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運動好比靈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1 / 1)

生命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最寶貴的,同時也是最脆弱的。人生苦短猶如白駒過隙,而我們生命的泉水為何能源源不斷?因為人能運動。許多不治之症難倒了眾多醫學名家,卻在一個人堅持不懈的運動中奇跡般地消失了,這是因為運動;有的人年逾古稀,卻鶴發童顏,精神矍鑠,這也是運動所帶來的神奇功效。“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好比靈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運動本身就是一個人預防疾病、消除疲勞、獲取健康長壽的最重要的途徑。

與孔子同時代的哲學家子華子,在很早的時候就提出了生命需要運動的觀點,他說:“流水不腐,以其遊故也。戶樞不蠹,以其運故也。”他認為,人體營衛氣血流通無阻,運行不已,就會健康長壽;營衛氣血流通不暢,運行受阻,就會生病損壽。因此,他主張動以養生。這和我們當今科學認為運動能增強生命的活力,使各器官各部位都得到鍛煉,從而加強各係統的功能,提高人體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有利健康長壽的觀點是完全一致的。

一個人缺乏運動,會使身體的免疫能力下降,某些疾病和病毒不能得到有效免疫,從而而誘發多種疾病。此外,如果小孩不進行足夠多的體育鍛煉的話,他們的大腦發育也不會很好。

經常運動可以增加人體的心肺功能。以長期的眼光來看,經常運動可以減少心髒血管疾病的危險陛;是控製體重最有效的方式,同時也可以控製熱量的攝取量;有助於改善體型,因為運動可以調節鬆弛的肌膚,並減低脂肪含量;有助於減少老化的現象。

經常運動還具有調節人體緊張隋緒的作用。經常運動能改善人的生理和心理狀態,使人恢複體力和精力;能增進身體健康,使疲勞的身體得到積極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學習、工作;可以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讀書帶來的壓力;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態,充分發揮我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自信心和價值觀,使我們的個性在融洽的氛圍中獲得健康、和諧的發展;體育鍛煉中的集體項目與競賽活動可以,培養我們的團結、協作及集體主義精神。

另外,少年是一個人一生中身心發育趨向成熟的重要轉折時期,這時他們會驚異地發現,自己在生理和心理方麵出現了許多前所未有的變化,並明顯地感到自己長大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的提高,“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更應該讓自己在體育運動中茁壯成長。

然而,也並非所有的運動都是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劇烈的運動往往會破壞人體內外的生理平衡,加速機體某些器官的磨損和一些生理功能的失調,導致一個人的生命進程縮短,出現早衰和早逝。據報道,國外一家保險公司曾對5000名運動員做過健康監測,結果表明,不少運動員50歲左右就患了心髒病。多數人的壽命不及普通人,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運動劇烈且過度。所以說,我們在運動時還要掌握好分寸,也就是說運動要適量。

那麼,運動怎樣才算是適量的呢?適量的運動,就是運動到你的年齡加每分鍾的心跳次數等於170.比如說一個50歲的人,運動到每分鍾心跳120次,加起來是170.這樣的運動也叫“有氧代謝運動”。如果身體好,就可以多一些,身體差就可以少一些。有資料顯示,對老年人分兩組進行觀察,一組一天平均走42公裏;一組基本上是不走路,結果發現:走42公裏的這組老年人死亡率、冠心病發病率比從不走路的那一組下降60%。

一般人的運動量都不會太多。經常不運動是不可取的,但運動太過也同樣不可取。

小貼士特定的“運動處方”

在運動醫學專家眼裏,每種疾病都有其特定的“運動處方”,一些患者可以針對自己的病情采取相應的運動項目。下麵是幾種常見疾病的運動處方,僅供參考:

1高血壓推薦運動:騎自行車,徒手體操,降壓操。

我國一般采用太極拳和氣功進行治療,而國外則較多采用步行、自行車、體操、遊泳和遊戲。這些運動的特點都是動作舒緩,對高血壓患者來說非常安全。

2糖尿病推薦運動:步行,慢跑,徒手體操。

此種療法主要適用於輕度及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針對這一病情,主要以:進行耐力運動為主,如步行、慢跑、遊泳以及徒手體操等。其中,步行是國內外最常用的,應作為首選;運動強度應該控製為中等,即讓運動心率保持在120次左右。

3哮喘推薦運動:瑜伽,太極拳。

瑜伽和太極拳都強調呼吸,可以使患者情緒穩定,心情愉快而積極。良好的情緒又能通過神經係統幫助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從而提高哮喘病患者對過敏物質的適應能力,防止和減少哮喘病的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