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澤東著作的海外傳播(3 / 3)

毛澤東本人對《毛主席語錄》的出版曾表示歡迎。1965年11月15日,毛澤東在蚌埠同安徽省委同誌談話時,找人拿出一本《毛主席語錄》給大家看,說,這個本子不錯。這本書共有23章,夠了,比孔夫子的著作還多,老子的文章也隻有5000字,還沒有這個本子這麼多。馬恩列斯文章太長,我主張寫短文章。當安徽的同誌表示群眾很歡迎這本書,最好一個生產隊發一本時,毛澤東說,好嘛,向中央辦公廳要,提不通,到下次中央工作會議上再提。

《毛主席語錄》此後不斷推出新修訂的版本。“文革”時期,印製《毛主席語錄》等領袖著作成為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其外文版同時向海外發行。1966年10月,經中宣部批準,以第三版《毛主席語錄》為藍本,外文出版社翻譯出版了俄文版《毛主席語錄》,這是第一個外文版的《毛主席語錄》。據不完全統計,至1967年5月,僅8個月時間,中國國際書店已向世界117個國家和地區發行了俄、英、日等14種文字的《毛主席語錄》。有數據顯示,截至“文革”結束,總政版《毛主席語錄》共出版漢文版4種,少數民族文字版8種,盲文版1種,外文版(37種文字)以及若幹漢英對照版,總印數達10.55多億冊。為此,《毛主席語錄》有“東方《聖經》”之稱。1979年2月12日,中宣部發出《關於停止發行(毛主席語錄)的通知》,其中寫道:“林彪為撈取政治資本而搞的《毛主席語錄》本,斷章取義,割裂毛澤東思想,自發行以來,危害很大,流毒甚廣。為了肅清林彪、四人幫的流毒,自即日起,新華書店、國際書店現存的中文版、民族文版和外文版《毛主席語錄》本一律停止發行。”

時代政治的晴雨表

除《毛澤東選集》《毛主席語錄》外,《毛澤東詩詞》《毛澤東軍事文選》《毛澤東著作選讀》以及各種單行本在毛澤東著作對外傳播中同樣占有相當比重。如1976年,為迎接美國前總統尼克鬆再度訪華,外文出版社特別趕製了《毛澤東詩詞》精裝豪華本以備相贈,該版本外加織錦函套,/E文為中英文對照。據統計,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20多年間,中國國際書店向世界各地發行外文版毛澤東著作達300C多萬冊,這是中國圖書對外發行史上發行量最大、發行地區最廣的圖書係列。但是,20世紀80年代,以毛澤東著作為代表的各種時政類外文版圖書一直呈下降趨勢,1981年至1988年,這類圖書的發行量幾乎為零。

不難看出,毛澤東著作海外發行量的消長,與國內局勢變化密切相關,可謂時代政治的晴雨表。如“文革”期間,不少紅衛兵組織搜集了毛澤東早年發表於報刊的文章,與毛澤東的內部講話、文稿、批示、批語等一道,編印成《毛澤東思想萬歲》等各種版本的毛澤東論著集(俗稱“萬歲本”)。“萬歲本”不少篇目未曾刊於《毛澤東選集》《毛澤東著作選讀》《毛主席語錄》等公開出版物,問世後往往風靡一時,爭相翻印。由於“萬歲本”為非正式出版物,許多內容還涉及毛澤東內部講話等,存在泄密隱患,出版不久便受到了查禁。但“萬歲本”頗受海外學者、科研機構青睞,他們通過各種渠道搜集相關文本,以致成為海外編著毛澤東作品集的主要取材來源之一:日本學者竹內實主編的《毛澤東集》《毛澤東集·補卷》,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出版的《毛澤東全集》(英文版),均是其中代表性作品。

此外,國際政治變遷的大背景也影響著毛澤東著作的傳播效果。各國民族解放獨立運動或社會變革勃發之時,毛澤東著作往往熱銷,以毛澤東著作為主的對外思想傳播滿足了各國人民的實際鬥爭和精神需求,諸多世界名流、政要還成了“毛主義”的“國際粉絲”。南非首位黑人總統曼德拉早年因領導反種族隔離運動被當局定罪入獄,在獄中,他研讀過《毛澤東選集》,不時比較南非及非洲大陸的民族解放和中國蓬勃發展的革命運動;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已故領導人阿拉法特曾自稱是不怕帝國主義的巴勒斯坦的“愚公”;委內瑞拉已故總統查韋斯多次公開表示一生都崇拜毛澤東,牢記“帝國主義是紙老虎”;卡斯特羅、格瓦拉早年從毛澤東著作中受到啟發,在古巴建立了革命根據地,最終贏得了古巴獨立;日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也曾坦言其文學作品中的烏托邦想象,源自於毛澤東的根據地革命……

“文革”結束後,“革命理想”和英雄主義狂熱開始回歸理性。隨著“鄧小平時代”的到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思潮逐步被“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所取代,在出版領域,中國國際書店等對外傳播機構也調整政策,從“政治宣傳、推動世界革命”向“以銷售為主,一般實行薄利多銷”,文化政治轉變為文化產業。然而,毛澤東著作的海外傳播,可謂中國近代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對外思想傳播。在此意義上可以說,“西學東漸”以來,中國人的思想在沉寂上百年之後重新回到世界舞台,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成果在全球產生了廣泛影響。

責任編輯:王封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