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本草偏方”
1.驢鞭1支,紅棗8枚,當歸頭20克,煮熟食之。適用於氣血虧損。
2.驢鞭1支,豬腰1對,紅棗8枚,煮食。適用於腎虛體弱。
3.驢鞭1支,生黃花50克,王不留行25克,用3000毫升水煮至2000毫升,除去藥渣,吃驢鞭喝湯。適用於產婦乳汁缺少。
“食用禁忌”
凡內熱或胃火者禁服。
海狗腎
[來源]
海狗腎為海狗科動物海狗,或海豹科動物海豹的雄性外生殖器。藥用其陰莖及睾丸。主產加拿大、夏威夷群島及我國渤海、黃海沿岸和遼寧等地。又名膃肭臍。以形粗長、質油潤、半透明、無腥臭者為佳。
[異名]
膃肭臍。
[性味歸經]
鹹,性溫熱。歸腎經。
[功效主治]
本品能溫腎壯陽,補精益髓。
“藥膳本草偏方”
1.膃肭臍30克,艾葉20克,煎湯飲之。適用於脘腹冷痛。
2.海狗腎30克,杜仲30克,煮熟,吃海狗腎,喝湯。適用於腰膝酸軟。
3.膃肭臍30克,酸棗仁15克,茯神15克,桂圓肉20克,煮食。適用於夜間夢多,晝間精神不振。
“食用禁忌”
潮熱盜汗、口咽幹燥、咯血便秘、舌紅無苔等陰虛火旺,及陽強易舉者,均不宜用。
黃狗鞭
[來源]
黃狗鞭為犬科動物雄性黃狗的陰莖和睾丸。主產廣東、廣西、江蘇等地。又名黃狗腎、廣狗腎。以色淡黃、帶紅筋、條粗壯、帶睾丸、無殘肉、無脂肪者為佳。
[異名]
黃狗腎、狗腎、狗雞巴(土名)、狗陰莖、柴狗腎。
[性味歸經]
甘,鹹。歸腎經。
[功效主治]
本品補腎壯陽,填精補髓。適用於腎陽虛、陽痿、腰酸、尿頻等症。
“藥膳本草偏方”
1.黃狗鞭1具,菟絲子15克,肉蓯蓉15克,淫羊藿12克,輔料、調料煮湯食之。適用於陽痿、肢冷。
2.黃狗鞭1具,豬蹄筋300克,牛膝20克,共煮,加少量食鹽,喝湯吃肉。適用於腰膝酸軟,步履不堅。
“食用禁忌”
凡性欲亢進及心煩口燥、舌紅少苔、潮熱盜汗、便結尿黃之陰虛火旺者,均不宜用。
海龍
[來源]
海龍為海龍科動物刁海龍、擬海龍或尖海龍除去皮膜及內髒的全體。以條大、身幹、整潔、色黃白者為佳。主產廣東、遼寧等省。
[異名]
水雁,海蛇。
[性味歸經]
鹹、甘,溫。歸腎經。
[功效主治]
本品具有補腎壯陽之功效。適用於陽痿、早泄、不育、精神衰憊等症。
“藥膳本草偏方”
1.海龍50克,白酒500克,浸泡7日,日服3次,每次飲15毫升。適用於陽痿。
2.海龍50克,牛膝20克,豬蹄筋400克,調味品少許,燉湯服食。適用於老年人體弱、步履不堅。
“食用禁忌”
孕婦及陰虛火旺者忌服。
淫羊藿
[來源]
淫羊藿為小蘖科草本植物淫羊藿、箭葉淫羊藿和心葉淫羊藿的全草。主產陝西、四川、湖北、山西、廣西等地。又名仙靈脾。以枝梗少、色黃綠、葉片多、不破碎者為佳。
[異名]
剛前,仙靈脾,仙靈毗,放攀草、棄杖草、千兩金、幹雞筋、黃連祖、三枝九葉草、牛角花、銅絲草、鐵打杵、三叉骨、肺經草、鐵菱角。
[性味歸經]
辛、甘,性溫。歸肝、腎經。
[功效主治]
