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飲茶、飲水與長壽的關係
水是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成分,占整個體重的65%。我們吃的食物,包括糖、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等,都要先溶於水,才能被消化吸收。新陳代謝後的廢物,也要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體外。由於體內水分的分布及循環才能使身體保持恒溫。
近年來,科學家還發現,到了老年期,人體細胞內的水分一般會減少30%~40%,因而影響了身體對各種營養的吸收,皮膚逐漸老化幹燥,失去彈性,皺紋增加。有些老年人則表現為“津液不足”,易患慢性便秘等。由此可見,中老年人必須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老年人因生理上的變化,往往對口渴不敏感,加之體內容易缺水,所以要養成每天不渴也要適當飲水的習慣。如果覺得白開水淡而無味,可以喝茶。茶葉中含有大量的氟,喝茶可增加氟的攝取量,減少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每天喝上兩三杯茶對身體是有益的。
老年人不宜喝濃茶,因為茶葉裏的咖啡因會導致興奮過度、心動過速、心律不齊或失眠等。老年人宜飲綠茶,因為綠茶中的咖啡因含量比紅茶要少。
老年人補充水分的最好方法是喝湯。把肉、魚、瓜菜等煮成湯,既有營養,又味美可口。
清晨起床後先飲一杯水對身體大有益處。因為經過一夜的睡眠,胃和小腸食物基本上都已排空,喝了水,就等於給排空的腸胃來一次清洗,既有助於當天食物的消化吸收,又可防治便秘。
據專家研究發現,冠心病所致的心絞痛和心肌梗塞多發生在上午,其原因之一是經過一夜的睡眠,水分已從汗液、尿液和呼吸中排出體外,使血液變得黏稠,血管腔也因血流量減少而變窄。這就增加了患粥樣硬化的冠狀動脈發生急性供血不足的幾率,甚至閉塞的危險。若起床後能喝上一杯水,即可達到補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和使血管擴張複原的目的。
應該注意的是,攝水過多、過快對機體也不利,對老人尤其有害。因為突然大量地補充水分會增加心髒和腎髒的負擔。老年人飲水的方法以少量多次為宜。
十八、缺鈣對壽命的影響
人到老年,骨骼係統也發生了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組織繼續脫水,骨質疏鬆,強度及韌性減低,脊柱彎曲度增加,逐漸變得彎腰駝背。
這種體態的變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缺鈣。兒童生長發育時需要補充鈣,老人防衰益壽也需要補充鈣。老年人活動量少,進食少,加之胃腸道功能減弱,從食物中攝取的鈣不能被完全吸收,勢必引起鈣的缺乏。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各器官的代謝機能降低,骨骼中的大量鈣質離開骨組織進入血液中,通過腎髒排泄到尿裏,隨小便排出體外,致使骨內鈣質減少,骨的脆性增加,也就容易彎曲和斷裂。如何延緩這種現象的發生呢?
1.注意營養,增加食物中鈣質的含量
高蛋白食物有利於基質的形成,因此,老人要吃高蛋白、高鈣食品。有專家建議,每天應攝取1000毫克的鈣。最好的辦法是從食物中而不是從補品中攝取。可以補充鈣的食物有:奶製品(脫脂奶、酸奶和無脂奶酪)、魚和貝、水果、蔬菜、穀物和豆類。尤其是牛奶,蛋白質和鈣的含量很高,是老人不可缺少的食品。
下述每種食物可補充大約300毫克的鈣:2杯鬆軟幹白酪;2杯冰奶;5盎司鮭魚;1杯脫脂牛奶;1杯酸奶。通常每天喝上幾杯脫脂奶或無脂酸奶,吃上一些豆子、全麥麥片和魚肉等,就可以保持身體的柔韌性。
如果出於某種原因,你需要攝入鈣補品。有可咀嚼和不可咀嚼的兩類。服用鈣補品,最好是吃飯前或睡覺前服,以保證吸收。有一點需注意:鈣補品不能和鐵補品或含鐵的多維片(多種維生素片)同時服用,因為鈣能幹擾身體對鐵的吸收。
2.參加體育鍛煉
“生命在於運動”,健康的體魄、旺盛的精力來源於適度的持之以恒的勞動或體育鍛煉。肌肉的收縮對骨骼中生骨細胞的活動有著良好的刺激作用;適度的肌肉運動,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和胃腸道的消化吸收,有利於鈣質的吸收。
3.補充維生素
缺少維生素C會影響細胞間質的發育,使骨的皮質變薄。維生素D和維生素A可促進腸道對鈣質的吸收,所以,老人服用鈣劑時,應同時服用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D。
4.日光浴
中老年人每天曬曬太陽,對防止骨質疏鬆有一定的作用。經過紫外線照射,皮膚內的7一脫氫膽固醇即轉變為膽固化醇(維生素D),這種人體自身的維生素D的轉變,可以改善腸道對鈣質的吸收功能,從而延緩骨骼係統的老化。
十九、老年斑與健康的關係
時間悄悄地把人們帶入了老年,人的外觀形態及各個器官都發生著退行性變化。在身體表麵經常暴露的部位,如手背、麵頰、前臂等處出現色素沉著,即老年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