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時間不足或睡眠質量不高,所導致的身心疲憊、內分泌紊亂,不是加強營養、堅持有氧運動所能彌補的,人在睡眠時,體內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生長激素才開始分泌,腎上腺皮質激素在黎明前分泌,生長激素入睡後即開始分泌,腎上腺皮質激素具有促進體內糖的代謝與肌肉發育的功能,生長激素既可促進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也能使中老年人延緩衰老,熬夜會使人的這種機體節律紊亂,出現失眠多夢、食欲減退、煩躁易怒等症狀和注意力分散、思維能力下降、反應遲純的現象。
失眠症是指不能入睡,睡不穩、早醒和睡醒後不能恢複精神。睡眠的節律被打亂,難以入睡或者保持睡眠困難,就成為“失眠”。
不僅如此,人的睡眠時間與壽命長短也有明顯的關係。改善你的睡眠質量、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是你健康的重要保障。
一、如何合理安排睡眠時間
專家提醒最佳入睡時間是:晚上10~11點,早上6點起床上班正合適。但是有睡眠時相綜合症的人,在生活、工作節律與正常社會的節律互相矛盾,每天都會損失不同時間的睡眠。在這種狀態下時間長了,必定造成睡眠的缺乏。
對於睡眠缺乏的人最常見的症狀是:
(1)注意力不集中、頭腦昏沉、處理問題的機敏度下降。
(2)長期睡眠不足會使人記憶力減退,影響人體免疫功能,容易感冒,造成胃腸功能紊亂。
(3)長期缺覺還對心理有影響,多半會情緒不穩,易激動,愛發脾氣。
(4)對女性而言睡眠不足主要表現在臉部出現雀斑,這正是內分泌被缺覺打亂而引起的。
(5)長期失眠還會導致心律紊亂,頻發早搏,但往往查不出器質性病變。
睡眠時間過長也不健康如果睡眠時間過長,也需要到醫院篩查是否患上過度嗜睡症及睡眠呼吸暫停症。睡眠呼吸暫停症是在低血氧狀態下的一種睡眠,它比高原缺氧還嚴重,人體總是處於片斷睡眠狀態。它一方麵讓睡眠質量受損,使人在白天好打盹;另—方麵也會損害大腦健康。
周末補覺三四個小時也正常,工作日睡眠不足的人,可在周末適當多睡三四個小時。周末適當的補覺,對幫助工作緊張者恢複體力和精力都有好處。此外,缺覺的人白天應盡量進行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保持平和心態,不要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書報和想事,以免侵犯睡眠時間。對於失眠的人,對安眠藥也不用“談虎色變”,合理使用未嚐不可。
專家指出,出現睡眠障礙八成來自心理,調查發現,95%的人每天應有7—8小時的睡眠時間,但有少部分人隻睡6個小時就夠了,還有少部分人要9個小時才能睡夠。可見睡眠時間的長短因人而異,不過其變化不會太大。
特別是白領階層大多由於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長,睡眠被剝奪而長期缺覺的。這些人的工作和睡眠時間往往安排不合適,他們常常工作到很晚,然後再跟同事和朋友聊天、吃喝到後半夜,淩晨兩三點才睡,早上八九點才起,睡眠時間段被人為推遲,醫學上將此稱為“睡眠時相延遲綜合症”。
1.合理掌控睡眠時間
臨床表明,睡覺過少會使人患病,然而很多人卻不知道,睡得太多同樣不好。近日,據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50歲以上的人每天睡眠9小時其中風風險也會大大增加。如果睡眠過多,不僅不能消除疲勞,同時也會影響你的健康和智力。
風險一:容易患中風和糖尿病
研究人員發現在對8萬多名50~75歲的女性進行長達7年半的調查後,睡眠時間每天超過9小時的人中風率要比睡7/11時的人要增加70%,睡眠時間是增大中風危險的獨立因素。有關專家介紹,老年人的血液黏稠度比較高,如果睡眠時間過長,就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而血液黏稠度增加就容易誘發中風等腦血管疾病。
還有一項研究表明,睡眠時間太長,誘發糖尿病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調查發現,每天的睡眠時間在7~8小時的人,身體最為健康。如果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加約2倍;如果睡眠時間超過8小時,患糖尿病的風險則會增加3倍多。
另有調查顯示,每天睡眠少於6小時會損害一個人的健康。同時,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同樣也會危害健康。在睡眠時間的調查中,死亡率最低的睡眠時間約為7小時。一天睡眠時間平均在4小時以下或是10小時以上的人,不管是男是女,死亡率都相當高。
風險二:易患呼吸道、心髒和消化疾病
有關專家介紹,臥室中早晨空氣最汙濁,即使虛掩窗戶還是有部分空氣未流通,不潔的空氣中含有大量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塵埃,對呼吸道抗病能力有影響。而對於長期睡眠時間過長的那些閉門貪睡者,平時運動就少,再加上臥室內汙濁的空氣,就容易經常出現感冒、咳嗽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