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主治腎陽虧虛所致的陽痿早泄、尿頻遺尿、腰膝酸冷、婦女宮寒不孕、氣短喘促、畏冷肢涼、神疲健忘或陽虛寒濕的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木拘攣、小兒麻痹症及陽虛有寒的慢性支氣管炎、更年期高血壓病等。
“藥膳本草偏方”
1.淫羊藿、熟地、白術、當歸、枸杞子、杜仲、仙茅、巴戟天、萸肉、蓯蓉、韭菜子、蛇床子、附子、肉桂等。適用於腎虛陽痿。
2.仙靈睥一斤,細銼,以生絹袋盛,於不津器中,用無灰酒二鬥浸之,以厚紙重重密封,不得通氣,春夏三日,秋冬五日。每日隨性溫服,常令醺醺不得大醉。適用於偏風,手足不遂,皮膚不仁。
“食用禁忌”
陰虛有火者忌服。
巴戟天
[來源]
巴戟天為茜草科藤本植物巴戟天的根。主產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四川等地。又名巴戟、巴戟肉、蔓草、兔子腸。以根條肥大、呈連珠狀、肉厚實、木心細、色紫者為佳。
[異名]
巴戟、雞腸風、兔子腸。
[性味歸經]
味辛、甘,性溫。歸肝、腎經。
[功效主治]
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主治腎陽虧虛所致的陽痿不舉,精冷質稀、遺精滑精,女子宮寒不孕、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夜尿頻多、小便失禁,陽虛兼夾寒濕的腰膝酸冷、困重難以轉側、筋骨痿弱、肢體麻木、關節風濕痹痛、屈伸不利等症。
“藥膳本草偏方”
1.巴戟天、白術、五味子、茴香、熟地、肉蓯蓉、人參、複盆子、菟絲子、牡蠣、益智仁、骨碎補、龍骨、附子、肉桂等。適用於腎虛陽痿。
2.巴戟三兩,良薑六兩,紫金藤十六兩,肉桂(去粗皮)、吳茱萸各四兩。上為末,酒糊為丸。每服20丸,暖鹽酒送下,鹽湯亦得。日午、夜臥各1服。適用於婦人子宮久冷,月經不調,或多或少,赤白帶下。
3.巴戟天(去心,二味以青鹽、酒煮),益智仁,桑螵蛸、菟絲子(酒蒸)各等分。為細末,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食前用鹽酒或鹽湯送下。適用於小便不禁。
“食用禁忌”
凡陰虛火旺者忌服。
補骨脂
[來源]
補骨脂為豆科草本植物補骨脂的種子。主產四川、河南、陝西、安徽等地。又名破故脂、胡韭子、補骨鴟。以色黑褐、粒大飽滿、無雜質者為佳。
[異名]
胡韭子、婆固脂、破故紙、補骨鴟、黑故子、胡故子、吉故子。
[性味歸經]
辛、苦,性溫。歸脾、腎經。
[功效主治]
補腎壯陽,溫脾止瀉。主治脾腎陽虛所致的腰膝冷痛、陽痿不舉、遺精滑精、尿頻遺尿或尿失禁、腸鳴腹痛、久瀉久痢、五更泄瀉、大便失禁等。
“藥膳本草偏方”
1.補骨脂、杜仲、胡桃等,如青娥丸。適用於腰膝冷痛。
2.補骨脂、蜂蜜,胡桃等。適用於虛寒喘咳。
3.補骨脂150克,高粱酒泡百日,每日外擦三、四次,適用於白癜風。
“食用禁忌”
陰虛火旺者忌服。
肉蓯蓉
[來源]
肉蓯蓉為列當科寄生草本植物肉蓯蓉帶鱗片的肉莖。主產內蒙古、甘肅、新疆等地。又名大芸、寸芸、金筍。以體長肥大、肉質呈棕褐色、油性大、質地柔軟者為佳。
