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認清威脅健康的生活方式(1 / 3)

概述

在人生命活動的長河中,中年時期是“承前啟後”的重要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自然生理功能逐漸衰退,中年人的體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比青年時期大大減弱。而中年人卻肩負著繁重的工作任務和沉重的家庭重擔,二些青年時期潛伏的致病因素往往會在此時乘虛而入,引發各種疾病。另一方麵,由於中年人自以為精力充沛,對某些不舒服的感覺常不以為然,加上工作繁忙,容易忽視病情。大量資料表明,許多老年病不是到了老年才發病,而大多發生在中年,隻不過早期症狀不明顯。尤其是許多慢性病,如高血壓、潰瘍病、心律失常、慢性氣管炎等常以潛伏的形式悄悄地發展。

影響人類健康的因素有多種,人類自身的行為(主要是生活方式)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因素。

隨著傳染病被人類控製,疾病譜發生了改變,非傳染病如腦血管病、心血管病、腫瘤、糖尿病等成為影響人們健康的主要疾病。而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這些疾病的產生與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如吸煙、酗酒)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醫學家也將這些疾病稱為“生活方式病”。

近20年來,高血壓、冠心病的發病率居高不下,而惡性腫瘤和糖尿病發病率在明顯上升,而且它們是死亡原因中的主要殺手。美國的糖尿病病人有一千萬,每年有60萬新病例發現。1997年我國報道每年新增50萬糖尿病病人,1998年這個數字又增致75萬,這些數據充分說明我國人民的健康正麵臨生活方式的威脅。這說明人類的行為對自身健康的影響極大。

近20年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或間接地與多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有關,如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糖尿病、惡性腫瘤等。同時,不健康生活方式也直接與性病、艾滋病、甲型肝炎等傳染病相關。現代人類所患疾病中有45%與生活方式有關,而死亡的因素中有60%與生活方式有關。在美國,不健康生活方式占總死因的48.9%,在我國占37.3%。

在城市,不健康生活方式如:吸煙、超量飲酒、高糖高脂高膽固醇飲食、減少運動、食物過細、精神緊張、不健康夜生活等等。在農村,農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許多的改變,過去的某些不健康行為沒有得到完全的糾正,又增加了新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如:飲用不清潔的水、吃東西前不洗手、膳食不平衡、食物由多粗糧改為多細糧、吸煙、超量飲酒等等。肥胖、超體重已越來越成為城市裏司空見慣的“風景線”,在城鎮郊區也不少見。而肥胖、超體重是與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有著直接關係的健康問題。

大多數的人以吃得多、吃得可口、吃得精細為“好”,以少勞動、少運動、少費力為“享福”,並不知道就在他們“享福”的過程中,“生活方式病”已經開始纏身了。這說明人們對來自日常生活中危害健康的因素認識不足,不懂得生活方式與疾病的關係,腦子裏還沒有“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

不健康生活方式與慢性非傳染疾病在很多中年人中存在有多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注意平衡的營養,不堅持身體鍛煉,抽煙喝酒,生活沒有規律,不注重自我保健,自我封閉等等。年頭一久,慢性病就會悄悄地發生。如果對身患的慢性病缺乏警覺,沒有及時檢查和治療,有可能突發而造成很大損失。如有高血壓的人突發中風;有冠心病的人發生致命性的猝死;有的癌症發現時已屬晚期等。目前,威脅人類健康的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在中年時期發病率就很高。在我國的知識分子中,英年早逝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引起多方注意的嚴重問題。因此,中年人應該特別注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變不健康的行為習慣,科學地生活和工作,加強自我保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消除疾病隱患,使自己更健康地工作和生活。

簡議吸煙

一、煙草的危害

吸煙被視為人類自身最嚴重的損害健康的行為。世界衛生組織在1996年的一份文件中證實,在90年代初,煙草估計每年引起約300萬人死亡,而且死亡人數正穩步增加,當前的趨勢如不扭轉,到21世紀20年代或30年代初(屆時當今的青年吸煙者將進入中老年)每年因吸煙致死的人數預期將升至1000萬,其中70%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在我國大約有煙民3億人,人均香煙的消費增長很快,從70年代初至90年代增長了260%。專家估計,目前我國每年有100萬人因吸煙而死亡,到本世紀中葉,每年因吸煙死亡的人數就會增長到300萬。在因吸煙導致的死亡中,近一半是由於肺氣腫,結核、食管癌、胃癌、肝癌、心髒病、腦卒中各占5%~8%。在我國城市地區,吸煙者肺癌死亡率是不吸煙者的3倍。

