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就睡覺,猶如吃毒藥”,這句諺語告訴我們:吃飽了不能立刻睡覺。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吃飽後就睡覺,這對人體健康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1易得胃部疾病
吃飽了就睡覺,會讓食物長時間地滯留在胃中,這樣就會逼迫胃大量分泌胃液,不僅破壞了胃黏膜,還容易產生胃糜爛、胃潰瘍,從而誘發胃癌。
2易得“富貴病”患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症等“富貴病”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晚上吃得太飽就睡。
3易患骨質疏鬆體內甲狀旁腺激素的多少與一個人平時的飲食量成正比。長期飽食後就睡覺,會使人體內甲狀旁腺激素增多,使骨骼脫鈣,造成骨質疏鬆。
4易得吸入性肺炎吸人性肺炎是一種常見病,尤其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在就診的老年肺炎患者中占到20%左右,常發生在睡眠中。這是因為老年人吞咽功能下降,反應比較遲鈍,剛吃過飯就睡覺,食物反流進人肺部的可能性增加。如果帶有胃酸的食物反流到肺部,還會對肺產生化學性損傷,使肺容易受到細菌感染,甚至造成窒息。
要改想變吃飽就睡的習慣,飯後最好是散散步或做些輕微的活動,時間以15~30分鍾為宜。有一些身材偏瘦的人,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那就是:
吃飽了就睡是一個增肥的好方法。其實,這種想法是一種增肥的誤區,以這樣的方法增肥容易引發多種疾病。
吃飽了就睡對身體不好,然而晚上睡得太遲對人體來說也是沒有益處的。
夜裏睡得過晚會傷膽氣,嚴重者還會患抑鬱症。《黃帝內經》中講,“氣以壯膽”、“十一藏府皆取決於膽”。晚上23點至淩晨1點是子時,人的膽經在這個時候是最旺的。人在睡眠中能養蓄膽氣,如果不睡覺則會消耗膽氣,嚴重者會出現“怯症”,即是現代醫學上講的抑鬱症。
那麼,晚飯後多久睡覺好呢?我們的晚餐與睡眠時間最好相隔4小時,晚餐時也不要暴飲暴食。如果說非得進食夜宵,也應選擇清淡的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晚餐應吃得少一點,清淡一些,而不要大魚大肉地海吃猛喝。脂肪最難消化,在胃裏排空時間最長,晚餐中如果進食大量的脂肪類食物的話,胃排空往往會超過4個小時,這樣人到了該上床睡覺的時候,消化係統還在緊張地工作,這種信息傳遞給大腦,便會引起大腦的活躍,進而容易導致失眠。
小貼士最宜睡前吃的幾種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晚上不易入睡的苦惱,你隻需在睡覺前適當地吃些下麵的食物,不易入睡的情況就會有所改善。
溫奶:睡前喝杯溫奶有助於睡眠的說法早已眾人皆知,因為牛奶中包含一種色氨酸,它能夠像氨基酸那樣發揮鎮靜的功效,而鈣能幫助大腦充分利用這種色氨酸。將溫和的牛奶盛在奶瓶中,那更會帶給你一種回到幼年的溫馨之感,並輕輕地告訴你“放鬆些,一切都很好”。
菊花茶:菊花茶之所以成為我們睡前配製茶飲品的首選,主要是因為其柔和的舒眠作用,是人們凝神靜氣的最佳天然藥方。
杏仁:杏仁同時含有色氨酸和鬆緩肌肉的良藥——鎂。所以。吃少量的利於心髒健康的堅果,也是催眠的又一妙招。
全麥麵包:一片土司,搭配茶和蜂蜜,能夠幫助人體釋放一種胰島素,這種胰島素能夠使得色氨酸達到人腦並在那轉化為複合胺。就好像有人在耳邊低語:“是時間睡覺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