[異名]
肉鬆蓉、縱蓉、地精、金筍、大芸、禦蓯蓉。
[性味歸經]
甘、鹹,性溫。歸腎、大腸經。
[功效主治]
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主治腎陽虧虛,精血不足所致的腰膝冷痛、筋骨痿弱、體倦腰酸、耳鳴失聰、陽痿不舉、遺精早泄、尿多遺尿、婦女不孕,以及腸燥便秘等。
“藥膳本草偏方”
1.蓯蓉、鮮魚。為末,黃精酒丸服之。強筋健髓。
2.肉蓯蓉、鹿茸、山藥、白茯苓等分。為末,米糊丸梧子大。棗湯每下卅丸。適用於腎虛白濁。
3.肉蓯蓉、熟地、五味子、菟絲子、懷山藥。適用於身體虛弱,小便頻數。
4.肉蓯蓉二斤,酒浸三日,細切,焙幹,搗羅為末,分一半,醇酒煮作膏,和一半入臼中,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加至30丸,溫酒或米飲下,空心食前。適用於虛損,腹內疼痛,不喜飲食。
“食用禁忌”
胃弱便溏,相火旺者忌服。
菟絲子
[來源]
菟絲子為旋花科寄生蔓草植物菟絲子的成熟種子。主產江蘇、遼寧、吉林、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地。又名菟絲實、豆須子、纏龍子。以顆粒飽滿、色棕黃、無雜質者為佳。
[異名]
吐絲子,無娘藤子。
[性味歸經]
味辛、甘,性微溫。歸肝、腎經。
[功效主治]
本品具有補肝腎、益精髓、明目、安胎之功效。適用於陽痿遺精、小便頻數淋瀝、耳鳴目眩、腰膝酸痛、目暗不明、睥虛便溏或泄瀉等症。
“藥膳本草偏方”
1.菟絲子30克,煎水服之。適用於尿有餘瀝。
2.菟絲子20克,枸杞子20克,雞蛋2個,調料少許,蒸食。適用於目暗。
3.菟絲子15克,杜仲15克,豬腰子1個,蒸食。適用於腰膝酸痛。
4.菟絲子、覆盆子、車前子、五味子等。適用於陽痿滑精。
“食用禁忌”
本品凡陰虛火旺者忌服。大便燥結,小便赤者禁服。
蛤蚧
[來源]
蛤蚧為壁虎科動物蛤蚧除去內髒的幹燥全體。主產廣西、廣東、雲南等地。又名仙蟾、大壁虎。以形體大、肉肥壯、尾全不破碎者為佳。
[異名]
蛤蟹、仙蟾、大壁虎、蚧蛇、德多、石牙。
[性味歸經]
味鹹,性平。歸肺、腎經。
[功效主治]
本品助腎陽,益肺氣,納氣定喘。適用於肺腎陽氣虧虛所致的氣短喘咳、痰中帶血、咳則小便出、陽痿不舉、小便餘瀝不盡、遺精早泄、經閉不行及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而屬肺腎陽氣虧虛者。
“藥膳本草偏方”
1.哈蚧、貝母、鹿角膠、枇杷葉、桑白皮、葛根、人參、甘草、杏仁配伍,名曰“蛤蚧湯”。適用於久病體虛、咳嗽氣喘。
2.蛤蚧一對(用醋少許塗,炙令赤色),白羊肺一兩(分為三份),麥冬半兩(去心,焙)款冬花一份,胡黃連一份。上藥除羊肺外,搗細羅為散,先將羊肺一份,於沙盆內細研如膏,以無灰酒一中盞,暖令魚眼沸,下羊肺,後入藥末三錢,攪令勻,令患者臥,去枕,用衣簟腰:仰而徐徐而咽,勿太急。適用於肺勞咳嗽。
