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是一個治療疾病的過程。在國外看病,體重增加就意味著會產生某種疾病。對於肥胖的治療,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特別應該到醫院的減肥門診就醫。一些減肥者不管自己的身體是否超過標準,就盲目地減肥;或不加選擇地使用減肥產品,這是非常危險的,有時甚至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誤區一:餓了才吃,不餓不吃
有人為了減肥,不遵循一日三餐定時定量,吃八成飽的原則。而是饑一餐,飽一餐,或者餓了才吃,結果減肥不成,反而增肥。其實,一日三餐的飲食規律,是人類曆經千萬年嚐試以後,總結出來最適合人體生理的進食模式。三餐定時才不會過餓,不過餓才能做到定量。三餐進食的時間以間隔六小時最為適中,正好是上一頓消化完畢,但又不是太餓的程度。
誤區二:大量透支體力減肥
曾遇到很多患糖尿病的肥胖者,起初他們以為通過耐力運動可以減肥,因此,為減去肥肉而在運動場上揮汗如雨。在他們看來,越是透支體力,距離減肥的目標就越近。結果使糖尿病更加嚴重。其實,這類患者應該進行提高身體熱量的活動,如:散步、氣功、太極拳、廣播體操等。大體而言,虛症的患者都不適合從事劇烈的心肺運動;應該因人而異製定適合自身的運動種類,切忌蠻幹。
誤區三:減肥追求速度
一般科學的減肥,應緩慢進行,以身體沒有不適為妥。減肥的效果應該從三方麵來評估:體重、體脂、體形,三者當中隻要有一方麵改變,就表示減肥已有效果。每個人因年齡、性別、體重差異、致胖原因、飲食習慣、伴隨疾病、運動量、生活有無規律、心理因素、肌肉與脂肪比例、體內所含水分等等不一樣,減肥速度也會不一樣。所以減肥應循序漸進,有時欲速則不達,並不是越快越好。
誤區四:夏天才進行減肥
夏天是許多人急於減肥的季節。其實,需要減肥的人是不分季節的。而且夏天過後,隨著天氣轉涼,消耗熱量相對少,體重更容易上升。如果等到夏天再去減肥,在急於求成的心態下,到處尋找減肥藥和使用其他的減肥方法,不經意中會造成對身體的傷害。一個善待自己,真正懂得減肥的人,無論何時都應注意保持體重。
誤區五:減肥不節製飲食
碰到好多減肥成功的朋友,他們都問同樣一個問題,“是否減肥結束後就可以隨便吃了?”正確的的回答是:“科學飲食,進出平衡,適當運動,持之以恒”。家裏應該備一體重秤,每天同一時間測量體重,對自己體重增減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對於那些嚐試了科學飲食、運動減肥,但沒有效果的人,這表明你的身體脂肪代謝、內分泌係統等發生了障礙。這時你要考慮求助減肥專科醫生,因為隻有通過正規的指導,才能達到減肥的目的。
誤區六:吃辛辣食物減肥
有統計發現泰國印度等地很少出肥人,於是有減肥者推斷這與他們平日嗜辣有關。這些人認為吃辣容易流汗,而且吃一點就令人有飽腹的感覺,所以感覺吃辛辣食物有減肥效用。實際上這又是一個誤區。事實是,長久吃辛辣食物會影響胃部機能,有誘發胃痛甚至胃出血的危險;而且吃太多刺激性食物亦會令皮膚變得粗糙,絕對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