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精神排毒養生(3 / 3)

1.是否近來變得很健忘?

2.是否總是愛發牢騷?

3.是否遇到急事便束手無策?

4.是否總喜歡談起往事?

5.是否常常感情衝動?

6.是否對發生在眼前的事漠不關心?

7.是否想疏遠親人,甚至想獨自生活?

8.是否對接受新事物感到非常困難?

9.是否對與自己有關的事過於敏感?

10.是否變得不願與人交往?

11.是否覺得自己跟不上時代?

12.是否常會莫名其妙地傷感?

13.是否覺得生活枯燥無味,沒有意義?

14.是否漸漸喜歡收集些不實用的東西?

15.是否總把心思集中在以自己為中心的事情上?

消氣有妙法

生氣會使一個人的心髒怦怦直跳、喉頭或胸部發緊、消化滯脹或饑餓、腦後部刺痛、頭痛、體內產生煩躁感等,這些都已被科學研究所證實。下麵告訴你一些消氣的妙法。

深呼吸也可以使情緒快速地平穩起來。

盡快將憤怒表達出來,不要將它積累成憎恨。如向當場的人說“我生氣了”或“我真的很生氣”時,你會發現在你說出這些話的瞬間,你的怒氣已經在削弱。

實事求是地說出你的要求,讓對方明確知道你的需要,隻要你的要求是合理的,一般情況下會得到滿足。滿足了自己的需求,你還那麼生氣嗎?

多一點寬容,少一點苛刻。比如公共汽車上被踩,服務員失手弄髒了你的衣服,都是可以理解的。你的肚量大一些,你的氣就少一些。

立即離開生氣的現場和惹你生氣的人,找個清靜的地方看看天,或者找個老朋友說說自己生氣的原因和感受。

幹些平時自己有興趣的事,以求得情緒上的轉移。

對比知足可消氣,在對比中能達到心境平衡。比如平時人們說的:“人家騎馬我騎驢,回頭一看,後邊還有推車挑擔的。”作為騎驢的人也就知足常樂了。

排解內心的抑鬱

宣泄心中的壓抑。抑鬱往往是因某種情緒、情感被壓抑而引起的,找親朋好友傾訴一番,有助於抑鬱的消除。

換個角度看問題。有位詩人說得好:憂愁的眼睛到處看見淒涼,歡笑的眼睛到處看見光明。當背向太陽的時候,隻能看到自己的影子,這時不妨試試轉過身來,麵向太陽,便會看到一個金光燦爛的世界。

進行體育鍛煉。美國加州一個科研小組在對 1800 名男女跟蹤觀察 18 年之久後發現,不運動者患抑鬱症的危險大大高於體育鍛煉者。這是因為人的憂鬱、煩惱等不良情緒通常發自大腦左半球,而產生愉快情緒的區域在大腦右半球。體育活動可通過大腦左右半球的活動轉換,來排解憂鬱,振奮精神。

多參加社交活動。孤獨,常常是抑鬱症的早期症狀。有意識地多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盡量多交幾個朋友並與之來往,治療抑鬱的效果常常勝過藥物。

讓自己快樂起來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嘻嘻哈哈人添壽”。怎樣才能使自己生活得快樂呢?民間早有“知足常樂”的說法。心理醫生認為,要想讓自己快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培養愛好人的愛好多,生活就會變得豐富多彩,如集郵、種花、養鳥、垂釣、跳舞、下棋、看書、繪畫等,這些愛好可使生活多姿多彩。人的生活倘若陷入單調沉悶的“老調”,就不易感到快樂;而如果能去參加某項新開辟的活動,則不僅可擴展自己的生活領域,而且還可以帶來新的樂趣。

淡化自我要想使自己與快樂為伍,首先要不斷驅除心理上的煩惱與憂愁。而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便是淡化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清代學者陳自崖曾說:“事能知足常愜意,人到無求品自高。”這對於淡化自我、驅除煩惱、保持快樂來說,堪稱至理名言。

不認死理看問題要有彈性,要懂得“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道理,對任何人和事都不可太苛刻,否則就會給自己帶來煩惱。

不過分依賴在生活中,如果太依賴他人,對他人期望過高,就容易失望。要樹立這樣的觀念:凡能靠自己爭取的,一定自己爭取,則可避免許多由於失望而帶來的苦果。

學會達觀大仲馬說:“人生是一串由無數小珠子組成的念珠,達觀的人總是笑著念完這串念珠的。”所謂達觀就是要懂得社會人生變化的辯證關係,萬事如意隻是一種良好的祝願,實際上萬事都按自己的主觀願望發展是不可能的。

學會寬容是指處理人事關係要豁達大度。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磕磕碰碰的事難以避免,但隻要你能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日久見人心,大度集群朋,你的人際關係自然會進入良性循環。

