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結語 外圓內方話中年(1 / 2)

有人曾說,“少年是楞的”,“老年是方的”。據我看來,大凡處事莽撞胡亂闖蕩的,於少年人群裏多見。而一旦到了老年,不少人自恃其一生有些閃光點,於是倚老賣老;十分固執,有個別偏執的,幾近於花南岩性質,所以,以方千稱之無足為輕。當然,在此要說明一點,這裏並無詆毀老同誌的意思,隻是就部分老年人性格特質中某些典型的行為習慣而談。

那麼,介於少年和老年之間;非常自然地出現了一個空間,這就是中年。對於中年人,那就是另外三種形狀——“銅錢”——外圓內方。

之所以說中年人性格是圓的,這是由中年人所處的生存環境與個人生活經曆所決定的。

人們說“少年老成”多是說這個人難以接近,缺乏熱情。而中年人“老成”,則是一種可貴的品質,是中年人理性性格的根本,是智慧的表現。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說:“對生活和人性的老成的理解十現在是並且一直是中國人理想性格的根本,由此而生發其他各種,陸格特點,比如和平主義、知足常樂、智慧、穩重、耐力等等。”這些都是中年人突出的性格。人封中年,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實踐的增加,學會了善於總結經驗,變得老練持重,辦事注重實效。此時,中年人知識麵廣,分析能力強,處理實際問題冷靜、老練,肯於競爭而注重策略,故成功機會大大增加。這樣一些特點,在中年人生活中往往表現出“圓”的藝術。

中年人老成的最大優點是能使人性格溫和,善於容忍,當然也能使人變得脫圓滑,漠然置之,不求上進等等。筆者一位朋友,名副其實的中年人,他的太太器量不怎麼地,一點不巾幗,常常為雞毛蒜皮事與其公公婆婆較量,雙方都有勝負。這下可難為了我這位朋友,既要當孝子,維護父母親的尊嚴,又不能委屈了嬌妻。在婆媳數年的內戰中,他編織了一套具有中國男性特色的活法,美其名曰“圓”法,具體操作起來,也有一套土辦法式的口訣,用他的語言來講,就是——不表態,在和任何一方單方麵的交談中,極其耐心地傾聽,在傾聽的同時,更要不停地點頭,以示對他們的意見的首肯。我的這位朋友始終不懈堅持以上要素,在多年的婆媳交戰烽煙中,沒遭到襲擊,一點兒也沒有傷亡,可真是。“圓”到家了。

另一位早年大學的同窗,至今一直平步青雲。他與我是密友卜並常有私下裏的酒晤。據他講其為官心得,僅幾個字——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我認為他講的是實話十不算矯揉造作。

這位仁兄40歲坐上副局級交椅,之後多年的中年光陰廣的確完完全全實踐了那幾個字。在他批的公文中,有些甚至是權限範圍內可以決斷的事情,他一律用紅筆寫上“可否,望批複”等字樣,很謙虛地等待“回音”。為此,他從來不犯錯誤,雖無耀眼的仕途升遷,但也躲過了不少猜疑與暗算,最終讓人覺得十分放心,無須去暗算他了。有二次,我鬥膽開玩笑說,您是圓的。他呢,一點兒也不生氣,甚至還說,這算什麼,比我圓的有的是。這種守成心理,力求穩紮穩打、不求冒進的性格,雖然讓人不敢恭維,但也的確體現了部分中年人被扭曲的“圓”形性格——老到,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