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哮喘寧,湧泉常溫暖
推搓湧泉穴俗稱“搓腳心”,它是我國流鑄已久的自我養生保健按摩療法之一。
湧泉穴位於足底前1/3的凹陷處,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腎經的首穴。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所以,湧泉穴在人體養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個方麵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推搓湧泉穴之所以能防治各種疾病,尤其是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軟、便秘等病效果較明顯,這是因為:
(1)中醫的經絡係統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髒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的通路。而俞穴是人體髒腑組織氣血輸注於體表的部位,它與髒腑、經絡有著密切的關係。它可以反應病症,協助診斷和接受各種刺激,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通過推搓湧泉穴,可以達到對腎、腎經及全身起到由下到上的整體性調節和整體性治療的目的。
(2)人類的足底部含有豐富的末梢神經網以及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等器官,它與人體各個係統、組織、器官有著密切的聯係。通過對湧泉穴的推搓可以加強它們之間的相互聯係,有效地改善局部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的通透性,和有節律的運動性,從而促進了血液、淋巴液在體內的循環,調整人體的代謝過程。
(3)推搓摩擦出現的熱感,就是一種良性的刺激。加之在推搓過程中本身就是一種自我的形體導引運動和身心的修養過程。
利用刺激湧泉穴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方法有很多,歸結起來可分為三類:一是用藥物烘烤、熏洗;二是用灸療、膏貼;三是用各種按摩手法或其他的物理性方法。
下麵是幾種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
(1)用熱鹽水浸泡雙側湧泉穴。熱水以自己能適應為度,加少許食鹽,每日臨睡覺前浸泡15—30分鍾。
(2)用艾灸或隔藥物灸,每日一次,至湧泉穴有熱感上行為度。
(3)用按摩手法推搓、拍打湧泉穴。
(1)在床上取坐位,雙腳自然向上分開,或取盤腿坐位。然後用雙拇指從足跟向足尖方向湧泉穴處,作前後反複的推搓;或用雙手掌自然輕緩的拍打湧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熱感為適宜。(2)取自然體位、仰臥位或俯臥位,用自己雙腳作相互交替的對搓動作,可也用腳心蹬搓床頭或其他器械。
俗話說:“若要老人安,湧泉常溫暖。”據臨床應用觀察,如果每日堅持推搓湧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據統計,推搓湧泉穴療法可以防治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軟無力、失眠多夢、神經衰弱、頭暈、頭痛、高血壓、耳聾、耳嗚、大便秘結等五十餘種疾病。
深呼吸+積極咳嗽=洗肺
肺是人體主要的呼吸器官,它時時不斷地從自然環境中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因而自然界中的粉塵、金屬微粒及廢氣中的毒性物質,通過呼吸進入肺髒,容易聚集在肺組織上,既損害了肺髒,又通過血液殃及全身。咳嗽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能清除呼吸道的異物或痰。洗肺目的是借此將侵入呼吸道的汙雜物通過痰的形式排出來,保持呼吸道一方淨土,以消除各種病菌孳生的溫床。
(1)清洗肺部最簡單最容易做到的就是有意識地積極咳嗽,或者稱為主動咳嗽。其主要方法是:每天起床後、午休或臨睡前,在空氣清新處(戶外較好)做深呼吸運動,深呼吸時緩緩抬起雙臂,然後呼氣時突然咳嗽,使氣流從口、鼻中噴出,咳出痰液。同時垂下雙臂,如此反複8—10遍。每次深呼吸之後做幾次正常呼吸以免過度換氣。這時的咳嗽不是疾病的症狀,而是一種積極性的保健,可促使肺部清潔,增強免疫力,保持肺活量。
(2)在森林浴和海濱浴同時進行主動咳嗽,更有利於清洗肺部。森林和海濱清新的空氣帶有大量的負離子,並有一定的濕度,從而起到濕潤氣道的作用,有利於痰液的排出。
步行鍛煉改善肺功能
老年人因生理功能逐漸減退,加上肺和支氣管組織常會出現病理性變化,肺功能會逐年降低。醫學觀察證明,老年人步行鍛煉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身體缺氧狀況,對改善老年人肺功能非常有幫助。
變速行走法兩腿按一定速度行走可促進腹部肌肉有節律地收縮。加上雙臂的擺動,也有助增加肺的通氣量,使肺功能得到加強。每日步行路程以1000—2000米(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而定)為宜。行走時需變換速度,如先采用中速或快速走30秒至1分鍾,後緩步走2分鍾,快慢交替進行。行走時需盡量挺直胸部,配合呼吸鍛煉,一般可采用走四步一吸氣,走六步一呼氣。每天行走1—2次,早晚進行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