在煙草的煙霧中含有的千餘種有害物質中,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煙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尼古丁是近似可卡因的成癮性物質,它是導致吸煙上癮的原因。在緊張或勞累時吸煙,往往給人一種放鬆的感覺,實際上這是尼古丁造成的假象。因為尼古丁刺激了體內腎上腺素的分泌,而腎上腺素能增加人體的應激能力,從而使人適應外界刺激的能力提高,導致主觀上的輕鬆感。煙草在燃燒時產生的煙焦油中含有苯並芘等多種致癌物質和誘癌物質,它們與多種癌症都有密切關係。吸煙時吸入大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以使紅細胞攜帶氧的能力降低,從而減少對大腦、心髒及全身器官所需氧的輸送。

1.吸煙與癌症

調查研究表明,每月吸煙20支以上的人同不吸煙的比較,死於癌症的危險性明顯增加,如食管癌增加了3~4倍,口腔癌增加了4~1倍等。科學家曾經用小鼠和狗做實驗,強迫它們吸煙,結果可使這些實驗動物致癌。有人曾對美國、英國、加拿大三個國家100萬以上的人群進行了7次大規模的對比觀察,發現吸煙者患肺癌的人數是不吸煙者患肺癌人數的10.8倍,我國一些統計資料也表明,肺癌患者中有長期大量吸煙史者占70%以上。前麵提到,在我國城市地區,吸煙者肺癌死亡率是不吸煙者的3倍。

一係列事實說明吸煙是多種癌症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吸煙之所以致癌,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一是煙草中的有害物質使機體中一種叫做p53的抑製腫瘤基因變性或缺失。p53是一個代號,p是英文protein的第一個字母,代表蛋白質,53是分子量53千道爾頓的簡寫,p53的含義是分子量為53千道爾頓的蛋白質片段,位於細胞中的染色體上,它能控製人體細胞分化,製止細胞無限製地生長,從而避免腫瘤的發生。當這種基因缺陷時,細胞分化,生長失去控製,易致腫瘤形成;二是放射性損傷,煙草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質,隨著煙霧流入人體而在體內聚積,不斷地放射出肉眼看不見的X射線,損傷機體組織細胞;三是損傷免疫功能,人體免疫係統中有一種天然殺傷細胞,它可直接抑製和殺滅癌細胞,而吸煙會導致這種細胞的活性降低,吸煙越嚴重,其活性就越低。

2.吸煙與心腦血管疾病

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對人類健康的威脅已經越來越大,而導致這類疾病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吸煙。

煙中的尼古丁可使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髒血管的血流增加,同時使四肢的血管痙攣變窄,一氧化碳可使心髒及機體其他部位減少氧含量。另一方麵,吸煙也可引起血小板的粘附、聚集,並減少血小板的壽命,減少血液凝固時間,增加粘稠度,所有這些都是造成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卒中(俗稱中風)等疾病的元凶。

研究人員發現,吸煙者越年輕,因吸煙而引起心髒病發作的比例越高,30~40歲人群中,80%的心髒病發作與吸煙有關,50~59歲及60~69歲人群中分別是67%及50%。吸煙使動脈壁產生結構損傷而使血管的老化過程提前10年,並產生栓塞、冠心病發作及發生腦卒中。同時,吸煙還是周圍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更易患周圍血管病,並且患病後病情更嚴重,而戒煙者可減少這種嚴重性。動脈硬化是心髒疾病及中風的主要原因,吸煙者患動脈硬化多於非吸煙者,發生後情況也更嚴重。吸煙、高血壓、高血脂是心肌梗死的三個危險因素,因此,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再吸煙,就增加了心肌梗死的危險性。吸煙量越多,心肌梗死危險性越大,每天吸三包煙者機會多三倍。吸煙者發生心肌梗死後存活率比不吸煙低,心肌梗死繼續吸煙增加再次心肌梗死的危險性。