3.蛤蚧一對(雌雄頭尾全者,淨洗,用法酒和蜜塗炙熟),人參一株(紫團參)。上二味,搗羅為末,熔蠟四兩,濾去滓,和藥末,作六餅子。每服,空心,用糯米作薄粥一盞,投藥一餅,趁熱,細細呷之。適用於肺嗽,麵脬,四肢脬。
“食用禁忌”
外感風寒和實熱所致咳喘,均不宜用。同時,蛤蚧若無尾則不可用,因本品藥力在尾。製作藥膳若用鮮者甚妙。
冬蟲夏草
[來源]
本品為麥角科植物冬蟲夏草菌的子座及寄主蝙蝠蛾科昆蟲蟲草蝙蝠蛾等的幼蟲屍體的複合體。主產四川阿壩、鬆潘、理縣、德格、道孚、西藏等地。
[異名]
夏草冬蟲、蟲草。
[性味歸經]
甘、溫。歸肺腎經。
[功效主治]
本品具有補肺益腎、益精氣之功效。適用於久咳虛喘、勞嗽痰血、腰膝酸痛陽痿遺精等症。
“藥膳本草偏方”
1.冬蟲夏草、沙參、阿膠、川貝母等配伍。適用於肺陰不足。
2.冬蟲夏草20克,老雄鴨1隻,加調料燉服。適用於虛勞咳喘、自汗、盜汗、陽痿、遺精、腰膝酸軟、久虛不複。
3.蟲草50克,乳鴿1隻,加調料少許燉服。適用於貧血、陽痿:
“食用禁忌”
有表邪者忌用。藥膳用加黃酒浸泡後,可增強療效。
鎖陽
[來源]
瑣陽為鎖陽科肉質寄生草本植物鎖陽的肉質莖。主產內蒙古、甘肅、新疆等地。又名地毛球、鎖嚴子。以體肥大、質重實、表麵棕色、斷麵粉性、油潤、無筋者為佳。
[異名]
瑣陽、不老藥、鏽鐵棒、地毛球、黃骨狼、鎖嚴子、羊鎖不拉、耶爾買他格(維名),烏蘭-告亞(蒙名)。
[性味歸經]
味甘,性溫。歸肝、腎經。
[功效主治]
本品具有補腎陽,潤腸之功效。適用於陽痿遺精、不孕、腰膝無力、虛人便秘等症。
“藥膳本草偏方”
1.鎖陽、桑螵蛸、龍骨、茯苓等配伍。適用於遺精滑泄。
2.瑣陽三斤。清水五鬥,煎濃汁二次,總和,以砂鍋內熬膏,煉蜜八兩收成,入磁瓶內收貯,每早、午、晚各食前服十餘茶匙,熱酒化服。適用於陽弱精虛,陰衰血竭,大腸燥涸,便秘不運。
3.鎖陽、龍骨、蓯蓉、桑螵蛸、茯苓各等分。共研末,煉蜜為丸,每服三錢,早晚各一次。適用於腎虛遺精,陽痿。
“食用禁忌”
本品不宜泄瀉、精不固患者服用。
蛇床子
[來源]
蛇床子為傘形科植物蛇床的幹燥成熟果實。主產河北保定、邯鄲,浙江金華、蘭溪,江蘇揚州、鎮江,四川溫江、崇慶等地。以幹燥、黃綠色,無雜質者品質優良。
[異名]
蛇米,蛇珠,蛇粟,蛇床仁,蛇床實,氣果、雙腎子,癩頭花子。
[性味歸經]
辛、苦,溫。歸腎經。
[功效主治]
益腎陽,散寒祛風,燥濕殺蟲。適用於腎虛陽痿、皮膚濕瘡、陰癢、帶下、濕痹腰痛等症。
“藥膳本草偏方”
1.蛇床子、威靈仙、當歸、大黃、苦參、殼砂、蔥頭等配伍。適用於陰囊濕癢。
2.菟絲子、蛇床子、五味子各等分。上三味,末之,蜜丸如梧桐子。飲服三十丸,日服三次。適用於陽不起。
3.蛇床子一兩,白礬二錢。煎湯頻洗,適用於婦人陰癢。
“食用禁忌”
陰虛火旺,下焦有濕者忌服。
韭菜子
[來源]
韭菜子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韭菜的種子。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又名起陽草、草鍾乳。以色黑、飽滿者為佳。
[異名]
韭子、韭菜仁。
[性味歸經]
