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治藥膳
木耳紅糖湯
材料:黑木耳、紅糖各60克,三七麵30克。
食法:將黑木耳去雜洗淨,加水煮爛,再加三七麵紅糖服食。每日1劑。2次分服。
功效:活血散瘀,潤躁消腫,止血止痛。
適應症:肝鬱血熱型崩漏,症見經前胸肋脹痛,性情急躁,頭暈頭痛,口幹,尿黃,大便幹結,月經量多,色紅或深紅,粘稠有塊等。
藕節湯
材料:藕節5~6個,紅糖適量。
食法:將藕節洗淨切碎,加水煎湯,去渣,調入紅糖飲服。或用蓮蓬3~4個,加水煎湯飲服。每日1劑。
功效:活血散瘀,止血。
適應症:崩漏。
豬皮湯
材料:豬皮150克,紅糖適量,黃酒少許。
食法:將豬皮洗淨切塊,與黃酒共置鍋內,加水煮熟,調入紅糖服食。每日1劑。
功效:滋陰潤躁,和血活血。
適應症:崩漏。
魚鱗膠
材料:鯉魚鱗等魚鱗甲適量。
食法:將魚鱗洗淨,放入鍋內,以文火熬至溶化,即為魚鱗膠。每服30克,以溫酒兌水化服。
功效:散血,止血。
適應症:崩漏。
大薊汁
材料:鮮大薊(又名刺薊)全草1把。
食法:將大薊洗淨搗爛,取汁飲服。每日1劑。
功效:涼血,止血。
適應症:肝鬱血熱型崩漏。
川芎紅花酒
材料:川芎50克,紅花15克,白酒500毫升。
食法:將川芎製為粗末,與紅花一同浸入白酒內,密封貯存,每日搖蕩1次,7日後即成。每服30~50毫升,每日3次。
功效:活血化瘀,止崩。
適應症:血瘀型崩漏,症見月經周期紊亂,量多或少,淋漓不斷,色紫暗,有血塊,小腹疼痛拒按,血塊排出後痛減等。
茅根絲瓜茶
材料:白茅根15克,老絲瓜9克。
食法:將上2味放入杯中,用沸水衝泡,代茶飲用。每日2劑。
功效:清熱利濕,涼血止血。
適應症:濕熱內蘊型崩漏。
烏梅紅糖茶
材料:烏梅10克,紅糖適量。
食法:將烏梅製為粗末,與紅糖一同放入杯中,用沸水衝泡,代茶飲用。每日1~2劑。
功效:收斂,止血。
適應症:崩漏。
槐花散
材料:槐花適量。
食法:將槐花去雜,焙焦,研為細末,每服15克,每日2次,以米酒送服。
功效:清熱涼血,調經止血。
適應症:肝鬱血熱型崩漏。
石榴汁
材料:酸石榴1個,大棗30克。白糖適量。
食法:將石榴去皮,搗爛取汁,與大棗同煮。調入白糖飲服。每日1劑,2次分服。
功效:生津解渴,澀腸止血。
適應症:脾不統血型崩漏。
柿餅散
材料:柿餅60克,紅茜草30克,黃酒適量。
食法:將柿餅紅茜草置於砂鍋內,焙幹研末,用黃酒衝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止血。
適應症:肝鬱血熱型崩漏及濕熱內蘊型崩漏。
花生大棗藕節湯
材料:花生米(連衣)30克,大棗、鮮藕節各50克。
食法:將上3味洗淨,加水煮熟,去藕節,吃花生、大棗,喝湯。每日1劑。
功效:益氣健脾,收斂止血。
適應症:脾不統血型崩漏。
帶下
女子隨著發育成熟,陰道內常有少量的魄透明無臭的分泌物,稱白帶。若帶下量明顯增多,色、質、氣味異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狀者,稱帶下病。
中醫病因病機分析
傳統醫學認為,引起帶下病的原因,主要有脾腎虛弱和濕熱下注兩種:前者帶下清稀量多,伴麵色蒼白、手腳發涼、小腹冷痛、腰膝酸軟等症,治療方法是補益脾腎、固澀止帶;後者帶下黃綠或粉紅色黏液,有腥臭味,伴外陰瘙癢、小腹脹痛、腰痛、小便黃熱等症狀。