青少年吸煙可出現咳嗽、體力減低、心跳加快,隨著抽煙時間的延長,這些情況會越來越嚴重,最後發展成為心髒病或慢性肺病。

有些人誤認為吸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煙可減小危害,但實際上吸低焦油、低尼古丁煙者吸煙的量會增多,吸得也更深,以此來補償減少的尼古丁,這樣增加了煙中的其他有害成分,又增加其他病的危險性。

不管目前你吸多少煙,吸多長時間煙,戒煙後的心髒病危險性會逐漸降低,例如戒煙後10年,心髒病死亡的危險性與從未吸煙者相似。應在心髒病出現症狀前停止吸煙,一旦出現症狀,即使戒煙,心肌梗死的危險雖然可降低,但不能降到正常。因此不要等到有心髒病時才戒煙,應該從現在起就開始戒煙。

3.被動吸煙也受害

吸煙者吐出的煙霧中同樣含有有害物質,吸入這些有害物質同樣會損害人體的健康。

研究證明,父母吸煙的一歲以下嬰兒患嚴重胸肺疾病機會比其他嬰兒高一倍。孕婦被動吸煙對胎兒也造成嚴重影響,出現低體重、畸形嬰兒等。研究表明:父親大量吸煙的嬰兒在圍產期死亡率比父親不吸煙的嬰兒高得多。

美國著名醫學家埃維萊特·庫帕最近指出:吸煙會使您孩子健康受到威脅……吸煙者的子女比不吸煙者的子女更易患呼吸道疾病,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毒害也隨之增加。根據對3528名5~9歲的兒童的流行病學調查,父母一人吸煙患呼吸道疾病比不吸煙者高6%;父母都吸煙者,則高出15%左右。哺乳婦女吸煙時,煙堿也可以從乳汁排出,重度吸煙者每升乳汁可含0.5毫克的煙堿。煙堿不僅可分布到許多髒器,而且在妊娠婦女還可通過胎盤分布到胎兒周身。因此吸煙的母親能把自己吸收的煙堿傳給胎兒,對胎兒造成有害影響。胎兒作為一個未成熟的人體也是被動吸煙受害者。據統計妊娠期間吸煙者比不吸煙者分娩的嬰兒體重平均小180克,即5%左右。吸煙者中自發流產發生率比不吸煙者為多。吸煙者死胎的發生率亦高於不吸者。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日本有10所大學醫學院對出生嬰兒的父母及其孩子的體表畸形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父親每日吸煙在10支以內者,孩子畸形的發生率亦較高,如先天性心髒病,在吸煙的婦女所生的孩子中為0.47%。無頭兒、兔唇、顎裂等畸形,發生率均比不吸煙者父母的嬰兒為高。這些都充分說明父母的吸煙陋習,可導致未來出生的嬰兒畸形。日本的另一項研究還證明,本人不吸煙而丈夫吸煙的婦女的肺癌死亡率是丈夫也不吸煙的婦女的2倍以上。

被動吸煙對兒童的智力也有明顯影響。據黑龍江省850農場醫院對800名大專學生(為甲組)與600名因學業不佳而留級的初中以下學生(為乙組)的父母“嗜好煙酒對子女智力影響”的調查指出:父母每日吸煙少於10支,飲酒少於100克者,兩組子女智力無明顯差異;而每日吸煙大於20支,飲酒多於100克者,兩組智力有明顯差異。乙組學生父母吸煙飲酒量大、時間長的是甲組的5倍,無煙酒嗜好的父母,甲組是乙組的6倍。

