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飲食有規律,吃出健康好氣色
“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的最佳飲食法
數千年前的《黃帝內經》就講述了這樣一個道理:“飲食有常”才能保證身體健康,而“飲食不節”則會導致疾病的發生,這是在告誡人們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現在的女性朋友,尤其是年輕的上班族們,或出於工作忙的關係,或出於時間緊張的關係,大多沒有很好的飲食習慣,要麼是愛吃零食,要麼是用餐時間不固定,其中比較嚴重的就是不吃早餐,到了午飯時間,就隨便買點吃的對付一下,到了晚上,有了大把的時間,於是集中精力做豐盛的晚餐犒勞自己,打算把一天的“營養債”都補回來。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和做法,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使得自己營養不良,以致無法應對平日的工作。
而且,《黃帝內經》中提到“天人合一”,是說人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早晨和中午的時候,盡管自身的消化能力如旭日初升,處於相對弱的狀態,但是自然界的陽氣可以幫助脾胃運化食物。到了晚上,吃得好了,吃得多了,但是太陽下山了,自然界的陽氣也隨之消失殆盡,陰氣漸重,此時自身的運化能力弱,又沒有外在的陽氣可以借助,吃下的東西、已經消化吸收的東西就會在體內囤積起來,時間長了,身體就會被拖垮。
早飯要吃飽,最好吃流質軟食
根據《黃帝內經》中五髒六腑運行的規律,早晨7~9點是胃經值班的時候。經脈氣血是從子時陽氣初生,到了卯時陽氣就全部升起來了。在這個時間段,人體需要補充一些“陰性”的東西,而食物就屬於陰。
早晨醒來,經曆了一夜的消耗,唾液、胃液和腸液等各種消化液分泌不足,這個時候最好不要吃餅幹、麵包等幹燥的食物,否則會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降低精血物質的生成。因此,要想讓早上吃的食物迅速轉變成滋養全身的精血物質,使其源源不斷地供給身體的每一個器官,就應多吃粥、豆漿之類的流質軟食,以促進精血物質的生成,讓人體能及時有效地得到陰的補充。
有些女性朋友怕發胖,於是為了減肥就犧牲了早餐這一人體不可或缺的“福利”。其實,吃早飯是不易發胖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上午是自然界陽氣充足的時候,也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時候,在這時或之前進餐最容易消化。此外,早上9點以後就是脾經值班的時候了,脾經能夠通過運化把食物變成精血物質,然後輸送到人的各個髒腑器官之中,所以早飯即便多吃一點也不易發胖。
中午要吃好,營養要全麵
到了中午,輪到小腸經值班了,小腸主要是負責吸收營養物質,此時胃腸的消化功能較弱,所以這時一定要吃營養豐富的午餐。午餐吃得太多並無益處,因為它們不能充分消化,吸收也就無從談起了,那些不能被吸收的物質就會變成垃圾。一旦形成垃圾,人體就得調出額外的陽氣來消滅它,這樣就會耗損陽氣使身體變虛弱。同時,人體經曆了一上午的活動、工作,體內的陽氣已經不是那麼充足,但是為了應對下午的活動和工作,就更要吃得營養全麵。
晚飯要吃少,最好要清淡
晚上,太陽下山了,月亮出來了,也是人體陽氣下降、陰氣上升的時候,體內陰霾之氣比較旺盛,這個時候,機體無法提供足夠的能量來消化食物,所以要吃得清淡點、吃得少點,因為吃得油膩了、吃得多了,都不易消化。假如因為早上沒吃飯,中午將就一下,想在晚上補回來,這樣做往往因為身體難於消化和吸收吃進去的食物,便會強迫胃腸工作,使得全身的血液流向胃腸,而供應腦部的血液就相對減少,不但影響睡眠,消化吸收進體內的物質更容易轉變成脂肪囤積起來,對健康十分不利。
綜合以上的介紹,建議女性朋友們為自己的健康和苗條身材考慮,最好遵循早晨吃飽、中午吃好、晚上吃少的規律。否則不但會使脂肪慢慢堆積起來,還有可能吃出一身病來。
每天清晨一杯水,喝出健康“水美人”
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占人體組成的70%,我們每天通過各種途徑排出的水分約為2500毫升。在女性的衰老過程中,皮膚開始出現老化跡象最主要的變化就是變得幹燥、黯淡,不再水嫩柔滑。因此,女性養顏一定要從科學地補充水分開始,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水美人”。
清晨喝水最給力
科學補充水分,關鍵在於時機。
清晨,經過漫漫長夜,人體由於排尿、呼吸、出汗、皮膚蒸發,體內的水分處於一天中的最低水平。因此,這時補水是最恰當的。晨起喝一大杯水,猶如一股清泉,可使血液得到稀釋,同時使血黏度下降、血流通暢,促進血液循環,並可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而且,早上起床後胃腸已經排空,這時喝水可以洗滌清潔腸胃,衝淡胃酸,減輕對胃的刺激,使胃腸保持最佳的狀態。清晨起床後飲水還能刺激胃腸的蠕動,濕潤腸道,軟化大便,促進大便的排泄,防治便秘。同時,組織細胞得到水的補充,廢物毒素也能夠順暢排出,身體完全“蘇醒”了,便能以嶄新和飽滿的狀態迎接新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