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過敏的愛(2)(2 / 3)

人世間,那類不重結局的少年人的美妙感情,終究成為無果之花。

我與大辮子少女在九龍仔公園的長椅上纏綿約會了有一個季節,最後,這段初戀因為一個喜劇性的插曲而稀裏糊塗地結束了。

一天,夥伴約我一起去玩桌球。這個玩意當時在香港很時髦,我原先隻是看別人玩,現在自己上陣了,很是興奮。那天初拿球杆時,我還需向夥伴討教,不出一個時辰,我已能連擊連中了。我迷上了桌球,輸了要贏,贏了還要贏,好勝與投入的性格在這項運動中展露無遺,而對大辮子姑娘的熱情銳減。漸漸地發展到沒有時間去找她了。她見我如此沉迷於打球,顧此失彼,完全像個貪玩的大孩子,氣不得惱不得,慢慢也就心淡了。

16歲的初戀不了了之。戀也罷,吹也罷。自己都是始作俑者,自然也談不上難過或是追悔。現在,有人評論我說:在成龍眼中,愛情像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也迷人,也動人。但要長久地吸引他,顯然不夠力度……這些話有點道理。我精力充沛,閑不住,待不住,喜歡像一條準備入海的蛟龍一般,尋求騰挪跌宕的廣闊天地。

磨磨老父親

朋友在寫字樓上班,她父親每天中午都跑來送飯。老人68歲了,身體還算硬朗,能騎自行車跑幾公裏路,再提著飯盒,“呼哧呼哧”地爬上4樓。今天紅燒魚塊,明天可樂雞翅,把朋友養得白白嫩嫩。

真搞不懂,她也老大不小了,今年38歲,還有疼她的老公,就是送飯,也輪不上她的老父親啊?再說,寫字樓下麵就是小飯館,價格也不高,大家都說她的行為有些過分。

那天,去她家玩。她一邊做飯,一邊說:“明天,讓我爸把我的身份證送到我單位……”

我實在看不下去,說:“你家離娘家也就一站路,為什麼不自己取?如果你實在不願跑,讓你爸送到你家來也近些,為啥非要他多跑幾公裏路,送到單位?”

她並不生氣,說:“你不懂,我隻是想讓他鍛煉身體。”

朋友說,她的父親前兩年身體不太好,血稠,醫生吩咐說,要多運動。但是,老人家隻喜歡下棋,一坐就是一天。母親早就不在了,父親又不願意跟她一起住,一個人過日子,經常是兩個饅頭、一碟小菜就是一頓飯。為了讓父親運動,她買來了門球棒,買了魚竿,希望他打球,或者跟別人去釣魚。但是,父親隻熱愛下棋,球和魚竿都閑置在陽台上。

後來,她想到一個好辦法。

再回娘家的時候,她開始一個勁地兒埋怨:“現在的菜太貴了,吃著也不放心,化肥農藥超標,要是把院子後邊的地種上菜,一年能省不少錢。自己種的菜,好吃又放心。”父親說:“好,就種菜。”他把丟下多年的鋤、耙取出來,種了茼蒿、豆莢、青茄,有空就拔草、澆水、施肥,忙得不亦樂乎。

她從這事中得到了啟發。

為了讓父親能吃好飯,她又回家說:“在公司上班,中午連頓飯都吃不好;回家做吧,又沒時間,都快吃出胃病了。要是每天能吃到老爸做的飯,該有多好。”不出所料,父親高興地說:“那還不容易,我反正沒啥事,中午做好了,給你送去。”

就這樣,父親每天認真地種菜,精心地做飯,做完了,自己吃點,再騎車給女兒送去。父親的身體越來越好,人也精神了許多。

她說:“這一方麵是鍛煉,另一方麵,父親也感覺到被女兒需要著,重新發現了自己的價值,當然越活越精神了。”

聽完朋友的話,我如夢初醒。原來,朋友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盡孝,可謂用心良苦。

三更煮粥

有一個新媳婦,每天三更起床,為婆婆煮粥。婆婆要吃高粱粥,又不許急火煮,怕費柴。文火慢熬整整三個時辰後,才能把硬若石粒一樣的高梁米煮成一碗鬆軟的粥糜。盛在碗中,放至七八分熱的熱度,端進婆婆的房中,而婆婆,隻是淺嚐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