飲食調治宜忌
1.身體虛弱者,應補充營養,增強體質。宜食牛奶,雞蛋,豆漿,瘦肉,動物內髒等。
2.若氣虛症狀明顯,可酌加補氣藥物或食物,以清補為主,如薏苡仁、山藥、茯苓、西洋參、大棗等。
3.忌辛辣、溫熱食物,忌食甜膩。
調治藥膳
馬齒莧汁雞蛋清方
材料:鮮馬齒莧適量,雞蛋清2隻。
食法:將馬齒莧洗淨搗爛,取汁半杯,和入雞蛋清攪勻,以開水衝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適應症:赤白帶下。
花生山藥方
材料:花生米120克,山藥50克。
食法:將上2味搗爛如泥,分2次服下,空腹以溫開水送服。每日1劑。
功效:止帶。
適應症:帶下。
向日葵莖湯
材料:向日葵莖連白髓15~30克,赤石脂15克。
食法:將向日葵莖洗淨切碎,加赤石脂,水煎2~3沸(不要多煎),取湯飲服。每日1劑,2次分服。
功效:清熱利濕,止血淋。
適應症:婦女帶下,尿路結石等。
石榴皮散
材料:石榴果皮適量,赤石脂15克水煎。
食法:將石榴果皮燒存性,研為細末,每服3~6克,每日2~3次,空腹以赤石脂水送下。
功效:收斂,止帶。
適應症:帶下不止。
淡菜韭菜湯
材料:淡菜(幹品)100克,韭菜150克,調料適量。
食法:按常法煮湯服食。每日1劑。
功效:補腎壯陽,收斂止帶。
適應症:腎陽虛帶下,症見帶下量多,質稀薄,終日不斷,小腹冷,腰酸如折等。
扶桑花酒
材料:扶桑花100克,白酒500毫升。
食法:做米飯時,將扶桑花放到飯上蒸熟,取出曬幹,放入白酒內密閉浸泡。7日後即成。每服10毫升,每日2次,溫開水調服。
功效:清肺化痰,涼血解毒。
適應症:濕毒帶下,症見帶下量多,色黃粘稠,有泡沫狀,臭味,陰部瘙癢,尿短赤,口苦咽幹等。
肉蓯蓉茶
材料:肉蓯蓉15克。
食法:將肉蓯蓉製為粗末,放入保溫杯中,衝入沸水,加蓋燜30分鍾,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溫腎壯陽。
適應症:腎陽虛帶下。
白果豆漿飲
材料:白果10粒,豆漿250毫升。
食法:將白果去皮、心,研為細末,與豆漿共置鍋內,煮沸後飲服。每日1劑,連服5~7日。
功效:清肺益腎,收斂止帶。
適應症:腎陰虛帶下,症見帶下量多,呈黃色或赤白相兼,陰部瘙癢,心煩易怒,頭暈目眩,耳鳴心慌,失眠,易出血及腰痛等。
金菊葉雞蛋羹
材料:金菊葉60克,雞蛋2隻。
食法:將金菊葉洗淨切碎,放入碗內,打入雞蛋,加水調勻,上籠蒸熟,1次服下。每日1劑。
功效:舒肝解鬱,止帶。
適應症:肝鬱帶下。
白蘭花汁
材料:鮮白蘭花20克。
食法:將白蘭花洗淨,搗爛取汁,兌入開水衝服。每日1劑。
功效:化濁止帶。
適應症:帶下。
乳腺炎
乳腺炎是乳腺管外結締組織的急性化膿性感染。臨床可見乳房部紅腫熱痛,甚至化膿潰爛,伴惡寒發熱者。大多發生在哺乳期,初產婦多見(通常為產後3~4周),亦可發生於妊娠期。
中醫病因病機分析
乳腺炎在中醫學中屬“乳癰”範疇。是由於肝氣鬱結、胃熱蘊滯、熱毒積盛所致,或乳頭不潔,皮膚破裂,外邪火毒侵入乳房,火毒與積乳互凝而致。可分為初期、成膿期、潰後期。
飲食調治宜忌
1.宜清淡而富於營養之膳食,如番茄、青菜、絲瓜、黃瓜、菊花腦、筒篙、鮮藕、革蕎、赤小豆湯、綠豆湯等。宜食橘、金橘餅等水果。西瓜、菊花、馬蘭頭、芹菜等有清熱解毒涼血功效,宜常食。
2.忌辛辣、刺激、葷腥油膩膳食。忌煙、酒等辛熱燥辣之物。
調治藥膳
金針菜根燉豬蹄
