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自我保健的方法
中醫理論向來重視運動鍛煉對養生的重要意義,創造了多種多樣的運動鍛煉方式,如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按摩、氣功等,下麵將與運動鍛煉有關的一些簡單易行的自我保健方法加以介紹。
1.運目轉睛法
“目宜常運”,“運睛除眼翳”,運目轉睛,能消除眼睛疲勞,去內障外翳,矯治近視、老花眼等,從事對視力要求較高及費眼力工作的人更宜做這種鍛煉。方法是雙目從左轉到右14次,再從右轉。到左14次,轉目時要慢,然後緊閉一下,再驟然圓睜二目。每日做幾次,或感到眼睛疲勞時即做這種運動。
2.叩齒咽津法
叩齒與咽津是兩種不同的動作,二者可同時練,也可單練。叩齒可使牙齒堅固、預防牙病。有的中年人牙齒鬆動,牙根暴露,甚至早脫,需要加強鍛煉。古人將口中津液稱為華池之水,“漱而咽之,溉髒潤身,流利百脈,化養萬神,支節毛發宗之而生也”。善養生者莫不“惜唾如金”。叩齒法做法是每天清晨,心靜神定,口輕閉,先叩臼齒36下,然後叩門齒36下,再叩犬齒36下,然後用舌舔牙周3~5圈。咽津即咽下口中唾液,方法是先用舌舔上齶或牙齒周圍及唇內,同時兩腮作漱口動作,待唾液滿口時再咽下,並以意念送入丹田,即想象咽下的唾液直接進入了小腹之中。
3.撮提穀道法穀道即肛門,“穀道宜常撮”。撮提穀道有升提陽氣,防治脫肛及痔瘡的作用。痔瘡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從事坐位工作的人患痔瘡的較多,宜用此種鍛煉方法,起到防治作用。方法是吸氣時稍用意用力,提起並縮緊肛門連同會陰上升,稍停頓一下,再放鬆呼氣,反複做5~7次。
4.保健按摩
自我保健按摩,簡便易行,堅持鍛煉,能起到強壯身體、預防疾病的作用。按摩前先將兩手掌心互相摩擦使之發熱,迅即順皮膚紋理按摩某一部位。
(1)梳發按摩。方法是10指微屈,以指代梳,從前額到枕後,從耳前到頭頂,進行梳頭,每梳百餘下。動作要輕柔,而且以晨起梳頭為好。梳發按摩有清醒頭目、降壓、防止發脫落和早白發的作用。“發多梳,頭不白。”是中年人頭發保健良法。
(2)腹部按摩。腹部按摩包括揉腹、擦丹田。“腹宜常摩”,揉摩腹部可促進腹部髒器的血液循環,增加胃腸蠕動,刺激消化液分泌,還可消耗腹部堆積的脂肪。按摩腹部對慢性胃腸炎、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肥胖和習慣性便秘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擦丹田則能強體壯腎,對性功能減退也有治療作用。揉腹法是取坐位或臥位,用手掌心從心窩左下方按摩起,經過臍下小腹向右按摩,繞臍至原起點處為1次,共按摩36次。丹田在臍下一寸五分處,擦丹田法是用右手三指在丹田擦摩百餘次,附近的關元穴也可同時按摩。
(3)腰部按摩。腰部按摩主要是搓腰眼、擦腎俞。“腰為腎之府”,按摩腰部有疏通經絡、壯腰強腎的作用,可防治性功能減退,治療陽痿、早泄,對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腰肌勞損等所致的腰腿痛也有一定治療作用。故腰部按摩是一項宜於中年人的保健方法。腰部按摩的方法是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約與臍相對的脊柱凹隱處稱命門,旁開一寸半處叫腎俞,再旁開一寸半略下方凹隱處便是腰眼),用力向下搓到尾骨部位,然後再搓回到兩臂後曲盡處,共用力搓30次左右。亦可握拳輕叩腰眼、腎俞等部位,並配合腰部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