擺脫壓力的小處方

隨著社會生活中競爭的加劇,現代人終日處於高度的心理壓力之下,急需覓得解脫的小處方,在這裏向大家提供若幹。

預防壓力的產生,分析產生壓力的原因,思考自己易煩惱的事情,盡量事先避開。

如果無法避開,那就嚐試改變自己對壓力的態度,告訴自己目前麵臨的壓力並不像想象的那麼嚴重,比起更壞的後果來還算好的。

發現壓力應在當天盡量消滅它,向朋友或親人傾訴自己的焦慮,共商解決的辦法;或者接受慰勞,一頓美餐、一場電影、一份禮物、都是犒賞自己的好方法。

有條件的話幹脆拋開一切去休假和旅遊,使壓力淡化。

因壓力而產生的生理反應,如睡眠障礙、胃腸不適、心痛、頭痛、不可大意、應設法盡早糾正,不使它變成痼疾,不讓其發展,必要時就醫。

最重要的是平時加強意誌鍛煉,樹立信心,對人生持樂觀、達觀態度,能把壓力一分為二,不斷提高自己對壓力的承受力。

消除心煩的小絕招

自我發泄日本鬆下電器公司創始人鬆下幸之助曾在企業中設置“精神健康室”,凡心情不好的員工皆可入內,先被一排哈哈鏡逗笑,還可抄起棍子向真人般大小的橡皮“經理”、“總管”們迎頭痛擊。出來時有守候在此的領導滿麵笑容地傾聽意見,使當事人的煩心事煙消雲散。看來,如果心煩,不妨跑、跳、吼、叫、撕紙、拍桌自我發泄一通。不過,此法以隱蔽自行為宜。

前去理發意大利一個心理研究機構提出:如果心境不佳,那就快去理發。因為在理發過程中,被動安閑,加上理發師剪、洗、修、按等對頭頸部的物理刺激,以及香波、發乳等香氣的化學刺激,會使人興奮和愉悅。生理舒適可造成心理舒適,理完發攬鏡自觀,發型改變,容貌整潔,可使自信增強,情緒好轉。

穿上靚裝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發現,服飾稱心與否,與情緒也有關。他認為,煩躁者不宜穿皺衣服,發怒者不宜穿硬質服裝,憂鬱者不宜穿黑、灰、藍、綠等冷色衣服,委屈者不宜穿紅紫黃赭等暖色衣。總之,情緒不佳時,換身質地柔軟、色調中性、大小適中、款式新穎的衣服,可使心情好轉。

外出旅遊心理學家認為,脫離致煩環境是調節情緒的首選方法,所以,外出旅遊最為適宜。旅遊歸來,出行的見聞自然能帶給你好心情。

擺脫緊張的小方法

生活節奏過快,大腦神經常被繃得緊緊的,不敢有半點兒鬆懈。但無謂的精神緊張不但於事無補,反而容易使人在緊張中做出錯誤的決定。因此,應避免過度緊張,下麵介紹幾招錦囊妙計幫你擺脫緊張。

謙讓你可以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但應該靜靜地去做,切記不要和別人一爭高低。

學會克製自己當你感到自己想要發脾氣時,要盡量克製一會兒,並用抑製下來的精力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如清潔居室、打球、散步,以平息自己的怒氣。

為他人做些事情當你感到緊張、煩惱時,試一試為他人做些事情。你會發現,這種使人緊張、煩惱的情緒會轉化為精力,讓你有一種做好事的愉快感。

集中精力在繁忙的情況下,最可靠的辦法就是先做最迫切的事,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一次隻做一件,把其餘的事暫時擱到一邊。

對別人要寬容有些人對別人期望太高,當達不到他的期望時,便感到灰心、失望。因此,切記不要過分苛求別人的行為,而應發現其優點,並協助其發揚優點。

不嫉妒當別人超過自己時,不要嫉妒。因為競爭是有感染性的,別人超過你非但不會妨礙你前進,而且,你還會在別人的帶動下不斷地前進。

使自己變得“有用”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認為自己被人看不起。實際上,這不過是自己的想象,是你自己而不是別人看不起你,也許別人正渴望你有突出的表現。因此,你要主動一些,而不要等著別人向你提出要求。

告別工作低潮的小法則

工作中這樣那樣的不如意容易使人陷入工作低潮,導致白天倦怠,晚上難眠。久而久之,一個似曾相識的想法悄悄地在腦袋中醞釀開來,今天不想上班了!

相信這是上班族都曾遇到的問題。如何讓這種念頭消散於無形,使自己恢複以前的神采,是上班族必修的課題。以下是十項告別工作低潮的小法則,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你掃除精神陰霾。

重拾信心“缺乏信心”往往是工作最大的敵人,所以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重新尋回自信。來跟我說一遍“我是宇宙超級大美女,我的美麗、自信、聰明無人能比,我是最好的……”沒錯,就是要這樣自我催眠。每天早晚麵對鏡子大聲念 10 遍。

堅持所選既然這份工作是自己選的,就要相信自己的眼光,決不輕言放棄。請記得不要懷疑自己的選擇,要忠於自己的選擇。

休息減壓如果長期的工作壓力令你舉步維艱,不妨請假做一次旅行,正所謂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補習充電如果你的壓力來源是自身的信息不足,那充電補習絕對是你的最佳選擇。