材料:金針菜鮮根16克,豬蹄1隻,調料適量。
食法:按常法煮湯服食。每日1劑。
功效:滋陰解熱,利尿消腫。
適應症:乳腺炎。
銀花地丁菜
材料:銀花、紫花地丁各30克。
食法:將紫花地丁製為粗末,與銀花一同放入茶壺中,用沸水衝泡,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適應症:急性乳腺炎初期。
油菜橘葉湯
材料:鮮油菜、鮮橘葉各50克。
食法:水煎服。每日1劑。亦可將油菜、橘葉洗淨,搗爛取汁,每天溫服1小杯,每日3次。
功效:清熱解毒,散血消腫。
適應症:急性乳腺膿腫期。
油菜茶
材料:鮮油菜250克。
食法:將油菜洗淨切碎,水煎取汁,代茶飲用。每日3劑,連服5日。
功效:清熱解毒,散血消腫。
適應症:急性乳腺炎初期。
牛蒡葉茶
材料:鮮牛蒡葉30克。
食法:將牛蒡葉洗淨切碎,放入杯中,用沸水衝泡,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祛風散結。
適應症:急性乳腺炎膿腫期。
野白菜方
材料:野白菜(江南野菜,又名白地黃瓜、黃瓜菜等)30克。
食法:將野白菜洗淨,加水煎湯飲服,並將藥渣搗爛後敷於患部。每日3劑。
功效:清熱解毒,排膿消腫。
適應症:急性乳腺炎膿腫期,症見腫塊增大,疼痛加重,乳房脹滿,皮色掀紅,壯熱不退,時有寒戰,口渴喜飲等。
番薯外用方
材料:白番薯(又名甘薯、白薯)適量,芒硝100克。
食法:將白番薯洗淨去皮,切碎搗爛,加芒硝,敷於患處,每2~3小時換藥1次,連敷數日可愈。
功效:益氣和血,潤躁。
適應症:乳腺炎。
仙人掌外用方
材料:仙人掌適量,食鹽少許。
食法:將仙人掌去刺,洗淨,與食鹽共搗爛如泥,外敷患處。每日2次。
功效:清熱解毒,行氣活血。
適應症:急性乳腺炎初期、膿腫期。
杏仁韭菜外用方
材料:杏仁6克,韭菜100克,芒硝100克。
食法:將韭菜擇洗幹淨,切碎,與杏仁芒硝共搗爛如泥,外敷患處。每日2次。
功效:疏利開達,散瘀消腫。
適應症:急性乳腺炎膿腫期。
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是指子宮下垂到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脫出到陰道口外,而出現的一係列臨床症狀的疾病。
中醫病因病機分析
子宮脫垂屬於中醫的“陰挺”、“陰脫”、“陰菌”、“子腸不收”等病證範疇。傳統醫學認為,本病的基本病機是衝任不固,或中氣下陷,而提攝無力。病位在胞宮,與脾、腎關係密切,脾虛中氣下陷,固攝無權;或腎虛衝任不固,係胞無力,以致子宮脫垂。
飲食調治宜忌
1.宜適當選服益氣升陽之品,如黃芪、黨參、大棗、淮山藥等;宜進食潤腸通便之味,如黃花菜、土豆、大蕉、芝麻、核桃、蜂蜜、橘等;宜多吃豬大腸、黃鱔、螂魚、豬肉、牛肉等。
2.忌進食辛辣、硬尖、過於寒涼的膳食。
調治藥膳
人參枸杞粥
材料:人參3克,枸杞子20克,粳米100克。
食法:將上3味洗淨,共置沙鍋內,加水煮粥服食。每日1劑,2次分服。
功效:益氣補腎。
適應症:腎虛型子宮脫垂,症見小腹下墜,頭暈耳鳴,小便頻數,腰酸腿軟等。
茄蒂湯
材料:茄蒂7個,炙黃芪100克。
食法:水煎服。每日1劑,長服有效。
功效:消腫,止血,止痛。
適應症:輕度子宮脫垂。
枸杞黃芪燉乳鴿
材料:乳鴿1隻,枸杞子30克,黃芪20克。
