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藥肉麻圓
“原料”山藥50克,黑芝麻50克,何首烏50克,肥膘豬肉400克,白砂糖200克,雞蛋3個,花生油、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山藥切片烘脆,研為細末;黑芝麻炒香,備用。將肥膘肉衝洗幹淨,在湯鍋內煮熟,撈入涼水內泡一下,然後切成肉丁。將雞蛋打散攪勻,加入山藥粉、精鹽、濕澱粉調和均勻成稠糊,待用。將肥肉丁裝入碗內,加入調勻後的蛋糊上漿,待用。炒鍋置中等火上,放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時,用筷子將肥肉丁一個一個地放入鍋內炸,糊凝起鍋,掰去棱角,再一起重炸至色黃時撈出瀝油。將炒鍋重置火上,注入少量清水,加入白糖,在小火上炒溶,待糖汁成金黃色時,下入炸好的肉圓,端離火口,繼續鏟動,隨即撒下芝麻,待芝麻都貼在肉上,倒入盤內晾涼即成。
“用法”適量食用。
“功效”滋陰血,補肝腎。適用於肝腎陰血虧虛所致的形體消瘦,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失聰,頭發枯憔,早白易脫,記憶力減退,皮膚幹糙,瘙癢脫屑,大便燥結難下等。
製黑豆
“原料”黑豆500克,山茱萸10克,茯苓10克,當歸10克,桑椹子10克,熟地黃12克,補骨脂10克,菟絲子10克,旱蓮草10克,五味子8克,枸杞子12克,地骨皮10克,黑芝麻10克,精鹽80克。
“製作”將黑豆用溫水浸約30分鍾備用。將以上中藥裝入紗布袋內,紮緊口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每半小時取藥汁一次,放入另一盆中,再加水煎煮,如此共取藥汁4次,合並藥汁放入鍋內。將黑豆倒入盛有藥汁的鍋裏,放入精鹽,先以武火將藥汁燒沸,後改用文火煎熬,至藥汁涸幹即停火。將黑豆曬幹,貯藏瓶中備用。
“用法”每天不拘時隨量嚼食。
“功效”滋陰益精,明目烏發,強筋壯骨。適用於肝腎陰虛所致的形體消瘦、頭暈目眩、兩眼幹澀、視物模糊、視力減退、須發早白、稀疏易脫、枯燥無澤、耳鳴耳聾、腰酸膝軟、筋骨無力等。
烏發湯
“原料”熟地黃3克,淮山藥3克,丹皮2克,棗皮2克,澤瀉1.5克,當歸2克,紅花1克,天麻2克,製首烏5克,菟絲子3克,側柏葉1克,黑豆10克,黑芝麻5克,核桃仁3克,羊肉500克;羊頭一個,羊骨500克,味精、精鹽各適量。
“製作”先將羊骨、羊頭洗幹淨打碎;羊肉洗淨,放入沸水鍋內氽去血水,與羊骨、羊頭塊同入鍋內,將羊骨墊底。將以上藥物用紗布袋裝好,紮緊口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將鍋置火上,先用武火將湯燒沸,撇去浮沫,撈出羊肉切成片後,再放入鍋中,以文火燉至羊肉爛熟,撈去藥袋不用,加入味精,精鹽調味即成。
“用法”去骨吃肉,每日適量。
“功效”益精血,補肝腎,烏須發。適用於肝腎血虛所致的須發早白,稀疏易脫,頭發枯燥不澤等。
首烏牛肉湯
“原料”牛鍵肉250克,何首烏、桂圓肉各30克,大棗8枚,黑豆10克,生薑10克,精鹽、味精、胡椒麵、醬油各適上旦。
“製作”將黑豆炒至豆皮裂開,產生香氣備用;牛肉切約3厘米見方的塊;何首烏、大棗洗幹淨;幹薑去皮切成薄片備用。將以上備好的料與桂圓肉放入深鍋,注入1000毫升水,用武火煮沸,調成中火繼續煮1小時後,用適量的精鹽、胡椒麵、味精調味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牛肉食時可蘸醬油、胡椒粉配製的作料。
“功效”烏發。可輔治少年白發。
淡菜首烏湯
“原料”淡菜60克,何首烏9克,豉油適量。
“製作”將淡菜洗淨後,與何首烏片共放入碗中,人鍋中蒸,或隔水燉亦可,熟後趁熱飲汁。飲汁後可去何首烏,淡菜加豉油再煮。
“用法”每日1劑,連食1~2個月。
“功效”補益精血,烏發潤發。適用於須發早白。
烏麻黑發湯
“原料”黑芝麻、梧桐各10克,何首烏、熟地黃各15克。
“製作”將以上4味水煎,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1劑,分3次飲完。
“功效”滋陰養血,烏須黑發。適用於治療白發。
當歸杞子湯
“原料”雞肉250克,製首烏15克,全當歸15克,枸杞子15克,味精、精鹽各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