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睡眠質量——決定健康的關鍵(1)(2 / 3)

人活動時心跳加快,心肌收縮力加強,心髒排血量增加。人休息時心髒處於休息狀態,心跳、收縮力、排血量下降。如果睡眠過多,就會破壞心髒休息和運動的規律,心髒一歇再歇,最終會使心髒收縮乏力,稍一活動便心跳不一、心慌乏力。另外,如果睡眠過多,就無法按時進餐,胃腸發生饑餓性蠕動,打亂了胃液分泌規律,影響消化功能。

風險3:越睡越懶,智力下降

在某公司上班的小李一直想不通,以前,他常抱怨自己睡得太少,以致頭昏腦漲。但現在每天增加了睡眠時間,還是沒精神,上班時反應慢,時常被老板罵。

專家解釋,許人以為,消除疲勞的最好辦法就是多睡覺。其實,想用增加睡眠時間來獲得健康的觀念,是完全錯誤的。睡眠時間過長的人,就會變得懶惰、軟弱無力,甚至智力也會隨之下降。

早晨醒來後,肌肉和關節會變得鬆弛,醒後立即活動可使肌張力增加,也可使肌肉的血液供應增加,使骨骼、肌肉組織處於修複狀態,同時將夜間堆積在肌肉中的代謝產物消除,有利於肌肉組織恢複運動狀態。經常睡懶覺的人,因肌肉組織錯過了活動良機,起床後會感到腿軟、腰骶不適,周身無力。

睡懶覺的入睡眠中樞長期處於亢奮狀態,而其他神經中樞由於受到抑製時間太長,恢複活動的功能就會變得相對緩慢,因而會感到終日昏昏沉沉、無精打采,以至造成智力下降。

綜上所述專家認為,成年人,每天有6~8小時是其所需的標準睡眠時間,老年人則在這個基礎上減少1~2個小時,青少年便要增加1~2個小時。但對於嬰幼兒來說,睡眠時間則需要更長。

2.睡眠養生是要得法

(1)臥室環境潔而靜。室內要做到清潔衛生,空氣流通,室溫適宜,周圍安靜。

(2)床上用品要適宜。被褥要軟輕舒適,經常晾,勤拆洗。枕頭高低要相當,一般成人枕頭高5~8公分為宜,枕芯應選用透氣性大、流動性好的蕎麥皮、穀殼最理想。

(3)情緒要平穩。忌憂慮惱怒,要做到恬淡虛靜,心神安定。

(4)睡前不飲食。臨睡進食,增加其胃腸負擔,也使人撐脹飽悶,既影響入睡,以易導致肥胖。另外,晚間要忌用濃茶、咖啡和酒。在睡前可喝杯熱奶或聽聽音樂,能幫助機體放鬆,容易人夢鄉。

(5睡前一盆湯。這一盆湯是指在臨睡前用熱水泡腳。它能引血下行,安定心神。

(6)避免劇烈地活動。臨睡前避免跑步、打球等劇烈活動。它可使交感神經興奮、髒腑代謝率增強而導致不易入睡。

(7)睡中不蒙頭。蒙頭掩麵,呼吸困難,容易吸人自己呼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及身體蒸發出的有害物質,不利於身體健康。

(8)睡眠姿勢要科學。仰臥睡眠,人體肌肉不易放鬆,且手易搭胸,多生惡夢;伏臥睡眠壓迫胸部,影響呼吸心跳。右側臥位最為科學,心髒不受壓迫,呼吸通暢,還有利於胃的排空。

(9)睡中忌張口。張口睡眠,肺髒易受冷空氣和灰塵等的刺激,有損健康。兒童張口睡眠久,則易前門牙突出和影響頜部的正常發育。

(10)頭朝東睡,有益健康。由於地球軸心為南北、東西向旋轉,睡覺時頭朝東與地球旋轉方向恰好一致,身體得以放鬆,使人感到舒服而能充分地睡眠。

(11)老人打盹有益健康。

老人愛閉目養神,有時在看電視、書報時就打盹,幾分鍾後又自動醒來,顯得很有精神。這種現象在下午和晚9點左右會多次出現。人的睡眠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減少。老年人由於機體代謝率降低,活動量減少,晚上最多睡6個小時,且多夢、易驚醒,早上醒得早,而生理性的衰老,又使老年人易於疲勞。

因此,老年人就不得不采取白天打盹或小睡片刻的方法,以補充夜間睡眠的不足。這正是老年人消除疲勞、重新獲得精力和體力的一種特有的休息方式。有所謂打盹,就是進入一種準備睡眠的狀態。一般白天打盹2~3次,每次10~15分鍾。

3.不利於睡眠的九種壞習慣

(1)帶妝入睡

此類現象主要是指女性,特別是青年女性在入睡前不卸妝。皮膚上殘留的化妝品堵塞毛孔,造成汗腺分泌障礙,不僅容易誘發粉刺,而且時間長了還會損傷皮膚,使其衰老速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