運動減壓許多上班族都與運動無緣,而長期缺少運動不僅會帶來肥胖亦會導致精神倦怠,這時“運動療法”就派上用場了,適當的運動,可以為你減壓。

學會相處一種米養百種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舌頭、牙齒都有打架的時候,更何況人與人之間。所以要學會真誠待人,當然真誠並不等於無所保留。相處的最高境界是永遠把別人當作好人,但也要記得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好人。重點是,“老板永遠是對的”,別給自己找麻煩。

適時釋放在上班前、午休時和下班後,給自己安靜和諧的十分鍾。作自己想做的事情,如喝喝咖啡、逛逛書店。在忙碌的人群中,悠然自得的釋放一下。

改變形象改變心情不妨從改變形象開始。換個發型等於換個心情,嚐試輕鬆、嚴謹等不同類型的發型,相信會有多種不同的心理體驗。

製造環境工作效率的高低往往與工作環境有著不小的關聯。告別生硬的報表、文件,換上朝氣蓬勃的小盆栽,相信好心情會從此開始。

另辟蹊徑如果以上方法均告無效,最後一招就是另辟蹊徑。天涯何處無芳草,想開點,早點閃人。記得世界上總有一項工作是合適你的,英雄不怕無用武之地。一旦遇到合適的職業,端正態度,告別心理低潮,以全新形象投入,準能讓你成為一個職業高手。

過簡單的生活,遠離各種傷害

對現代人來說,生活方式越簡單、原始和自然,就越能遠離現代生活帶來的各種傷害。

提倡簡單的生活,絕不是減少生活的內容,降低生活的質量,取消人們應有的欲望,而是要人們崇尚自然,活得輕鬆自如。它要求你生活得簡單些,不可人為地製造複雜它要求你生活方向明確,內容明了,不可漫無目的,毫無章法地亂忙一氣;它要求你清醒地認識到人生最本質的、最重要的東西,並將其緊緊地握在手中。隻有這樣才是真正高品質高效率的人生。

簡單是一門藝術,生活的藝術。那麼,就從現在開始過簡單的生活吧!

安靜地休息晚上回家後不要急著打開電視,先一個人靜一會兒,做點自己愛做的事,比如先看幾頁書,聽聽優美的音樂,彈一會兒鋼琴,與家人談談心。

或者幹脆靜靜地坐著什麼也不想,讓自己遠離白天的喧鬧與嘈雜,讓心靈得到休息,讓頭腦得到徹底的淨化。這比起毫無目的地接受雜亂無章的信息要有意義得多。如果你每天晚上都有一段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你就不會覺得活得很累了。

能不做的事情就不做我們總是覺得有很多事情沒有做,總是覺得很忙,總是覺得有種莫名其妙的壓力感,但卻不知道壓力從哪裏來。其實,這隻是一種感覺,你本來沒有什麼事。你不妨把每天要做的事和每天沒有做完的事列一張清單,記在台曆上。再看看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怎麼重要的,哪些是無謂的。學會避重就輕,你的生活壓力就會減輕很多,你也不會每天瞎忙了。嚐試一段時間什麼也不做,你會驚奇地發現,自己還是活得好好的。

消除對雜誌的依賴書報亭裏總是擺滿了五花八門的雜誌,裝幀精美。我們按照雜誌上推薦的樣式買衣服,看那些被評論最多的電影、電視,廣告業主每年花巨資投放在報紙廣告上,他們正操控你的消費行為。你從那些雜誌、報紙裏真正獲得了多少東西呢?龐大的信息量反而逐漸剝奪了我們的個性和思考能力。不用每天看報,每年訂雜誌,用你的眼光和頭腦去生活。

避免盲目購物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真的缺什麼,而是無所事事地逛商場,但是每一次都是筋疲力盡地抱回一大堆東西。回家後又得忙著安置這些累贅的東西,清除掉一些舊東西。真是找罪受!因此當你沒事兒可幹時,最好找些別的消遣方式。此外,永遠用挑剔的眼光來看待任何廣告,永遠對廣告保持敵意,這樣有助於你看好自己的錢包。

退出無聊的團體從大學開始,身邊就不斷地有人勸你加入各種各樣的團體,你以為借此可以做一些有意義的事,結交一些活潑有趣的朋友,然而到頭來卻發現,除了乏味的閑聊以外,什麼都沒做。有時反倒招來一大堆的麻煩事。把那些無聊的會員卡、會員證都給退掉,自己的親戚、朋友、同事、同學還照顧不過來呢。

不盲目攀比這個社會的誘惑太多,與人攀比往往會加劇你的心理不平衡。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攀比會讓你疲憊地跟隨別人,永遠也不會有輕鬆的時候。別人有了汽車,你也得買一輛;別人出國,你也要出國;人買了 200 平米的房,你就不買 150 的。你活你的,管別人幹嘛!他快樂嗎?他幸福嗎?還是不要盲目攀比的好。

學會拒絕我們總是礙於情麵做很多自己不願做的事,不但浪費了時間和精力,還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興趣索然。在你開始過簡單生活的時候,一定要減少對別人的承諾。如果別人的邀請對你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你應該學會果斷而禮貌地對別人說“不”。