因此,在吸煙已成為世界公害的今天,許多國家廣大被動吸煙者普遍呼籲:保護不吸煙的公眾不受害於飄浮的煙塵而產生的致死因素,已經成為世界範圍衛生問題的重點。保護無辜者健康的行動應該來得更加強烈。不吸煙者所在地禁止吸煙應被考慮為各國保護不吸煙者的最低標準。應當大聲疾呼:自由吸煙者不要侵犯別人不吸煙的自由。被動吸煙加重成人支氣管炎症狀。據《美國醫學論壇報》1994年12月15日報道,一項多中心試驗研究發現,被動吸煙者與不呼吸煙霧汙染的空氣者相比,患哮喘、陣發喘鳴、支氣管炎者多40%至2倍。瑞士和美國的研究人員對4197名18~60歲非吸煙者進行調查,內容包括:接觸吸煙者人數;每日接觸煙霧的小時數;已接觸煙草煙霧的年數;還有呼吸係統疾病的症狀如喘鳴、呼吸短促及哮喘等。在調整了年齡、性別、體重指數、研究地區、特應性、父母及兄弟姐妹的病史等後,研究者發現被動吸煙喘鳴危險增加2倍,支氣管炎症狀危險增加60%,呼吸困難危險增加45%,慢性支氣管炎症狀危險增加65%,經醫師診斷的哮喘危險增加39%。英國的報告則指出,11歲以下的不吸煙男孩,如果家中無人吸煙,患過咳嗽的占35%;若家中有一人吸煙,患咳嗽的占42%;家中有兩人吸煙,患咳嗽的就占48%。還有統計說明,嬰兒在頭一年裏患氣管炎和肺炎的患病率在吸煙家庭中比不吸煙家庭中高2倍。

二、戒煙並不難

在我們規勸吸煙者戒煙時經常會聽到吸煙者說:“戒煙太難了!”

美國的戒煙專家麥克法蘭得博士說吸煙習慣是一種“神經肌肉習慣”;也有專家說吸煙習慣是一種“心理依賴”;當然,也有許多人認為是“對尼古丁的依賴”。依筆者看,三種原因都有。有些吸煙者身體裏的尼古丁受體比較敏感,長期吸煙形成對尼古丁的依賴,在身體裏尼古丁水平很低以後就感到不舒服,就是我們說的“煙癮犯了”,一定要想辦法吸幾口煙才能緩解。另有一些吸煙者並沒有不吸煙就渾身難受的感覺,隻是思想裏常冒出吸煙的念頭,看見別人吸煙自己就想吸,這類吸煙者主要是對吸煙行為的心理依賴。還有一些吸煙者是習慣成自然,手指頭上總想夾支香煙,在一些情景裏特別習慣做用手掏香煙的動作,或者是手握打火機打火的動作。比如當與別人說話的時候,往往不自覺地把手伸向放香煙的口袋,或者把一支粉筆、一支圓珠筆夾在食指和中指之間,像夾著香煙一樣,似乎是在體會拿香煙的感覺。這類吸煙者屬於“神經肌肉習慣”型的。

改變一種行為習慣是不容易的。在吸煙成為一種嗜好和習慣之後,要想戒除的確並非易事,有的人甚至說“要我戒煙,還不如要我戒飯哩!”

其實,要戒斷煙癮也並不難。我國前衛生產部長崔月犁就曾說過“戒煙也不難”。他就曾經吸過煙,後來在他認識到吸煙的危害後就戒掉了,他的家人也和他一起戒了煙。所以他作出了“戒煙也不難”的評說。

這裏再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同事老鄭長期大量吸煙,一次因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肺部X線片有陰影,醫生懷疑肺癌的可能,除開方給藥外囑其戒煙。此君從醫生臉上的嚴肅表情和與其家屬的低聲細語中似乎領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把醫生的話記在心裏,從那天起就不再吸煙。同事們開玩笑說:“老鄭,你不總是說戒煙多難嗎,怎麼這麼容易就戒了?”老鄭隻得作無可奈何狀。

而兩個星期過後,當他到醫院複查時,肺部的陰影明顯的減退了,醫生說很可能隻是一些炎症,基本上沒問題了。此君如釋重負,出得醫院門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向煙攤,買包香煙,點燃一支,“美美”地吸了起來。

老鄭的表現雖然好笑,但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戒煙並不是那麼難的,隻要是真正認識到吸煙的危害,內心有了動力,拿出毅力來,並借助一定的戒煙方法,是完全能夠戒煙成功的。

如果您是真正想戒煙的話,請按照以下幾個步驟,持之以恒,我相信您一定會成功的。

準備戒煙

你首先是應該知道吸煙的壞處和戒煙的好處:

(1)吸煙會引起咳嗽和吐痰,自己難受,別人也討厭。

(2)吸煙滿身都是煙味,不吸煙的人很討厭煙味。

(3)吸煙會損害味覺和嗅覺。

(4)吸煙會引起早衰,麵部皺紋早出現。

(5)吸煙浪費金錢,一年積下來可買一部大彩電。

(6)長期吸煙必然導致氣管炎和肺氣腫,還會引起和加重心腦血管病,甚至還會誘發癌症。中年人的體質本來就在退步,如果不保護,衰退會更快。

(7)戒煙後可以免除以上麻煩,又節約金錢又可以獲得健康,何樂而不為!

