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調節好水溫
洗澡水的溫度不宜太高,一般以35℃~38℃為宜。洗澡水太熱太冷都不好。水溫超過40℃,人容易中暑。尤其是長痱子的人,更不宜用熱水洗澡,因為熱水對皮膚神經、血管刺激較大,能促使血流量加快,加重皮膚的炎症反應。熱天有人愛用冷水洗澡,這確實能加速身體散熱,但劇烈運動或勞動後,千萬不要用冷水洗澡,因為這時出汗較多,過低的水溫刺激皮膚,會使立毛肌收縮,影響汗腺的排泄功能和血液循環,體內的熱量得不到充分散發,容易引起發燒、感冒。
3.選擇合適的浴皂
一般人們洗澡選用肥皂,它含堿較多,泡沫豐富,去汙力強。但用肥皂洗澡會把皮膚上有保護和潤滑作用的皮脂洗掉,不僅會引起皮膚幹燥不適,而且還能改變皮膚表麵的酸性環境,從而降低皮膚抵抗微生物的作用。因此,洗澡最好不用肥皂。香皂含堿很少,屬於中性,適合洗澡用。藥皂是在肥皂原料中加入少量消毒劑製成的,具有消毒、抑菌作用,對皮膚病患者較為適用。嬰幼兒皮膚薄嫩,適用硼酸皂、嬰兒皂。中老年人皮膚含水量偏低,經常瘙癢,宜選用含有石碳酸的藥皂。
4.洗澡的時間和次數要適宜
在北方,冬、秋、春季一般每周洗1~2次澡較合適,夏季每天衝衝身子或用濕毛巾擦一遍澡,但不要每天都用浴皂。洗澡時在水裏浸泡(經過消毒的單人浴盆)的時間不宜過長,時間長了,會打亂人體內血液的分布平衡,造成大腦缺血,產生頭暈或暈倒。
5.防止洗澡暈倒
洗澡暈倒一般有兩個原因:饑餓時,血糖降低,這時洗澡容易出現低血糖性休克;浴室溫度過高時,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容易出現一時性腦供血不足,發生虛脫。因此,饑餓時不要洗澡,洗澡水不要太熱,浴室溫度不宜過高,並且要通風換氣。一旦發生暈倒,要迅速平臥,不枕枕頭,頭部放低,喝點糖水、吃塊糖,休息片刻即可緩解。
6.飲酒後不要立刻洗澡
酒後脈搏增快,心髒血液搏出量增多,血液循環加速,體溫調節能力、應付血壓等變化能力低,這時洗澡容易發生不測。另外,洗澡時會出汗,使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增高,在血液循環和脈搏跳動加快的情況下,會引起血壓上升,使身體難以適應。
7.病人洗澡要慎重
發高燒者,不能洗澡,否則會加重炎症和感染。患嚴重心髒病、高度貧血、尿毒症、發病後一個月內的腦出血、心肌梗塞、急性腎炎、急性肝炎、外傷等患者,都不宜洗澡。
手的汙染和保潔
幹任何事都離不開手,它是接觸外界物體種類最多、次數最頻繁的器官,當然沾染細菌、病毒和蟲卵的機會也最多。
從人的手上能查到的細菌有痢疾杆菌、傷寒杆菌、霍亂弧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白喉杆菌、綠膿杆菌、結核杆菌、變形杆菌、蠟樣芽胞杆菌等,病毒有肝炎病毒、流感病毒、小兒麻痹病毒等,蟲卵有蛔蟲卵、蟯蟲卵。另外,還有各種黴菌。
據化驗,1克指甲垢裏,藏有38億個細菌和大量寄生蟲卵。
手之所以受到細菌、病毒和蟲卵的汙染,有以下幾點原因:
1.在生活和工作中,手接觸許多物品
這些物品中,有的比較髒,如農具、泥土、糞肥、蛋類、蔬菜等上麵都不同程度地帶有細菌、病毒和蟲卵。
2.手接觸公用物品
有些公用物品受到紐菌、病毒和蟲卵的汙染嚴重。如醫院的門把手、廁所的門把手、公共汽車的扶手、公用自來水龍頭、電話機、撲克牌、報刊、圖書館借閱率高的圖書、鈔票等等。
3.大便對手的汙染
有的病人大便以後,用兩層手紙擦拭,能有2~3萬個細菌透過並沾附到手指上。大便後即使用5~8層手紙,也會有不少細菌透過,沾附到手指上。
4.打噴嚏、擤鼻涕汙染手
打噴嚏、擤鼻涕,即使用手帕或手紙,鼻腔分泌物的微滴也會沾到手上,而這些微滴帶有成千上萬的細菌和病毒。當患感冒和鼻炎時,對手的汙染更嚴重。
由此可見,必須經常洗手,尤其是勞動、工作、乘車、看病、打電話、大便之後,進餐之前更應該注意洗手。洗手能保持手的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