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不可暴食,渴不可狂飲”這句健康諺語旨在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在短時間內一次性進食過多,或飲入過多的水、飲料、酒等等時,這對於身體健康來說是不利的。
人在進食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會依賴於人體胃腸道和消化附屬器官的正常結構和功能來完成。首先食物通過口腔的咬碎、咀嚼後咽入食管,再推人胃內,在胃中,食物與胃內容物徹底混合、儲存,成批定量地經幽門被輸送達小腸。蛋白質在胃內被初步消化,而高脂溶性物質,如酒精在胃中被少量吸收,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電解質等物質被完全消化吸收的場所在小腸。小腸內壁表麵存在環形皺折,有成千上萬個絨毛及微絨毛,它的表麵積由此增加30多倍,相當於一個網球場的麵積。在多種消化液的輔助下,營養物質在小腸被充分完全地吸收,最後形成的食物殘渣在大腸停留1~2天,吸收掉每天約1500~2000毫升的剩餘水分,經腸蠕動,將其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一個人若在暴飲暴食後,就會完全打亂胃腸道對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節律。
特別是當一個人在大饑大渴之時,脾胃虛弱,消化功能很差,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下子進食過多,脾胃一時就會承受不了,會造成食物不化,結滯於胃腸內,造成胃脹得難受,嚴重的還可以脹死。曆史上曾有遭到圍城後逃出的長期饑餓的難民,為一頓飽食送掉性命的,就是因為其身體過於虛弱,胃腸的功能受到傷害,不能突然承受太多的食物,而造成的可怕後果。
所以說,在日常飲食中,有時我們會因為忙碌而來不及吃飯,於是便希望能通過暴飲暴食將上一餐的損失彌補回來的做法是不對的。小孩子容易暴飲暴食,是因為小孩子還不太懂事,這需要家長的監視;而年輕人如果暴飲暴食,不加克製,其實就是拿自己的身體進行賭注。古人對此多有告誡,所謂“不欲極饑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可過多”。飽食過多,則結積聚;渴飲過多,則成痰遊。這是經驗之談,所以又有“大渴莫大飲,大饑莫大食”、“暴飲暴食會生病,定時定量保安寧”的說法。
知道了這些道理後,在日常飲食中,我們應養成好的習慣,不可暴飲暴食。可是,生活中有的人並不是因為沒有好的飲食習慣,而是因為心理出現了問題無處發泄,就以吃東西來消解自己壓抑的心情。這樣的人,常常會吃很多東西,而且會吃很多平常都不怎麼經常吃的東西,到了暴飲暴食的地步,自己卻並不知道。這是一種不健康的表現,對於這些人來說,按照常規的方法讓他去合理飲食,並不容易做到,還會使他們更加苦惱。這時,隻有讓他們克服心理問題,才能克服暴飲暴食的行為。
貼心叮嚀夏季吃冷飲需小心
夏季由於高溫的影響,人體會產生一係列生理反應,導致精神不振、食欲減退。這時,若能適當吃些冷飲,不僅能消暑解渴,還可幫助消化,益於人體健康。然而,有的人在吃冷飲時往往不注意衛生,暴飲暴食,以致誘發了許多疾病,如食物中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因此,在吃冷飲時,有些事項一定要注意。
1在劇烈運動後不可吃大量冷飲人在劇烈運動後,會導致體溫升高,咽部充血。此時,胃腸和咽部如突然受到大量冷飲的刺激,就會出現腹痛、腹瀉或咽部疼痛、發音嘶啞、咳嗽以及其他病症。所以,在劇烈運動後,不可吃大量的冷飲。
2不衛生的冷飲不要吃由於大腸杆菌、傷寒杆菌和化膿性葡萄球菌均能在-170℃的低溫下生存。因此,吃了不潔的冷飲,就會危害身體健康。所以,沒有品牌的汽水或冰棍不可食用。
3不新鮮的冷飲勿食用
吃冷飲以“色清、味美、品鮮”的為佳。在挑選冷飲時,一定要認真查看冷飲是否衛生、新鮮。一般的果汁類飲料應沒有沉澱,瓶裝飲料應該不漏氣,開瓶後應有香味。鮮乳為乳白色,乳汁均勻,無沉澱、凝塊、雜質,有乳香味。罐頭類飲料的鐵筒表麵不得生鏽、漏氣或漏液,蓋子不應鼓脹,如果敲擊罐頭時呈鼓音,說明已有細菌繁殖,是不能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