20次,最後將兩手食指或中指插入耳孔,旋轉幾下後突然拔出共做3~5次。然後按摩翳明、翳風穴,翳風穴在耳垂與耳後高骨之間的凹陷處,翳明穴在翳風穴向腦後約一寸處。兩穴按摩方法相同。用中指按在穴位上,先向前旋轉按摩10圈,再向相反的方向旋轉按摩10圈,先按摩哪個穴位均可。

最後,做擦動作。將手掌放在耳部前麵,平貼在臉上,均勻用力向後推擦,擦過耳後,再從耳後將耳背帶倒向前推擦,反複做10~20次,以兩耳出現熱感為好。

5.頸部保健簡單五法

對於每天坐在辦公桌前又麵對電腦的人來說,對頸部的保健日常不可缺少的,有專家給出下麵幾種簡單易做的方法,在工作之餘你不妨使一使,也許會達到你想要的效果。

(1)爭力法

兩手十指交叉,手掌置於頸項之後,將頸部用力向前推,頸項則與手用力的方向相反,用力向後挺直。與此同肘,左、右搖頭3~5次,然後放鬆,稍停片刻,再重複做,可做5次左右。注意兩手是置於頸後部,不要放在腦後枕部,用力向前拉頸項時,兩臂宜適當分開,以利於頸部左右轉動。

(2)虎視法

用手撐地或身體直立,轉頸回頭,左顧右盼,各轉動10~15次。注意轉頭回顧時,重在轉動頸部,不是轉眼睛,以看到自已的左、右肩為度。

(3)觀天法

取直立體仰,緩緩仰頭,達最大限度後,頭部向左、右兩側轉動各5~10次,然後恢複原來姿勢。可反複進行多次訓練。對於長時間低頭、伏案的人來說,此法最為適宜。

(4)摩頸法

用雙手拇指按揉頸部後側,先按中間部位,後按兩側肌肉。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如此反複按揉15~20次,每天做2~3遍。注意按揉時力量要適中,過大或過小均不相宜,以自覺略有酸脹感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