味甘、辛,性溫。歸肝、腎經。
[功效主治]
本品具有溫陽、行氣、散血、解毒之功效。適用於腎氣不固之陽痿遺精、小便頻數、遺尿、腰膝酸痛、白帶過多等症。
“藥膳本草偏方”
1.韭菜子配補骨脂,益智仁。適用於腎與膀胱虛冷、小便頻數。
2.韭子二升,稻米三升。上二昧,以水一鬥七升煮如粥。取汁六升,分三次服用。適用於虛勞尿精。
“食用禁忌”
心煩口渴、咽喉幹燥、舌紅少苔之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續斷
[來源]
續斷為續斷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續斷或續斷的根。主產四川、湖北、貴州、湖南等地。又名川斷、川斷肉、山蘿卜。以根條粗、質堅而脆、容易折斷、外皮黃褐色、斷麵黑綠色者為佳。
[異名]
龍豆、屬折、接骨、南草、接骨草、川斷。
[性味歸經]
味甘、苦、辛,性微溫。歸肝、腎經。
[功效主治]
本品具有補肝腎、續筋骨、安胎、調血脈之功效。適用於腰背酸痛、足膝無力、胎漏、崩漏、帶下、遺精、跌打損傷、金瘡、癰瘍、折跌、痔漏等症。
“藥膳本草偏方”
1.續斷、萆薜、牛膝、杜仲、木瓜等配伍。適用於腰膝骨痛。
2.續斷二兩,破故紙、牛膝、木瓜、萆薜、杜仲各一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桐子大。空心無灰酒下五六十丸。適用於腰痛並腳酸腿軟。
“食用禁忌”
陰虛火旺者不宜用。治胎漏下血者,宜炒後用。
杜仲
[來源]
杜仲為杜仲科落葉喬木植物杜仲的樹皮。主產四川、陝西、湖北、河南、貴州、雲南等地。又名木綿、思仲、絲連皮。以皮厚完整、去淨粗皮、斷麵白絲多、內表麵黑褐色或紫褐色者為佳。
[異名]
思仙、思仲,石思仙、絲連皮、絲楝樹皮、扯絲皮、絲棉皮。
[性味歸經]
味甘、微辛,性溫。歸肝、腎經。
[功效主治]
本品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之功效。適用於肝腎不足、腎虛腰痛、腰膝無力、胎動不安等症,多配伍使用。
“藥膳本草偏方”
1.杜仲、牛膝、枸杞、續斷、鹿角膠、熟地、五味子、菟絲子、山藥、黃柏等配伍。適用於腎虛腰痛,下部軟弱無力。
2.杜仲一斤,五味子半升。二物切,分十四劑,每夜取一劑,以水一升,浸至五更,煎三分減一,濾取汁,以羊腎三、四枚,切下之,再煮三五沸,如作羹法,空服頓服。用鹽、醋和之亦得。適用於腰痛。
“食用禁忌”
凡陰虛火旺者忌服。使用杜仲時,必須炒焦杜仲絲,以破壞杜仲膠,才使有效成分發揮作用。
狗脊
[來源]
狗脊為蚌殼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金毛狗脊的根莖。主產四川、浙江、福建等地。又名金狗脊、金毛狗。以形體肥大、顏色金黃、質地堅實、無空心者為佳。
[異名]
百枝,狗青、強膂,扶蓋、扶筋,苟脊。
[性味歸經]
味甘、苦,性溫。歸肝、腎經。
[功效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