食法:將乳鴿宰殺,去毛、內髒,切塊,入枸杞子、黃芪及適量水,同入燉盅隔水燉爛熟,去藥渣。飲湯食肉。
功效:補氣固腎,升陽補血。
適應症:老年性體弱子宮下垂;症見疲倦乏力,腰膝酸軟無力。
升麻燉烏龜
材料:升麻12克用紗布包好,與新鮮烏龜肉片120克同人沙鍋,加適量水,隔水用大火燉熟爛,去藥袋後調味。飲湯食肉。
食法:升麻12克用紗布包好,與新鮮烏龜肉片120克同人沙鍋,加適量水,隔水用大火燉熟爛,去藥袋後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功能補益氣血,升提舉陷。
適應症:主治老年性子宮下垂;症見腰膝酸軟無力,頭暈心悸,失眠耳鳴。
黃芪黃鱔煲
材料:鮮活黃鱔200克,黃芪30克,紅棗10個,植物油少許。
食法:將活黃鱔宰殺,去內髒,切段,與黃芪、紅棗同入沙鍋,加適量水和植物油少許,小火煲煮爛熟,調味後飲湯食肉。
功效:補氣養血升提。
適應症:老年性子宮下垂;症見疲倦乏力,頭暈氣短,腰酸肢軟無力,麵色蒼白。
絲瓜絡散
材料:絲瓜絡120克。
食法:將絲瓜絡煆成老黃色,研成細末,每日早、晚各服3克,用少許白酒加開水送下。連服7日為1個療效,一般2~3個療程可痊愈。
功效:清熱,利濕,涼血。
適應症:濕熱下注型子宮脫垂,症見子宮脫出部分腫爛,黃水淋漓,小便熱痛等。
月季花酒
材料:月季花30克,紅酒500毫升。
食法:將月季花放入紅酒中,隔水燉沸,候溫,貯瓶備用。每服30~50毫升,每日2次。
功效:活血調經,消腫解毒。
適應症:產後子宮脫垂。
荔枝酒
材料:去殼鮮荔枝1000克,炙黃芪100克,陳米酒1000毫升。
食法:將荔枝洗淨,晾幹,浸入米酒內,密封貯存,7日後即成。每服15~20毫升,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益氣壯陽,活血補血。
適應症:子宮脫垂。
茄根外用方
材料:茄子根適量。
食法:將茄子根燒存性,研為極細末,以香油調塗患處。或將茄子根加水煎成濃湯,熏洗、熱熨患處,然後輕輕托上。每日1~2次。
功效:散血消腫。
適應症:子宮脫垂。
醋熏方
材料:米醋300毫升。
食法:將米醋放入潔淨的痰盂內,投入燒紅的小鐵塊,醋即沸騰,令患者脫淨下衣,坐於其上,熏15分鍾,每日1次。
功效:解毒,散瘀,止血。
適應症:子宮脫垂。
女子不孕
不孕症是指夫妻同居2年,性生活正常,未采取避孕措施而未能受孕者。病受男、女雙方多種因素的影響,內分泌、免疫因素、生殖係統炎症、男方精液異常是不孕症常見病因。本節單指女子不孕,男子不育在男科疾病有述。
中醫病因病機分析
女子不孕在中醫學稱為“不孕”,其中原發性不孕稱“全不產”、“無子”,繼發性不孕稱“斷緒”。傳統醫學認為,本病的主要病機與腎氣不足及衝任氣血失調有關。由於髒腑經絡之間的生克製化,寒、濕、痰、熱瘀之間的相互影響及轉化,產生不同的證候,這些原因導致腎和衝任的病變,不能攝精成孕而致病。
飲食調治宜忌
1.宜食富含蛋白質、膽固醇和維生素A、E、B1、B6及微量元素的膳食及部分補腎養血的中藥或食物;活血化癖藥物能改善盆腔微循環,對子宮、輸卵管及卵巢的功能有良好影響,可以根據中醫辨證與西醫辨病相結合原則選食。
2.忌食生冷、辛辣之物,忌飲酒。
調治藥膳
蓯蓉羊肉粥
材料:肉蓯蓉15克,羊肉、粳米各100克。
食法:先將肉蓯蓉加水煎沸30分鍾,去渣,加入洗淨切碎的羊肉及粳米,加水適量,煮為稀粥服食。每日1劑,連服7日為1個療程。
