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常打太極拳,益壽又延年(2 / 2)

在練太極拳時,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在練拳前,應做適當的熱身運動,做到心平氣和,思想集中。

練拳時,姿勢一定要正確,動作要合乎規範,否則錯誤動作定型後較難糾正,甚至還會給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

練習結束後,不可立即停下來,應該做適當的調息運動,如一呼一吸邁一步的緩慢散步呼吸方法,注意守丹田;也可原地進一步伸展身體各部位,做些牽拉運動,精神不可散亂,讓心律逐漸平複到接近練拳前的安靜狀態,並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練拳後,應避免長時間地站在風口處,以免身體受涼感冒。

練拳時,運動量應適中。練拳時長20~30分鍾為宜(不包括熱身運動和結束放鬆部分)。體弱者可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減小運動量,縮短運動時間,或降低練習密度,延長休息時間。

饑餓或飽食後不易練拳。一般飯後半小時再練拳。練拳後不易立即吃飯或大量飲水,最好間隔20分鍾後再進食為宜。

在這裏需要提醒初學者:練習太極拳要“靜”,要摒棄雜念,集中思想,以意識來指導動作;練習太極拳要“鬆”,要克服緊張的情緒,隻有等到情緒放鬆下來以後,才能夠進入正常的狀態;練習太極拳要“沉”,就是要氣沉丹田,鬆沉內斂,要克服心浮氣躁的毛病;練習太極拳要“化”,要懂得以柔化剛,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與人和睦相處,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生活習慣。

練太極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持之以恒,因為太極拳運動是一種逐步收效的健身法,所以隻有認真堅持練習的人,才能從中受益。

相關鏈接老年人最適合練哪種太極拳

在生活中,老年人練太極拳的居多,當然老年人也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將太極拳練得很好。雖然這樣,老年人還是要有選擇地進行練習,因為有些動作對老年人來說並無益處。那麼,老年人練哪種拳比較好呢?

對老年人而言,體力、記憶力等均不如中青年人,有慢性病、老年病的還有很多。所以,學練小架、動作慢的養生太極拳最適合。例如,吳鑒泉式慢練的太極拳,楊式小架慢練的太極拳。

太極拳慢練,能使人體的副交感神經功能提升,有助於老年人的內髒得到修複以及各種慢性病的康複。練太極拳時,要忘掉一切,在沒有煩惱和外界幹擾的狀態下,大腦能獲得比睡眠更好的休息。許多老年人在練拳結束時,都有頭腦和身體輕鬆愉快的感覺,這樣的感覺對健康來說是大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