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0章 穿衣戴帽的養生學問(1 / 2)

衣服和飲食一樣是維護人體得以生存不可或缺的條件,王充在《論衡》中說:“夫衣與食俱輔人體,食輔其內,衣衛其外。”衣服具體的作用是調節人體的體溫,保護人的身體。冬日多穿衣服保暖,夏日衣服能阻隔外界的熱氣和防止烈日暴曬、灼傷皮膚,又能防止樹枝、荊棘等刺傷皮膚和蟲蛇侵擾。既然衣服的功用主要是為了保護身體,那麼穿衣戴帽就應該以有利身體健康為原則,隻能在保護身體的前提下求美觀,不能一味追求時髦美觀而有害身體。

在我國服裝史上曾經出現過不少損害健康的情況,如婦女穿緊身衣束胸的做法,緊迫身體的軀幹部,影響內髒器官的血液循環,還可能導致肝壞死或部分肝組織萎縮。有的身上裝飾品過分沉重,達數十斤重,對身體也很有害。直到現在,隻顧時髦、漂亮,不顧身體健康,穿衣褲太緊的做法,仍不少見。

服裝的主要功用就在於禦寒防暑,保護機體免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刺激和侵襲,人們為了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維護機體內外陰陽的動態平衡,除自身生理功能的調節外,衣著也起著極為重要的輔助作用。現代研究認為,人體和衣服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空隙,被稱為衣服內氣候。衣服內氣候的正常範圍是:溫度32±1℃,風速0.25±0.15m/s。適當的衣服內氣候,可使人的體溫調節中樞處於正常狀態,維護溫熱感,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和恢複體力。若衣服內氣候失常,則體溫調節中樞處於緊張狀態,甚至可影響到機體其他係統的功能,造成疾病;衣著適宜,可使人體與外在環境之間進行正常的熱量交換,從而維持衣服內氣候的相對穩定,達到保健的目的。

製裝的原則既要順應四時陰陽變化,又要舒適得體。

溫馨提示:

女人經常騎車座較硬、車座前端偏高的自行車,會使車座前端反作用於會陰部,使會陰部長期受壓、摩擦,同時刺激尿道上段等處,可使陰部皮下組織慢性增生、肥厚、發硬、腫大,並形成彌漫性紅腫、發炎、充血等。長期騎自行車的女人,應使自行車座的前端略低於後端,以緩衝它對會陰部的壓力,車座還要用海綿或其他軟物支墊,以使會陰部無緊迫感為宜。一旦產生自行車病,應立即暫停騎自行車,改用其他交通工具或者步行。

正確的騎車姿勢應該是,重心在坐墊與車把之間,一般坐在坐墊上足心正好踏在踏板上,車把稍高於坐墊。騎行時身體稍前傾,女性前傾20度較為合適。選擇衣料,應根據不同季節而各有所異,可參考以下幾點:

(1)保溫性:紡織衣料的導熱性越低,它的熱緣性和保暖性越好。實驗證明,在攝氏15℃時,麻紗衣料放熱量約為60%,而毛織品不到20%,故麻紗類作為夏季衣料為宜,毛織品可製成冬裝,氯綸、醋酯纖維和腈綸等導熱性也較低,也是保溫性良好的紡織材料。此外,織物越厚,單位時間內散發的熱量越少,保暖性能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