功效:溫養腎精,補氣養血。
適應症:腎陽虛型女子不孕。
核桃枸杞粥
材料:核桃仁50克,枸杞子15克,大米100克。
食法:按常法煮粥服食。每日1劑。
功效:滋陰補腎,調補衝任。
適應症:腎陰虛型女子不孕,症見月經先期,量少,色紅無血塊,或月經尚正常,形體消瘦,腰腿酸軟,頭昏眼花,心悸失眠,性情急躁,口幹,五心煩熱,午後低熱等。
歸參紅花粥
材料:當歸、紅花各10克,丹參15克,糯米100克。
食法:將前3味加水煎湯,去渣,加入洗淨的糯米煮粥服食。
每日1劑,2次分服。
功效:養血活血,調經。
適應症:血瘀型女子不孕,症見婚久不孕,月經後期量少,色紫黑,有血塊,或痛經,平時少腹作痛,痛時拒按等。
當歸香附粥
材料:當歸30克,香附30克,粳米60克,紅糖40克。
食法:將當歸香附煎取濃汁,兌入粳米粥內,再煮一二沸,調入紅糖即成。每日1劑。
功效:疏肝理氣,補血調經。
適應症:肝鬱型女子不孕,症見多年不孕,經期先後不定,經來腹痛,行而不暢,量少色黯,有小血塊,經前乳房脹痛,精神抑鬱,煩躁易怒等。
四味鵪鶉湯
材料:鵪鶉2隻,艾葉30克,菟絲子15克,川芎10克,調料適量。
食法:將鵪鶉宰殺,去毛、內髒及嘴尖與足爪,洗淨切塊,備用。將艾葉、菟絲子、川芎放入沙鍋內,加水3碗煎至1碗,濾取藥液,與鵪鶉塊,調料共置大碗內,上籠蒸熟服食。每日或隔日1劑。
功效:溫腎,固衝,補虛。
適應症:腎陽虛型女子不孕。
土茯苓豬骨湯
材料:豬脊骨500克,土茯苓50克,調料適量。
食法:將豬脊骨洗淨剁塊,放入鍋內,加水煮30~40分鍾,去豬脊骨及厚油,加入土茯苓,再煮20分鍾,去渣,調味飲服。每日1劑,2次分服。
功效:健脾利濕,補陰調經。
適應症:痰濕型女子不孕。
月季花湯
材料:月季花5朵,黃酒10毫升,冰糖適量。
食法:將月季花洗淨,加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調入黃酒、冰糖飲服。每日1劑。
功效:活血化瘀,行氣調經。
適應症:血瘀型女子不孕。
菟絲子茶
材料:菟絲子30克。
食法:將菟絲子搗碎,放入杯中,用沸水衝泡,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補腎固精,養肝明目。
適應症:腎陽虛型女子不孕,症見月經量少,麵色晦暗,精神疲憊,腰酸腿軟,性欲低下,小便清長,帶下色淡或清稀等。
當歸阿膠酒
材料:全當歸、阿膠各150克,好甜酒1500毫升。
食法:將當歸切碎,與阿膠混勻,裝入紗布袋內,浸入甜酒中,密封貯存,每日搖蕩1次,7日後揀出藥袋即成。每晚適量溫熱飲服,不令間斷,如酒服盡,可依法再製再服。
功效:活血通經,調和氣血。
適應症:血虛型女子不孕,症見經量少而色淡,體質虛弱,麵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
妊娠劇吐
妊娠劇吐,是指孕婦在妊娠早期發生早孕反應比較嚴重,惡心嘔吐頻繁,以致不能進食的疾病。妊娠劇吐一旦發生,常引起孕婦體內電解質平衡失調,繼而導致酸中毒。病因未明,多數觀點認為與血中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急劇上升有關。精神緊張會加重該病。
中醫病因病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