開始行動

實施戒煙計劃有兩種方法可以選擇,如果沒有尼古丁依賴,你就不要猶豫,說戒就戒,作出決定,把存有的香煙和打火機都扔掉,並向家裏的人、同事和好朋友宣布你的戒煙決定,請他們幫助監督你。

如果你有尼古丁依賴,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先訂一個戒煙日期,然後從現在開始減少吸煙的次數。然後定下幾個星期以後完全停止吸煙(最好在大約三個星期到一個月)。也要向家裏的人、同事和好朋友宣布你的戒煙決定,請他們幫助監督你。

下列方法也許可以幫助你戒煙:

(1)逐日推遲15分鍾點燃第一根煙的時間。

(2)煙癮來時,想法分散注意力,找點事情做。

(3)定出不吸煙時間,逐漸延長這段時間。

(4)飯後盡快離開餐桌去刷牙或洗碗,不要坐下聊天或看電視、看報。

(5)試用自己平常不用的那隻手吸煙。

(6)每次需要買煙時想辦法拖一段時間再買,每次最多隻買煙一包。

(7)每根煙隻吸一半。

(8)對於那些有尼古丁依賴的吸煙者則可以用一些尼古丁替代的辦法來解決“煙癮”問題。如目前已經有可以粘貼在皮膚上的尼古丁粘膏帖,它可以讓你的皮膚吸收一定的尼古丁,以降低煙癮。最近又有了口服的尼古丁替代品,也是可以用來幫助戒煙的。

堅持階段

在一個月後,就要完全戒掉吸煙的習慣,不能拖延徹底放棄香煙的日子。在這第二個月裏一定要有堅定的毅力,用自己的意誌戰勝自己的動搖,千萬不能動搖信心,放棄自己的努力。可以采用一些措施和辦法,幫助自己成功,要讓自己能夠做到在一個月內一口煙都不吸。

(1)每天早晨醒來,都要想一想“今天是我戒煙的第幾天了?我已經戰勝了自己,我要堅持住,今天決不吸煙”!

(2)繼續在最容易拿起煙的時間裏讓自己保持忙碌,在煙癮沒有過去以前不要停下來。

(3)在這段時間要盡量以素食為主,避免油膩辛辣食物。

(4)兩餐之間喝6~8杯水,促使尼古丁泌出體外。煙癮來了,就喝上兩杯果汁或白開水,然後到室外去做10次深呼吸。忍不住煙癮時還可衝洗淋浴,或用冷熱水交替擦洗臂膀和上身,促進血液循環。

(5)要回避與吸煙的人交談聊天。

(6)當有人給你遞煙時要大聲說:“謝謝,我已經戒煙了!”

鞏固階段

堅持完全戒煙一個月後,你就基本取得了成功,但還必須要繼續鞏固。在隨後的兩個月的鞏固階段裏,還要繼續堅持前麵的做法,並且要自己總結一下戒煙的好處:是不是嘴裏沒有煙臭了;是不是吃東西覺得有味道了;是不是氣管裏感覺清爽了;是不是說話的聲音變得利落了;是不是得到家人、同事的稱讚了……。

在你開始戒煙以後,你的體內將發生許多有益的變化:戒煙8小時後,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含量減少到正常水平,含氧量增至正常水平。24小時後,心髒病發作機會減少。48小時後,神經末梢再度恢複敏感性;嗅覺和味覺增強。72小時後,支氣管不再出現痙攣,呼吸將變得較為舒暢,肺活量相應增加。戒煙1個月後,咳嗽、鼻竇充血、氣急等症狀明顯減輕;支氣管出現新的纖毛,呼吸器官處理粘液的功能得到增強,抗感染的能力也相應增強。戒煙5年後,一般水平吸煙者患肺癌的死亡率下降一半。戒煙10年後,易癌變的細胞被健康細胞取而代之,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腎癌的發病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