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古時又稱“落蘇”、“草鱉甲”等。落蘇,亦作“酪酥”,因茄子的味道似酥酪而得名。古人曾用幹茄治瘧疾,稱茄為“草鱉甲”,因為鱉甲也能治寒熱的病症。由此可知,茄子自古便與醫藥結下了不解之緣。今天我們所說的“吃了十月茄,餓死郎中爺”,就是這個道理。
茄子含有多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糖及礦物質等,是一種物美價廉的佳蔬。其營養含量,每100克茄子含有蛋白質23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31克,鈣22毫克,磷31毫克,鐵04毫克,胡蘿卜素004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04毫克,尼克酸05毫克,抗壞血酸3毫克。
特別是茄子富含維生素P。每100克紫茄中的含量高達720毫克以上,不僅在蔬菜中出類拔萃,就是一般的水果也是望塵莫及。維生素P能增強人體細胞間的黏著力,改善微細血管脆性,防止小血管出血。有科學家用肥胖的兔子做試驗,結果食用茄子汁一組的兔子比對照組兔子體內膽固醇含量下降10%。國外一家雜誌在介紹降低膽固醇一文中,更是把茄子排在了首位。
因此,對於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咯血和壞血病等患者,常食茄子是大有裨益的。
另據科學家研究,茄子還是治療痛症的克星。印度藥理學家已從茄科植物中成功地提取出一種龍葵素,用來治療胃癌、唇癌、子宮頸癌等症。一些接受化療的消化道癌症患者,出現發熱時,也可用茄子作輔助治療食物。
因茄子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所以,下麵為大家介紹一些用茄子治病的常用驗方:
茄子葉10片,水煎服,可治腹瀉。
茄子蒂7個,水煎服,每日1劑,可治子宮脫垂。
茄子蒂5個,焙炭為末,黃酒送服,可治疝氣痛。
白茄花15克,土茯苓30克,水煎服,可治婦女白帶過多。
生茄子嚼服,可解食物中毒。
紫茄子同米煮飯食用,可治黃疸肝炎。
茄子加醋一起搗爛,外敷,有消炎鎮痛之效。
茄子莖、葉、根煎湯洗患處,可防治凍瘡,皸裂和腳跟痛。
白茄根、木防已根、筋骨草各15克,水煎服,可治風濕疼痛,手足麻木。
因秋後的經霜老茄子,無論是莖、葉、根都可治病,故這也是“吃了十月茄,餓死郎中爺”的原因之所在。
茄子營養十分豐富,我們在選購茄子時,應該選哪種茄子好呢?應該挑選新采收的嫩果。在茄子萼片與果實相連接的地方,有一圈淺色環帶,這條帶越寬、越明顯,就說明茄子果實正快速生長,沒有老化。如果環帶不明顯,則說明茄子采收時,已停止了生長,此時的果肉其實就已經開始粗糙了,種子也會變硬了,這會影響食用。
除此之外,茄子的吃法也有很多種,燒、燜、蒸、炸、拌等都很合適。
人們常說,“茄子吃油”,這是因為茄子本身並無特別味道,隻有烹調人味才能好吃,而茄子對油脂的吸附能力很強,所以“燒茄子”、“鍋塌茄子”、“油燜茄丁”等都是人們愛吃的美味茄肴。但是,“過油茄子”不僅會讓人吃進大量油脂,還會造成茄子中維生素P的大量損失。所以,在做茄子前,要降低烹調溫度,最好不要用大火油炸,可改成掛糊上漿後再炸,這樣既可以減少吸油量,也能夠有效地保持茄子的營養價值。
需要注意的是,茄子於一般人來說均可食用,可起到清熱解暑的效果,對於容易長痱子、生瘡癤的人,尤為適宜;但茄子性涼,所以對於體弱胃寒的人來說,是不宜多吃的。
小貼士茄子可治雀斑、抗衰老和減腹
很多人不知道,茄子還具有治療雀斑、抗衰老和減肥的功效,而且十分有效。下麵是三個小偏方,僅供大家參考:
1白茄子治療麵部雀斑和汗斑麵部長有雀斑和身上有汗斑者,可用白色茄子搗爛取汁,一日2~3次,淨麵後(汗斑洗淨患部),塗抹或將白茹子切成片,蘸硫磺粉擦患處,每次需擦3~5分鍾,15天為一療程,3~5個療程見效,堅持久用,可獲痊愈的效果。
2食用茄子可以抗衰老茄子含有維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可使血液中膽固醇水平不致增高,對延緩人體衰老具有積極的意義。
3食用茄子有助於減肥選用紫皮茄子兩個,洗幹淨之後從中間切成四瓣,擱在鍋上蒸熟,拌上生薑粒、大蒜泥、醬油,即可食用。因茄子含的脂肪和糖非常少,屬於低熱量食物,有顯著的減肥效果,調上薑蒜,更能起到降血脂的作用。有肚腩的人,堅持每天吃一份,日久定能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