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肥胖同樣有許多種分類方法,大體上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即:食欲亢進型肥胖;肝胃鬱熱型肥胖;痰濕型肥胖;血虛型肥胖;氣虛型肥胖。肥胖者可依症狀判斷自己屬於哪種類型的肥胖,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減肥方法。
食欲亢進型肥胖
顧名思義,此種肥胖者就是那種食欲旺盛的人。這種人如能強製節食,可暫時瘦下來,但一旦控製不住食欲時,又會反彈回來,而且很有可能比以前更胖。其實,暴飲暴食者的通病就是中醫所說的胃中有火,可以通過服用中藥來調養,能起到清火、清腸之功效。同時,體重也會有所減輕。這類肥胖者可服用防風通聖散,這劑藥可消除胃火,抑製亢奮,並有改善代謝功能之作用,可將積聚在體內的多餘熱量轉化為體熱排散出去。
肝胃鬱熱型肥胖
工作、生活壓力過大所造成的肥胖一般被中醫稱作肝胃鬱熱肥胖。壓力過大,肝(中醫的肝除有西醫的肝髒功能之外,還有中樞神經係統、自律神經係統、運動神經係統的功能)功能下降,甚至會影響到胃,使胃發熱,食欲異常旺盛。這種肥胖型的人,心情一煩躁就會出現食欲旺盛、頭痛、眼睛充血等症狀,可服用大柴胡湯來調節。這類藥有抑製壓力的過度反應、消除煩躁、抑製消化器官異常興奮的作用。
痰濕型肥胖
痰濕型肥胖又被稱為痰濕內蘊肥胖,表現為臀部和大腿浮腫,也就是所說的下半身肥胖。因為這部分人的身體代謝功能較差,多餘的水分在體內積聚而造成肥胖。主要表現為以下症狀:食欲一般,手腳無力;不喜歡運動;吃完飯渾身發軟嗜睡;嘴裏發黏;易出現腹瀉;早晨起來時眼皮浮腫等。這類肥胖者可服用防風通聖散和胃苓湯,有利尿、減肥的作用。
血虛型肥胖
血虛肥胖的病因是:體內血虛,身體基本機能下降,代謝功能發生異常,最終導致肥胖。這類人的特點是:食欲正常,但小腹飽滿突出,手腳較細但身上較胖,也就是民間所說的“偷著胖”。適宜的藥方為具有補血作用的四物湯和小建中湯各半。
氣虛型肥胖
這類肥胖者多有中醫所說的元氣不足,從而導致消化機能下降、代謝異常,有食欲不振,不喜吃正餐但愛吃零食的傾向。主要症狀為:極易疲勞;動則出汗、氣喘;怕冷愛感冒;小便次數少;眼皮腫脹等。對症藥為香砂六子湯。它有恢複元氣、提高消化器官功能,使身體代謝正常的作用,可將體內積聚的物質燃燒並排出,達到減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