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區域經濟發展的美國贈地學院運動研究
區域經濟發展
作者:王天偉
【摘要】誕生於19世紀60年代,隨著美國聯邦政府政策引導和法規保障,贈地學院創造性構建了教學、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社區服務相互結合的運行模式,極大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美國贈地學院的思想和理念,對我國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功能的發揮具有借鑒價值。
【關鍵詞】美國 贈地學院 區域經濟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的關係備受人們關注。這不僅是因為高等教育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同時,區域經濟發展為地方政府增加支持高等教育發展經費能力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從而改善高等學校的辦學條件,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質量和效益,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美國贈地學院構建的教學、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社區服務三結合的運行模式,極大地促進了美國區域經濟的發展。
一、贈地學院運動興起的社會需要與理論基礎
(一)區域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
美國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大量掌握先進生產技術的新型農民,以提高農業產量和效益,推動美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美國南北戰爭後,美國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關鍵曆史時期,工業化、城市化成為社會發展的主導方向。但這一時期美國的農業生產非常落後,生產工具的使用遠遠落後於西歐各國,土地耕種普遍使用畜力、人力和簡單的機械,先進的農業機械、農藥等在農業生產中應用很少;大多數農民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學校教育,農業技術人才嚴重匱乏,成為製約美國農業發展的瓶頸,對美國經濟發展造成了極大的阻礙。同時,“西進運動”的興起使得美國農業耕地麵積不斷擴張,但同時期農業勞動力供給有限,農民的科學素質和技術水平亟待提高。
(二)實用主義哲學觀的成型
19世紀後半期,在威伯斯特(Noah Webster)、錢寧(Willian Elley Channing)及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等人所倡導的本土文化意識成熟的基礎上,皮爾斯(Charles Pierce)、詹姆士(Willian James)、杜威(John Dewey)等人提出的實用主義哲學觀逐步成型。實用主義哲學的主要目的在於為人們理解和改造現實世界提供方法論指導,特別強調理論研究和知識探索必須服務於社會發展與個人現實生活。
(三)科學教育思潮的影響
19世紀中葉,歐洲大陸的科學教育思潮在美國得到廣泛傳播,對美國教育思想產生了積極的外部衝擊效應和意義深遠的影響。赫胥黎作為近代西方科學教育思潮的最大代表,以他在科學領域本身令人信服的成就為依托展開十分豐富、影響巨大的教育活動。美國著名教育史學家克雷明(Lawrence Arthur Cremin)把19世紀後半期美國教育改革的發軔歸結於接受英國斯賓塞教育觀的影響。
二、《莫雷爾法案》與贈地學院運動
1862年《莫雷爾法案》的頒布與實施是帕特裏奇(Alden Patridge)、特納(Jonathan B.Turner)以及莫雷爾(Justin S.Morrill)等贈地興學的先驅人物不懈努力的結果。此法案稱為“莫雷爾土地贈予法”,簡稱為“莫雷爾法案”。《莫雷爾法案》規定:1.聯邦政府在每州至少資助一所學院從事農業和技術教育;2.凡有國會議員1人的州均可獲得3萬英畝的公用土地或相等的土地期票;3. 除10%可以用於購買校址用地外,出售公地獲得的資金設立為捐贈基金;4.基若果在五年內未能用完,聯邦政府將全部收回。1890年,頒布實施了《第二莫雷爾法案》,規定聯邦政府每年須向贈地學院劃撥一定數額的款項。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美國還在先後頒布了一係列資助與加強贈地學院發展的法律,如1887年的《海奇法》、1907年的《納爾遜修正案》和1914年的《斯密斯—利弗法》。從林肯起,美國計有6位總統,不問是屬於民主黨抑或共和黨,先後都曾簽署類似的法案。在《莫雷爾法案》的規範引導下,在美國聯邦及各州政府的重視下,贈地學院運動在美國蓬勃發展。許多州都利用贈地、出售土地所得資金或撥款建立了農工學院,有的在原有學院設立了與農業機械相關的學科和專業。據統計,自《莫雷爾法案》實施以來,截止到1896年美國建設69所贈地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加利福尼亞大學、康乃爾大學、威斯康星大學等世界知名高校就是借助贈地學院運動的契機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